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产业三大阶段四大竞争点
2016-10-08 17:24:02 来源:联动原素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2016年,已是物联网“产业化”概念,提出的第八年了。在过去的7年间,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也分别发生了两个标志性事件。第一个阶段为2009-2013年,标志性事件是前总理温家宝的一次无锡视察,将“物联网”从概念推向了产业;第二个阶段为2014-2016年(确切地说是到2016年6月),因Google 32亿美元收购Nest,这一发生在美国的收购事件,让“物联网”在中国从政府推动走向市场主导。

  2016年,已是物联网“产业化”概念,提出的第八年了。在过去的7年间,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也分别发生了两个标志性事件。第一个阶段为2009-2013年,标志性事件是前总理温家宝的一次无锡视察,将“物联网”从概念推向了产业;第二个阶段为2014-2016年(确切地说是到2016年6月),因Google 32亿美元收购Nest,这一发生在美国的收购事件,让“物联网”在中国从政府推动走向市场主导。可以说,2016年7月以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该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软银322亿美元收购Arm。这一次,彻底让物联网成为了全球逐鹿的战场,同时也开启了物联网产业真正的征程。

  3个阶段,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呈现3种状态。当然,这是必须的。

  第一个阶段,有几个明显特征。第一,中国主导,第一场物联网大会在中国举办,第一个物联网技术路线图由中国提出。第二,政府主导,想必在物联网圈子待过5年以上的人,对“物联网专项基金”、“物联网示范试点工程”等专业名词不会陌生,并且当时有很多所谓的物联网企业就是靠拿政府的示范工程而生存的。第三,互联网巨头们不感兴趣,当时他们不泼冷水已经算给面子了。第四,圈地运动,即很多企业借着物联网概念圈了大片土地,美其名曰打造物联网产业园,上海某个以G开头的RFID企业,和杭州某个以L开头的嵌入式通讯模组企业便是个中案例。第五,多种概念互相打架。当时可以说是一年提出一个新概念,每个概念都认为自己包容万物,除了物联网外,还有云计算、移动互联网、O2O、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清楚的记得当时一家云计算企业的CEO看到物联网三个字时,一脸蔑视地说:“什么物联网,都是浮云。”第六,物联网概念亦有分歧。比如当时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物联网就是传感网,即现在通用的物联网技术路线图的传感层,另一种则认为,物联网包含传感层、通信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总体来讲,物联网产业确实处于萌芽期,市场处于混沌期。

  第二个阶段,也有几个明显特性。第一,国际力量重度参与。Google收购Nest是其一,Apple还推出了智能手表。第二,互联网巨头与资本市场开始关注。比如物联网领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在2014年拿到投资的,尤其是互联网巨头们,几乎每家霸占了一个物联网开发平台公司。当然,这可以说是拜“Google收购Nest”所赐,否则他们可能看都不愿意看一眼。想想真是可怕。第三,物联网企业开始分层。比如“产业链上下游”开始逐步显现:芯片厂商、传感器厂商、模组厂商、IaaS厂商、PaaS平台厂商、SaaS平台厂商,智能硬件厂商、渠道服务商、大数据技术厂商、系统集成厂商、服务运营厂商等。也就是说物联网企业在不断“摆正”自己的位置。第四,传统产业深度参与。尤其是家电制造业、工业生产、医疗健康、交通等领域。第五,各种概念相互支持。比如很多云计算企业开始认为自己是物联网产业的一环、大数据企业也认为自己是为物联网而服务的等。但是,即便如此,这个阶段的物联网产业,依然要用混乱来形容。

  第三个阶段,就是今年——2016年以后。这个阶段,应该说竞争着力点更加明晰,但远远没到真正的发展之际。第一个竞争点,借用一家物联网企业CEO的话讲是:物联网产业。也就是说,还想在接下来几十年的信息科技产业中拼搏一番的企业,必须先在物联网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第二个竞争点:物联网操作系统。目前市场上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有十数种。这十数种又分作两条技术路线:一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称之为Linux系列。主流的有google的Brillo,是在Android的基础上做了删减。此外还有华为的LiteOS、微软的Win10 IOT、Embedded Apple iOS等。二是实时操作系统,可以称为RTOS系列。目前的代表有Nucleus RTOS、WindRiver VxWorks、ARM Mbed OS、Green Hills Integrity,以及由一家中国创业企业上海庆科推出的MICO。应该说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可能就是当年的Android和iOS,赌输了就是Symbian和Black Berry。

  第三个竞争点: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标准。大家最早对物联网的认知可能是射频,即RFID,之后发现它的应用有局限性。后来ZigBee杀入民用领域,一度成为智能家居的首选,但是它自己内部都不能达到标准统一,成为制约它发展的硬伤,但是今年国际ZigBee联盟也推出了统一的标准ZigBee 3.0,希望打破这一困局。再后来,Wifi在中国解禁,低门槛、低成本让其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声势渐强,但是其功耗高、不能自组网、安全性底、设备连接量少等缺点,让其发展前景堪忧。今年,低功耗广域网概念兴起后,NB-IOT和Lora大受追捧,尤其是NB-IOT被誉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决定性技术之一。最终,这几种技术将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是相互依存,还是你死我亡,有时候不是努力能够决定的。目前还有一个,就是5G。5G和4G\3G\2G明显的不同是,它支持的对象不再局限于手机、电脑等,而是可以直接支持物联网终端设备,可以在1平方公里内支持100万台物联网设备。也就是说,以前所谓的公网,或者大网开始下行,可以部分取代短距离传输网络的功能。

  第四个竞争点:传统企业和创业者。这个应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说在2014年以前,参与物联网产业的以传统IT企业为主,尤其是信息系统集成类的。2014年以后,参与其中的创业者明显多了起来,当然,或许是政策影响。但是到了2015年,从业者发现物联网产业与互联网产业明显不同。比如互联网企业可以靠一个PPT忽悠一笔投资,然后砸钱投广告、买用户,拼6个月的风口,赶上可能就成功了一半,赶不上就等死;可是物联网企业不一样,它不是完全虚拟化的,它有实体产品存在,尤其在“硬件智能化”阶段,它不可能一年半载就出效果,只懂IT、只懂互联网不行,还要懂工业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把控、渠道营销,甚至人脉等等。总之,就是物联网企业不是靠讲故事和砸钱就能起来的。这个时候,大部分从业者开始认为,可能意识到转型的传统企业才能成功。但是2016年,这个观点又发生了转变。就拿智能硬件来说,以前一家企业生产了一台冰箱,卖了就卖了,最多给个三年保修,除此之外,不必再与用户有任何联系。但是,现在冰箱卖给用户后,厂商要不断考虑系统升级、功能优化等问题,也就是说,只要用户还在使用冰箱,厂商就要跟他一直发生联系。“很多传统企业的管理者想不通这件事,或者相通了也没有力量去改变,因为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某位业界同仁曾如此描述他亲身感受。这个时候,传统企业和创业者又重新进入了角力场。

  当然,目前物联网产业的较量还有很多,不过,改日再叙,同时欢迎大家探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强化物联网连接 Silicon Labs收购..
下一篇厦门消防支队推广消防物联网管理..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