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国联通物联网建设全面提速 积极开展物联网业务探索
2017-06-05 15:16:36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在大连接时代,运营商都在积极把握物联网发展机遇,推进蜂窝物联网的建设。中国联通在移动蜂窝物联网演进及业务探索方面全面提速,争取实现物联网技术尽早商用。
  在大连接时代,运营商都在积极把握物联网发展机遇,推进蜂窝物联网的建设。中国联通在移动蜂窝物联网演进及业务探索方面全面提速,争取实现物联网技术尽早商用。
  物联网产业热度持续升温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各行各业都对信息产业升级抱有极大的热情,物联网在这一浪潮中受益颇多,各大知名投资公司、咨询机构都对物联网给予了非常乐观的评估。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受到人口、政策以及技术产业升级等多重福利的推动,因此中国成为了全球物联网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目前,人与人的互联已趋向饱和,万物互联催生海量基础连接需求,给运营商带来新的契机和利润增长点,运营商纷纷瞄准广阔的物联网业务空间。目前物联网业务增长迅猛,预计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量将达到300亿,收入规模将超过7万亿美元,国内年复合增长率达50%。
  在需求不断升级的过程中,网络技术也需要更新换代。2015年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移动蜂窝技术形态和应用场景都得到了扩展。
  海量物联是5G的重要场景之一,各大标准组织纷纷推出了LPWA技术。3GPP针对各种典型物联网场景已有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在低功率、大连接场景中,基于LTE的NB-IoT/eMTC已被定位为5G基础技术;在高速率、大带宽场景中,载波聚合、MIMO等技术陆续推出;在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中,MEC、V2X等技术正在研发中。在短距离物联网接入方面,IEEE将于2018年推出IEEE 802.11ah(HaLow)标准。IEEE的目标是拓展覆盖能力,向广域方向演进。除了这两大标准组织外,还有其他各类技术联盟在推出新的广域低功耗物联网技术,如2015年Semtech成立的LoRa联盟推出了LoRa技术。
  内外场测试积极展开
  中国联通正在积极推进NB-IoT和eMTC技术试点。试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场实验,依托于中国联通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主要推进各类物联网技术对接;另一部分是外场测试,中国联通已经在全国10多个城市同步推进测试工作。
  中国联通在业务试点方面进展迅速,在上海部署了800多个基站,可以满足上海绝大部分区域业务接入的需求;另外在福州部署了200多个基站,完成了700多个水表改造工程。
  中国联通将考虑同步推进NB-IoT和eMTC,因为中国联通认为这两项技术并不互斥,而是互补的关系。未来eMTC将更多承载传统蜂窝网业务升级以及部分LPWN的需求。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联通将启动NB-IoT的商用建设。
  在NB-IoT频率选择方面,中国联通将推进900MHz与1800MHz双频组网的方式,这项决策基于多方面考虑,既包括对中国联通900MHz频段清退压力的考虑,也包括对目前市场核心产业支撑情况的考虑。
  中国联通在物联网覆盖方面将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争取实现一线城市全覆盖、产业聚焦的省会及重点城市规模覆盖、有潜在需求的城市提前布局。在核心网方面,中国联通将集中建设独立的NB-IoT虚拟化核心网,以实现核心网平滑升级。
  除了NB-IoT和eMTC,中国联通还关注其他物联网技术,如LoRa。虽然目前从整个产业和商用的情况来看,LoRa商用有超前的趋势,但是LoRa在覆盖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LoRa可能会是蜂窝广域接入很好的补充。
  业务探索集中在热点领域
  在NB-IoT和eMTC试点之前,中国联通对NB-IoT未来可能会规模应用的区域做了调研,研究了各行业以及各省份的情况。经初步预测,NB-IoT以及eMTC业务需求的大规模爆发期可能会在2017年底到2018年初,规模爆发的领域更多集中在公共事业以及智慧城市方面,这两方面也是中国联通重点关注和业务试点集中的领域。
  在智慧停车方面,2015年中国联通与华为、申迪集团(迪士尼国内合作方)共同签署了4.5G战略合作协议,在迪士尼区域建设了15个基站,为400个左右停车位部署了基于NB-IoT的地磁,提供智能停车服务。
  在智慧照明方面,中国联通制定了智慧路灯端到端解决方案。NB-IoT技术将主要用于智能照明功能实现。目前中国城市照明路灯总盏数为9186356盏,据统计2015年智能路灯占全国路灯的比例仅有2%。在未来2年内,我国将有超过500个城市进行智慧城市试点,这有助于拉动智能照明市场的发展。
  中国联通在智能燃气方面也进行了业务探索。目前燃气公司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如阶梯收费实施难、抄表入户难、资金周转效率低、安全事故率高、数据准确率低、管理运维效率低、拖欠费用、篡改数据、人员管理难度大等。而中国联通在深圳推出的智能燃气方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智能燃气的集抄系统由数字远传燃气表和燃气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组成,实现无人自动实时抄表,降低了人工抄表成本,提高抄表的实时性、准确性,还能实现燃气管网的实时监测、输差统计、能耗监测、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易于实现“一户一表”及“阶梯燃气价”。
  在智慧井盖方面,中国联通制定了智慧井盖解决方案。目前中国的城市内井盖数量多达几百万个,用途涉及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等多个行业。各行业有独立的井盖管辖权,但巡逻监管是城管部门的职能,这导致了物权分离,管理难度极大。基于NB-IoT技术的智慧井盖传感器安置在井盖底部,内置NB-IoT模块和GPS模块,体积小巧,施工方便,可以实时显示井盖的位置、状态是否正常以及井盖开启的倾斜角度。
  中国联通还将持续关注消费电子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而在环境监控和工、农业领域目前还处在应用培育、孵化的阶段。
  聚拢行业伙伴 构建产业生态
  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运营商作为广域接入主要的承接者,虽然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但是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盈利困难的问题,如低ARPU值、超多海量接入点等。运营商也一直在探索物联网时代的盈利方式,以及如何拓展管道之外的价值。
  中国联通网研院也在考虑如何聚合行业力量,因此以NB-IoT作为核心的抓手和切入点,构建了中国联通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中国联通组建开放实验室的目的在于促进和推动产业完成整个物联网端到端业务的落地,所以实验室承接整个NB-IoT试用业务网络环境的对接工作,包括网络接入、终端模组测试、远程试验、业务孵化和体验等。
  开放实验室对接全国31个省市的销售渠道和市场渠道以及客户资源,实验室是中国联通和业内合作伙伴一起落地物联网业务资源置换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主要承接技术验证、产品验证、业务对接等工作,最主要的职能在于对合作伙伴的聚拢。
  在产业生态构建方面,目前业内主流芯片厂商、网络厂商和平台厂商都处在开放实验室的生态环境中,主要做业务对接、孵化和产品研发工作。目前在中国联通已经完成的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孵化案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与ABB、ofo以及小米的合作。
  作者:中国联通网研院  王淑玲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蓝牙5标准上路 提升物联网竞争力
下一篇中国首个LTE IoT多模外场测试启动..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