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拥抱物联网芯片新蓝海
2018-04-02 21:21:07 来源:小智club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中国联通宣布正式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6座城市率先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的办理。这也意味着可穿戴 设备可以和用户手机共享号码,SIM卡也许将彻底告别舞台!

  近日一则重磅消息:中国联通宣布正式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6座城市率先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的办理。这也意味着可穿戴 设备可以和用户手机共享号码,SIM卡也许将彻底告别舞台!
  什么是ESim卡?

  eSIM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 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转自百度百科)。可以广泛基层于各种物联网芯片之上。

  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也许过不了几年,SIM卡就将不复存在了。根据GSMA预测,2020年,全球移动互联设备将达到105亿台,远远超过全球人口总数。未来,在如此海量的联网设备中,起到识别设备关键作用的芯片将不再是SIM卡,而是eSIM。(转自百家号趣味科技) 即将取代SIM卡的eSIM则是个全新的物种。如果说SIM是移动互联时代的物种,那么,eSIM就是专门为万物互联时代量身打造的嵌入式集成芯片。简单概括,eSIM具备不占空间、低成本、高安全等特性,在技术上有着SIM卡无法比拟的优势。万物互联时代,谁能在海量设备上低成本、高效率的部署芯片、传感器 等电子器件,谁才能赢。在成本方面,由于SIM卡和卡槽的取消,eSIM相比SIM卡能够降低4元左右的成本,这将极大推动其在物联网中的普及。此外,嵌入式和集约设计让eSIM在功耗方面也有明显优势。(转自百家号趣味科技)从汽车 到工厂,eSIM已成为物联网设备的中枢神经

  目前,eSIM已经应用到了车联网 、共享单车和消费 级电子设备等众多领域。摩拜单车最新的智能锁就是基于eSIM芯片设计,实现了更省电、终生免维护,且防盗能力强。联想、小米 等厂商推出的4G 笔记本,以及三星 Gear S2智能手表 上也都集成了eSIM芯片。

  作为物联网中一个核心的领域,车联网在世界各国都被积极部署中。欧盟规定2018年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车载 紧急呼叫系统(eCall),而芯片则是eCall系统的核心元器件 。但是,传统SIM卡同样面临着卡片被盗、卡片体积过大、通信率低、管理成本高等问题,比如由于车体震动可能造成芯片接触不良、无法通信的情况。

  那么,eSIM是如何赋能车联网的呢?这里不得不提一家最早布局eSIM领域的业界先驱英飞凌。早在2008年,英飞凌就启动了首个eSIM项目,开始供应嵌入式SIM卡用高质量安全控制器。目前,英飞凌旗下的eSIM产品线已经非常完善,面向三大领域,分别为:SLE97系列(消费电子级)、SLM97系列(工业级)和SLI 97系列(汽车级),其完全支持eUICC标准的硬件要求。

  物联网时代,eSIM这颗“芯”已经成为万物互联的硬件载体和安全信任根。目前,英飞凌已在全球交付超过1亿颗安全控制器。加入GSMA后,英飞凌将助推新一代eSIM标准制定,并持续在汽车级、工业级、消费电子级,让全球数十亿消费者享受万物物联的智能体验。(转自百家号趣味科技)

  华创通信束海峰团队去年的研报就曾经说明ESIM卡在未来的重要性:

  随着物联网的风口越来越近,未来百亿级别物联设备的安全连接都要以eSIM作为基础。2016年2月GSMA宣布了eSIM远程配置的规范,代表着首个GSMA标准化版本的可重复编程eSIM标准形成,eSIM发展正式进入快车道。基于eSIM生态 模式下卡商将大有作为。

  1.顺应物联网发展,eSIM需求呈指数级爆发

  纵观全球,物联网的应用推广正在逐步加速,美国、欧洲和中国都在不断加大物联网相关投入并推出相应政策支持物联网发展。而NB-IoT技术的突破更是为物联网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且提出了小型化、低成本等新的连接模块要求。但传统SIM卡由于其使用寿命短、操作环境要求苛刻、运营商绑定等特点,无法满足物联网各种极端条件下的通信要求。eSIM卡应运而生,eSIM内置于设备中,允许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这一发展符合SIM卡由大变小、由实变虚的趋势,将满足物联网百亿设备的连接需求。

  2.eSIM新商业模式形成,搭建平台抢占控制权

  在eSIM的生态系统下,SIM卡的生命周期不再是直线型 模式,在发行前运营商不再参与其中,在发行后eSIM与某一运营商签约的终止只是下一个生命循环的开始而非其生命的终止。在这种形势下,卡商、终端商和运营商从原有的以运营商为核心的链式结构转化为相互依托的三角型结构,远程配置管理平台是连接三者的核心。未来将形成4种签约模式,谁控制了签约管理过程,谁就控制了eSIM生态的核心。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在积极布局eSIM签约管理平台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3. 国外卡商公司基于eSIM积极布局物联网平台已经开展实施

  公司不断拓展传统通信业务,虽然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业绩仍稳中有升。此外,公司依托All-Pay支付平台,与银联 开展合作,卡位移动支付 ,打造“卡、券、积分”生态系统;并通过入股卡拉征信 、发布中企服务网,切入征信领域。其次,利用自身信息技术与大数据 优势,运用相关支付/征信领域的用户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最后,将这些分析结果通过日月同行运用于精准营销,不断将自身打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4.投资建议

  物联网的发展为eSIM爆发奠定了基础,百亿级设备安全连接的需求将推动对eSIM卡及对应的签约管理平台需求的指数级攀升。但长期以来国内卡商公司处于市场忽略状态,存在明显的预期差。我们认为,在物联网时代,拥有物联网平台技术,能够为eSIM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能卡 龙头企业将在市场中收获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边缘计算+物联网 可以激碰出哪些..
下一篇阿里云与中国联通宣布开展物联网S..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