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万物互联时代 物联网将带来哪些变革?
2016-04-18 15:29:43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解决方案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再次备受关注,更成为引爆IT变革的新导火索。人们期待借助物联网实现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信息交互和通信,进而获得更为便捷的生活体验。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概念再次备受关注,更成为引爆IT变革的新导火索。人们期待借助物联网实现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信息交互和通信,进而获得更为便捷的生活体验。

 

  物联网成为引爆IT变革的新导火索

  此前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2016年全球可连网设备将达到64亿件的规模,而到2020年更会上升到210亿件,届时物联网技术更将成为大型企业和机构的重要商业工具。在近期对3000家企业的调查中发现,75%的企业对于今年物联网带来的机遇持有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改善客户体验、节约自动化成本而且更能凸显移动化的商业价值。当然,随之而来的与物联网有关的网络安全威胁,也将会成为企业业务的关键挑战之一。

  

  物联网技术更将成为大型企业和机构的重要商业工具

  不过随着技术的演进与市场的发展,物联网则会引发多种变革,并从各个层面上影响整个商业社会的快速转型。而这些影响也会重点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上:

  首先,就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重大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扩大和深化数字化转型,物联网将越来越占据中心地位,进而实现OT和IT的融合,助力劳动力移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通过更经济的“连接”传感器、嵌入式智能与操控、速度更快覆盖更广的通信网络、云基础架构以及高级数据分析能力将助力实现这一波数字化转型的浪潮。

  其次,物联网将激发创新、颠覆商业模式,并促进企业、政府和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如同工业革命、互联网的诞生以及移动化革命,物联网将推动社会的进步、创新与繁荣。商业和城市都将提供由物联网支持的新型服务,新的商业模式将会出现。新兴经济体将会从中获得大好机会,可以迅速利用物联网,摆脱传统基础设施的制约,从而从根本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实上,根据麦肯锡的预测,发展中国国家对对物联网解决方案的需求将占全球40%。

  然后,物联网解决方案将被用于解决重大的社会环境问题。物联网将有助于各国及其经济应对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包括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调查受访者认为,物联网对整个社会的最大益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利用相关技术来加速和优化现有的解决方案。

  再有,物联网还可以将之前尚未开发的数据转化为市场洞察力,帮助企业提高客户体验水平:在思考物联网的价值定位时,大多数企业都认为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是其主要优势。然而,实现数据访问(包括以前尚未开发的数据),并把它转化为具备可操作性的市场洞察力,将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客户服务转型,为企业建立品牌与服务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带来新机遇。

  最后,物联网能够推动可交互操作的开放式混合计算方法的发展,并促进行业和政府在构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全球架构方面进行合作。虽然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将越来越受欢迎,但是任何单个计算架构都不能够垄断信息传递。相反,作为私有云或公有云产品的一部分,无论是在企业外部还是内部,物联网都会实现跨系统蓬勃发展。在多种计算环境中建成物联网将帮助终端用户以最适合自身安全需求和关键性任务需求的方式使用物联网解决方案,同时使那些仍使用传统技术基础设施的企业以合理可控的方式实现转型。

  由此可见,随着物联网带来的数字化变革,其引发的各类效应也日益深化,并推进整个物联网产业快速向前发展,未来则更会导致各行业里IT基础设施发生根本性变化。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提供服务 日立投入1000亿日元研发..
下一篇创新监管 把握物联网、宽带发展机..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