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普而不及 仍缺杀手级应用
2017-07-24 16:40:50 来源:阿里云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安全
 
物联网作为一个正蒸蒸日上的新市场, 有数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将达到1.7万亿美元。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17MWC上,物联网也成为了最热门的主题,40余家参展企业纷纷展示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各大领域的应用。
  物联网作为一个正蒸蒸日上的新市场, 有数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将达到1.7万亿美元。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17MWC上,物联网也成为了最热门的主题,40余家参展企业纷纷展示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制造等各大领域的应用。
  从2005年至今已有12年,12年来声势或不如当初浩大,不过也从未有人看坏此一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使用者则不只一般民众,许多物联网的建置目的是产业应用,像是工厂里的机台、物流业里的配送车辆,这类建置对一般民众来说,其获益是间接的,就算是身边会用到的物联网系统如家中的电表、家电,其需求意识也并不直接,因此其需求特色是隐性。
  目前的技术发展与系统厂商的市场策略来看,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家庭自动化、远程健康照护、工业控制、商业应用、及环境监控5大类,这5类应用模式分别可以对应到家庭、工业、商业、及自然环境等4种场域,其中,远程健康照护的对象通常是指家中慢性病患与年长者,因此其应用场域可归类于居家环境中。
  居家环境:
  物联网应用于家庭自动化主要是为了追求舒适、节能与安全,包括智能电表、家电设备自动控制、情境控制等,都是常见家庭物联网应用模式;只要将传感器设置于冰箱、微波炉、调光器、控制面板、温度计等家用设备,让用户透过网络进行远程遥控,例如:定时启动∕关闭灯光装置,或是依据传感器感应结果,自动调整空调设备,就能兼顾居家舒适与安全性。
  远程健康照护应用物联网则可以确保家中慢性病患与年长者的安全,由于传感器具备感应及数据处理的功能,借助各种生理传感器,可以检测与纪录病患的血氧浓度、心跳、血压等生理信息,作为医师日后看诊用药的参考,也或者应用环境传感器,提早察觉家中年长者是否遭遇危险(如:昏倒、走失),以便及早处理、降低后续处理成本。
  工业环境:
  工业现场应用物联网目的在于监控机台设备或生产线的运作状态,实时回报特殊状况,提升作业效率及良率,也或者监控作业现场,例如:空气质量、电力箱温度等,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商业环境:
  商业环境应用物联网的目的与居家环境颇为类似,都是为了追求舒适、节能与安全,另外在传统农渔牧产业上,物联网所建构出来的无线感测网络可以自动监控环境变化,并整合自动控制设备进行微调,让作物或动物能够在最佳环境中成长,例如当传感器侦测到鱼塭的水温过低,便透过控制器启动加热装置,避免池内的养殖鱼冻死。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监测是物联网目前应用最多的领域,目前已有相关机构透过物联网,或是监控海洋、森林等环境的污染状况,另外,应用传感器侦测桥梁安全,避免断桥风险是目前相当热门的应用模式,若进一步针对山地地理环境来看,最适合的物联网应用就是土石流警戒,愈早侦测出土石有滑动崩落的风险,愈能做好灾害防治的准备,也才能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避免再度发生灭村惨剧。
  观察上述物联网技术应用,多数领域的发展都尚待时间成熟,业界目前的看法是,、先找出杀手级应用,建立示范作用,再将其模式逐步复制到其他领域,但要选择哪个领域作为杀手级应用?业界看法却莫衷一是,家庭自动化、楼宇自动化、远程控制、节能相关应用等,都是可能的杀手级应用,其中,家庭自动化的发展最被看好,但从使用端来看,家庭自动化相关的物联网产品必须定位在消费性商品,消费性商品成功的关键在于价格够低、商品标准化,这两项恰恰都是目前物联网极待突破的瓶颈。家庭自动化要成为杀手级应用的可能性反而最低。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艾睿电子与IBM联手加速亚太地区物..
下一篇用物联网与大数据治理“单车围城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