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东莞人你知道吗?物联网正在改造你的生活
2017-08-23 18:47:5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智慧城市”很远吗?大众消费领域,有共享单车,产业领域,有智能示范车间,“智慧城市”正渗透到城市的生活、管理、生产等领域。昨日,东莞智造物联暨安全云高峰论坛举行,聚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生态打造,联合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搭建物联网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很远吗?大众消费领域,有共享单车,产业领域,有智能示范车间,“智慧城市”正渗透到城市的生活、管理、生产等领域。昨日,东莞智造物联暨安全云高峰论坛举行,聚焦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生态打造,联合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搭建物联网服务平台。东莞市副市长黄庆辉出席,东莞正通过物联网的手段,改变城市生活和管理,而同时也在帮助产业升级。
  东莞全力支持物联网
  扫码开锁、骑行结束落锁,共享单车的设备管理、用户数据收集等的实现,被认为是当前物联网最佳的应用场景之一,共享单车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到智慧城市的概念进一步推广到大众市场。
  东莞电信副总经理朱培军认为,人与人连接增长趋缓,物与物连接增长进入高速增长区间,尤其随着关键技术突破,物联网进入爆炸式增长时期。物联网面向客户来分,家庭个人应用则面向消费电子,如家电、可穿戴设备等,公共服务应用则面向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惠民应用,如天网工程、全球眼、智能交通、共享服务应用等;而产业企业应用则面向离散工业设备,指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比如发动机、智能风机、工业机械、地铁里的A FC等;面向工厂内生产制造设备,比如流程化制造的生产线等。
  东莞工业产业发达,将物联网渗透到工业领域,工业化和信息化正在融合,朝着产业物联网出发。如在劲胜精密的智能示范车间,所有的元器件皆能溯源,原因是它们身上贴上rfid射频识别码,从上料到加工到成品,均能够实现全过程的跟踪,而所有设备均被监控,集中在一个操作平台上,以便对流程和设备的实时监控。
  “东莞全力支持物联网和云产业,因为这不仅是东莞产业升级的手段也是目的”。东莞副市长黄庆辉解读,首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改变人类的生活,改变城市的管理等,现如今东莞是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如何管理好城市,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这就要依靠新的手段,实现智慧管理模式,如智慧物流、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当前大企业在物联网领域跑马圈地,我们也希望有好的企业带着好的应用到我们这里来,帮助我们东莞城市升级”。
  黄庆辉进一步分析,从产业升级方面来说,东莞有“12万+”的制造业,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8亿元,东莞制造业生态链完整,覆盖1.0、2.0、3.0、4 .0模式,东莞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就需要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而之所以说到目的,这几大产业可以作为东莞新兴战略产业,全力打造物联网产业集群,成为东莞新的经济增长点”。
  组建生态魔方 多方合作
  在东莞已经出现的物联网应用还有如,智网工程、一呼百应、电子政务、平安东莞,智慧民生包括:智能抄表、儿童关怀、居家养老、慕课。
朱培军分析,当前正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人口红利减少,消费互联网增速放缓,资本、技术等纷纷转向产业互联网,互联网和产业极速融合,推动各产业转型升级,产业互联网空间巨大。如制造行业,产业互联网2020年将达15万亿。
  当前珠三角物联网主要重点发展领域包括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监控、智能家居。广东省物联网应用孵化扶持基地负责人谭华认为,广东是制造业大省,机器人应用市场广阔,预计3年内广东企业对机器人的需求量达5万台左右;到2017年,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3000亿元。
  行业发展方面,呈现出智能化、生态化的主要特征。“行业形态从产业链条演变为生态魔方”。朱培军分析,所有生态魔方更加依赖资本和数据驱动,通过多模块、多组合、多业态实现。

  为了打造生态魔方,昨日论坛仪式上,东莞电信与远峰科技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天翼云等服务,为东莞市政务、医疗、教育、制造等各行各业提供优质的智慧服务。
  声音
  东莞是一个千万人口的城市,如何管理好城市,提供更好的城市服务?这就要依靠新的手段,实现智慧管理模式,如智慧物流、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我们希望有好的企业带着好的应用到我们这里来,帮助我们东莞城市升级。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传感器全面升级 智能工业大..
下一篇摩拜物联网技术树立行业标杆 获各..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