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农业物联网让莲花荡农场“步步莲花”
2017-09-18 16:44:42 来源:宜兴日报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眼下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在丁蜀镇莲花荡农场的物联网中心,技术员许冠华轻轻点了下鼠标,电脑屏幕上便呈现出一幅画面:水稻植株舞起阵阵波浪,稻田边的水渠泛起粼粼波纹。

  眼下正值水稻生长关键期,在丁蜀镇莲花荡农场的物联网中心,技术员许冠华轻轻点了下鼠标,电脑屏幕上便呈现出一幅画面:水稻植株舞起阵阵波浪,稻田边的水渠泛起粼粼波纹。许冠华一边演示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说,运用物联网技术,现在稻田缺水已不需要人工操作,安装在田间的传感器会自动检测水层深度及土壤墒情,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系统诊断后,向田间灌溉泵站发出指令,水就会自动灌入稻田。

  “轻点鼠标种庄稼”,许冠华利用物联网种水稻是“物联网+农业”的一个体现。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向农业领域的不断拓展,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展现出了广阔前景。丁蜀镇顺势而为,联合中国移动无锡分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宜兴农业物联网研究中心,合力打造农业物联网小镇,农业物联网建设成功覆盖到大田种植、水产养殖、设施园艺、茶叶生产、乡村旅游、河道水质监测及森林防火等多个领域。

  占地近千亩的莲花荡农场,是丁蜀镇现代农业发展典范之一。相较如今的“洋派”和“高颜值”,搁几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鱼塘、连排的猪舍,脏乱不堪。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既受到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又面临资源环境“红灯”的约束。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丁蜀镇不仅回填鱼塘、拆除猪舍,恢复莲花荡农场的环境整洁,同时还积极引导市三洞桥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场单位用上物联网技术,成功演绎生态种植到智慧化种植的“升级版”。

  “有一次稻苗得病了,我们用手机发照片和语音给专家,在线专家经研究确定是青枯病,马上指导我们用药,第二天病情就控制住了,避免了经济损失扩大。”市三洞桥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郝三英种了大半辈子的田,讲述起“物联网+农业”的新鲜事儿,他非常激动。“现在从种到收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不愁了,只要拿出手机‘点几下’就行,就像种地有了一个贴身管家。”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种庄稼如何防病,何时浇水、施肥、除草,农民全凭经验感觉。而在莲花荡农场的物联网中心,传统的“庄稼把式”全部被科技颠覆。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便可做出选择。安插在田间的一个个“作物生长信息无线采集终端”,宛如一个个卫士,实时监控着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掏出智能手机,通过APP连接物联网中心,即可实时掌握农情信息。郝三英说,啥时插秧、啥时施肥、啥时长成、啥时收割,他全部通过科技和数据来做决策。物联网的成功运用不仅有效降低了劳作成本,还降低了水肥等使用量,实现了改善品质、节肥增效、绿色种植的目的。其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和作物生长监测技术,节肥10%-20%,节水40%;无人植保减少30%的农药使用量,各项指标相叠加,每亩地可节约成本400余元。尤其让郝三英欣慰的是,通过实施智慧化种植,“莲花荡”牌大米屡次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组委会颁发的金奖,在市场上逐步打响了知名度,销售价格达到40元/公斤,远高于普通大米。物联网系统的运用,还为“莲花荡”牌大米溯源防伪保驾护航。物联网中心的管理平台为每袋大米都安上了防伪码,买家通过手机就能够看到稻米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无缝对接,实时查看,让“冒牌大米”无处遁形。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获光大、IDG资本青睐:特斯联切入..
下一篇资源与战略齐飞,ofo技术发力抢占..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