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2017年物联网的市场机会都有哪些?
2016-12-23 11:30:24 来源:OFweek传感器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市场机会
 
2016年物联网在国内外热点事件频频,各种大小并购,最为可喜的是原来大家都更喜欢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多是互联网+,而很少主动提出物联网,这一切在今年悄然改变了。

  2016年物联网在国内外热点事件频频,各种大小并购,最为可喜的是原来大家都更喜欢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多是互联网+,而很少主动提出物联网,这一切在今年悄然改变了。

  2016年物联网可谓是风生水起,国内外热点事件频频,各种大小并购频频,最为可喜的是原来大家都更喜欢谈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最多是互联网+,而很少主动提出物联网,这一切在今年悄然改变了。包括国外所有的主流大咖,以及国内的BAT等等,都在强调物联网,谈起来万物互联!可见在更多各界参与之下,一波新的物联网热正在蔓延之中。我在2015年写的一篇文张中预测,物联网的爆发窗口期即将到来,果不其然,风口来了,“猪”在哪里?

  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在这波物联网的热潮中,伴生而来的还有包括人工智能热、机器人热、无人驾驶热、智能制造等等。应该说行业的热点还是比较分散,但是总的老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基本上形成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共识的。而原来喊得比较热的智慧城市相对就凉了一些,风口轮转的同时,我相信各自的主战场其实不会变,更多的交集交叉,或者叫做跨界吧,更为准确一些。

  从中国特色出发,2016年的物联网的发展基本上与2012年差不多。当时是物联网12.5规划出台,几经周折工信部发布了相关的规划文件。今年是13.5开局之年,之前我们也做了几轮的物联网的各种调研,其实现在情况非常明朗了,所有的问题如同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醒目而打眼,出不出台什么政策或是出台什么样的政策都已经无法阻止新一波的高速运转了。当然,今年在各个层面上,各级主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或者文件,综合起来也就是对于物联网整体发展的大政方针。结合投资行业和海外的一些进展。我想对于2017年物联网发展做一个综合性的研判,目的还是希望对行业内的人士给一些方向性的参考。

  第一、中国制造必将是进一步发展的重点

  年底我去广东,与华南的物联网企业和政府做了一些交流,可以很深的感受到,当前我们要想底部反弹,单纯靠BAT这些虚拟经济或者纯互联网手段,那还是不行的。最终的实力也好、国力也好,体现的肯定是硬实力。所以在衣食住行72行当里面,我们基于人口大基数的红利还会不断的发挥作用。那就需要从自身发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对于制造业的改进,不是非要上多么高大上的4.0还是什么智慧工厂,就踏踏实实在某一两项关键领域深化下去,就会有奇效!

  就说说我个人最大的体会吧,为什么我说中国制造将超越美、德、日,在质量上下功夫是第一位的。北京年底前出台了对于国一、国二标准汽车淘汰政策,再加上一个连续的防雾霾综合政策限制汽车的单双号,还有购置税优惠取消等政策出台,北京最近车市异常火爆。我也成了换车大军的一员,基本上周末去看各大汽车4S店,爆满、火爆,销售们累得都不愿意说话了。而在各种汽车网站中去看,排行榜上一堆神车(销量领先)都是国产车。我也实地现场都看了,从各个角度看,国产车都是性价比之王,同样的配置和车身、排气量等各种指标PK过后,你的选择必须是国产车。所以出现了排行榜前10名中,几家国产车厂都是月销量超过2、3万台的,简单算算各家国产厂商今年都会过个好年,好好包顿饺子吃了!

  可是美中不足的地方,其实还是质量、质量问题,做工上明显比欧美日各系车差了一点,大约差的这一点点质量就是价格上成倍的差距吧。所以机遇和挑战同在!我们千万别妄自菲薄,但是前提就是我反复强调的做好基本功。

  中国制造的2017年口号如果要我提出来,就是从中国“质造”出发,提升智造能力!

  第二、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是物联网的一个主战场

  我为什么一直围绕着车再谈呢?因为市场量巨大,产品价值也巨大!

  一辆车最便宜的也要5、6万左右,大部分是在10万上下,每年中国汽车市场是千万辆的市场规模,万亿的大市场机会。其中现代汽车上各种电子设备,特别是物联网系统,从传感器到各种控制系统,我没有准确统计过,就以车载导航和倒车影像DVD系统吧,基本上都在3000-10000元左右,你看,就这一个产品线就是几千亿规模,你为什么不去攻?

