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AT&T如何成为美国物联网市场老大?
2016-06-01 17:33:09 来源:人民邮电报社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AT 故障状况
 
物联网市场前景广阔,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物联网连接数将会达到约500亿个,市场份额将会达到1.7万亿美元,接近现有份额的3倍;在传统业务日益饱和的今天,物联网成为国内外运营商开拓新市场、寻找新增长点的重要领域。

  物联网市场前景广阔,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全球的物联网连接数将会达到约500亿个,市场份额将会达到1.7万亿美元,接近现有份额的3倍;在传统业务日益饱和的今天,物联网成为国内外运营商开拓新市场、寻找新增长点的重要领域。

  欧美运营商是物联网市场的积极开拓者,而AT&T又是其中的佼佼者。目前在美国的物联网市场,AT&T占市场份额高达43%,在全球财富1000强中,99%的企业正在应用AT&T为其提供的物联网服务。为什么AT&T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主要是AT&T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前布局物联网战略,从掌控核心技术和研发创新起步,瞄准新业务增长点,基于多场景开拓新业务市场,同时把控自身优劣势,注重对外合作,借力借势,合作共赢。

  加大物联网科研投入

  优化调整网络体系

  9年前当苹果推出第一款iPhone手机时,其传感、定位、万物连接功能让AT&T意识到未来通信业将发生巨大变化,传感、物联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为此,AT&T结合自身注重科研的传统,投入较多资源提前布局物联网、传感等新技术和新应用研究,在下一波科技浪潮来临前未雨绸缪,为核心科研能力掌控、创新突破做好准备。

  目前,AT&T拥有科研实力很强的AT&T领先技术实验室、AT&T Foundry创新中心和AT&T车联工作室等机构。其中AT&T领先技术实验室的任务是针对当前行业、市场等的难点问题,通过发明颠覆性技术解决并推动未来的创新,其研究项目主要包括创建尖端先进的技术,用物联网建设中的数据分析、云服务、智能系统等对网络和服务质量进行管理。

  AT&T Foundry创新中心则致力于科研项目与商业、设计和技术资源的结合,其职责是发现创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并对接相应客户,实现技术、产品、客户的内外部连接和融合。成立5年来,AT&T Foundry创新中心已经部署了超过200个合作项目,并拓展了不少新产品和服务。

  AT&T车联工作室脱胎于五年前的车联网创新中心,将集成连接汽车解决方案和技术创新整合在一起,确保AT&T在车联网业务上的不断拓展,并保持技术和解决方案领先,为AT&T在物联网领先上提供支撑;目前该工作室与宝马、福特、通用、大众等九大车企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三大技术机构之间形成了协作,AT&T领先技术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AT&T Foundry创新中心提供商业资源拓展,共同为车联网工作室提供输入;而车联网工作室反过来为另外两个机构提供业务反馈,形成了AT&T物联网创新和推广的正向循环。

  除了技术储备、资源整合和业务创新, AT&T还意识到数亿计物联网设备生成的数据将使现有的网络不堪重负,届时海量的数据传输将给通信网络(物联网的骨架)带来巨大压力。如果仅仅重视物联网终端连接,忽视网络传输等系统问题,这将是AT&T物联网发展策略的灾难。2016年,AT&T将带宽作为其物联网开发工作的核心。目前AT&T正在积极开发面向物联网的连接、平台和互联网解决方案。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找出使网络基础设施符合物联网要求的新方法。一方面,AT&T在全球范围内提供LTE网络和全球SIM,从而允许客户将资源连接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AT&T也意识到传统蜂窝移动数据已无法满足物联网时代需求,必须同时开拓卫星、WiFi或自定义网络,如针对智慧城市中连接智能水表、消防栓、路灯或停车计费表等无法通过SIM进行连接的设施,必须通过多元接入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此外,AT&T正在为中心辐射型模式做测试和评估,以为市区的物联网基础设施部署网状网络和其他解决方案。

  注重多业务拓展

  丰富物联网应用场景

  2015年是AT&T物联网业务发展的关键一年,AT&T专门成立了“移动和商业”事业部门,把车联网、物联网业务当作未来最大的利润增长点,其目标是通过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使更多的营收来自于车联网和物联网。目前其物联网业务布局主要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车联网、智慧城市、家庭连接、商业连接、智能设备和智能医疗。