  其次,我谈一个现象级人物,原来英特尔研究院的院长吴甘沙同学,转身投入到汽车无人驾驶领域了。我看了他的想法,他说在考虑创业方向时,最初想在机器人方向上创业,后来赵勇说服了他,说智能驾驶是一个现成的大市场,而格灵深瞳正想在这个方向上做深入布局与应用。吴遂应之,他曾判断道,“未来汽车是家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空间。毫无疑问它是任何信息技术和媒体的重要人口。”

  其实,不管甘沙创业成功与否,汽车的自动驾驶方向肯定是大风口!不过这个领域的技术含量就高很多,阿猫阿狗没法靠PPT就混江山,非得具备一定的实力才行。听说百度的无人驾驶搞了这么久也是没有太大的突破。所以这类市场需要技术加资金不断砸下去才能有小成。而一旦出现大成就是巨无霸企业。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我索性放到车市场里一并谈。

  因为这两年政策导向问题,引起了一波靠新能源汽车市场骗补的问题,这是我们人性丑陋的一面,相信这类厂家也是短视中很快就消灭了。但是新能源汽车确实非常大,也是中国车企实现弯道超车的大好机会。

  这里面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已经逐渐布局发展起来了。就在前几天,万向集团“年产50000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正式获批,成为继北汽新能、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之后,国内第6家成功拿到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新能源乘用车的“准生证”今年发了六块,据传预计发改委总量会控制在10家以内,如果当真,是绝对的打击!总是用政策来挡住市场的火热发展就真的不是市场经济了,原因很简单,能否造车出来,不用谁来管,几百上千亿的投资下去才能砸出来的市场,哪位投资人都不傻!同样,经过市场洗礼后,清者自清了。

  特别是,眼下不仅仅是北京,已经愈发成蔓延之势的雾霾将是最好的助推剂,我预计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是更为激烈的角逐。这里面如果想仔细去分析,恐怕可以独立一份报告出来的。

  第三,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智慧城市!

  这几年下来智慧城市差不多是每年的热点市场之一,问题是总那么不温不火。我们一直说智慧城市和物联网是一体两面,道理是物联网在各个行业上的应用总是离不开城市的支撑,而且在独立的城市中能够发挥作用,就是规模小一点,所以不容易出现大的商业模式。

  智慧城市也是最典型的政府主导的市场。各个国家部委不断的出台刺激政策,当然地方政府也不闲着,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砝码,可是最终的效果都不是特别好。前几年比较流行做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不过每个当家的领导想法都不一样,特别是反腐形势下,所以也就没有太多的耐心去规划什么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导向!

  反过来,从市场端,从企业界来看。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智慧城市。因为大多数企业要依靠政府项目去生存,所以大家宁愿智慧城市热一点才好。不过,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喊得好大,却是没钱建设。就在这种情况下,还衍生出来一种“3P”模式!那就更是一个奇葩。能做P的一定是大的央企、上市公司之类的,这类资源政策垄断类的企业还缺市场吗?最终游戏就是击鼓传花,忽悠到最后,哪家都难受!

  最近还有一个趋势,我估计将会是明年的热点——特色小镇!

  我特别佩服造词的聪明智慧,不过这个更是大坑。这么多二线三线城市还在蹉跎之中,战场转移到各个小镇中,除了房地产的意义外,物哥是不看好的。这种市场谁来买单呢?引起去的企业从哪里来人才呢?一系列的问题又是会造成新一波的特色地产热!

  别总拿乌镇说事儿吧。

  说了这么多不是,总该有行的吧。我个人分析智慧城市两大需求,一类是围绕着城市生命线系统下的各类行业应用,因为与城市各个方面生死攸关,必须要做好。比如,各类管线、各类涉及安全等的方面,教训沉痛!怎么通过技术手段防微杜渐,恐怕就是市场点。

  另一类就是围绕民生的应用,共享完汽车,又共享单车,为什么?这是刚需嘛。其实,老百姓不方便的地方多着呢。每个刚需点就是一个市场大机会,比如停车问题。

  因为智慧城市将必然还是企业界关注的重点,我建议除了大的系统集成商外,传统的小SI们可以多留意那些细分的交叉市场,可能上来时候单子不大,但是由于没有大鳄环视,维持生存还是没有问题的。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会给小型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下一篇郴州人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即将上线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