  车联网是发展的重中之重。2016年第一季度,AT&T网内新增120万个连接设备,其中包括100万台汽车。预计到2017年,将有超过1000万台汽车接入AT&T网络。可见车联网是AT&T未来物联网战略中的重点板块,与九大车企的合作关系为其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汽车外,AT&T还发现城市基础设施中物联网存在巨大潜力。AT&T设立了专门的智能城市部门,专注于智能路灯、智能停车、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能建筑等产品。这些项目针对老问题利用物联网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比如互联路灯,可通过应用向维护人员显示城市中每个路灯的故障状况;智能水项目可收集有关水压、温度和漏水情况的数据,实现远程监控甚至维修。

  此外,AT&T也嗅到了物联网在家庭消费领域的商业机会,其业务主要包括家庭安防、远程访问、简易控制和个性化定制。如今其家庭连接业务已经覆盖美国的84个城市。截至2015年年底,使用AT&T物联网技术的美国家庭已经达到540万户。

  在商业连接、智能设备和智能医疗方面,AT&T也在积极探索,为其未来的崛起做足准备。如为Maersk船舶公司建立的跟踪和监控易腐货物冷藏集装箱解决方案,使其每个冷藏集装箱的状况可以在航运的每一个阶段得到实时、自动反馈,而不再是手动检查,在节约人力物力的同时也防止了对集装箱和商品的破坏。

  抛弃封闭思维

  合作开放拓展商业版图

  在物联网这片覆盖领域广、涉及技术复杂且未来市场巨大的新蓝海,AT&T深知必须抛弃封闭保守的电信思维,要开放合作,重视对外合作共赢;从物联网发展初期至今,AT&T一直在寻求合作伙伴,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提供更高效、优质的物联网服务,加速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和普及。

  2年前AT&T与思科、通用电气、IBM和英特尔宣布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致力于打破技术壁垒,通过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更好地支持对大数据的访问与应用。同期,AT&T还与IBM结成全球联盟,专注为城市、运输公司和公用事业机构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以帮助政府改善城市规划,帮助政府实时监控街道、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流量等情况,帮助物流公司监控卡车、船舶的运行状态,帮助电力公司在线收集用户的用电情况。这样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使AT&T在自身优化的同时,又为新型技术和服务的开拓增添了新的动力。

  与物联网应用商之间的合作更是扩大了AT&T的商业版图。日产在推出纯电动汽车LEAF的一开始,就已经采用了AT&T的车联网技术。2016年,AT&T宣布为保时捷提供车辆网络连接,2017年起将在保时捷在美国销售的部分车型上提供。此外,目前正在颠覆全球出租车市场的Uber也是AT&T的重要客户,包括司机的手机、手机上的应用以及后台的运行,都由AT&T提供,助力Uber从一家旧金山的小公司在不到五年内成为覆盖全球的巨头。

  不止车联网,AT&T的纵向合作商覆盖了物联网应用的各个领域。仅2016年,AT&T就先后与红牛、BD医疗、Otis电梯和SunPower太阳能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AT&T给国内带来的借鉴

  当前我国的物联网正处于蓬勃发展期,我国运营商是物联网市场的重要参与者。AT&T的成功经验有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一,应学习AT&T未雨绸缪、引领变化的方式。在为这场新的科技巨浪做好充分准备的同时, 在面对物联网变革方面,我国运营商应该保持市场敏感度,掌握市场和科技动向,并对其未来发展做出预判。AT&T就在看清了物联网市场巨大潜力之后对自身结构进行优化,设立专门的创新和业务机构。我国运营商也应该对原来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迎接物联网市场带来的变化。另外在网络建设方面,物联网的发展必定伴随着流量的快速增长,因此,骨干网和无线网络的建设也是关键的一步。

  第二,在引领物联网潮流方面,我国运营商更应在自身创新的同时,抛弃传统电信思维,主动寻求合作,吸纳高新技术和优质资源,并纵向主动推广其应用。通过合作,过去一些看似客户、竞争对手的伙伴,如今可以成为利益共同体,参与到物联网产品和技术方案的设计中来,让AT&T物联网商业资源扩大数倍,营销也变得水到渠成;通过这种商业模式的转变,AT&T早在2年前就实现了向客户推荐物联网业务到客户主动寻求合适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转变,物联网快速渗透到各个产业。我国运营商也应该致力于成为物联网发展和普及的推动者,通过合作在发展自身实力的同时,让物联网的应用渗入到各行各业,成为未来物联网新蓝海布局的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三星携手韩国SK电讯在韩国大邱建..
下一篇物联网趋势下 系统集成商愈发重要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