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设计太复杂让你吃不消?
2018-08-21 14:49:29 来源:eettaiwan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虽然这一类的要求通常是企业IoT列表上的热门关键词,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公司高层经常不知道如何实现,或者,更重要的是有任何特定的IoT技术能为其客户提供服务吗?

  虽然这一类的要求通常是企业IoT列表上的热门关键词,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公司高层经常不知道如何实现,或者,更重要的是有任何特定的IoT技术能为其客户提供服务吗?

  客户经常出现在Accenture等咨询公司,他们知道更多时下流行的热门关键词,但经常是脑海中没什么想法。这是咨询公司的绝佳机会,能够协助客克服恐惧,讨论不可避免的典范转型,并以实惠的价格引导他们走向勇敢(智慧、互连)的世界。

  实际协助工程师

  Accenture的优点在于实质的协助,谈论智能互联世界的好、坏和丑陋等知识都可能使其一无进展。客户需要实际操作帮助,并以产品创新所需的深层工程为后盾。

  Accenture认为“智能互联世界”是其业务发展的关键支柱之一,并为其命名为“工业X.0”(Industry X.0.)。虽然任何人都可以梦想进入智能互联世界,但要重新定义软件以及开发引发变革的产品并不容易。McNeil说,只需要解决一个难题:嵌入式软件,但“这可不是一项轻松学会的技巧”。

  Accenture并未鼓吹工业X.0架构的优点,而是致力于协助客户进行“产品创新”。为此,Accenture上周宣布收购两家公司——硬件工程公司Mindtribe和嵌入式软件公司Pillar Technology 。

  Mindtribe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硬件设计公司,拥有40名员工。Mindtribe的优势据说是打造了密切整合数字服务的创新连网硬件。。而Pillar Technology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市,拥有320名员工,在开发高质量嵌入式软件方面拥有20多年的经验。

  这两家核心工程公司——包括硬件、软件以及完整堆栈,这将有助于Accenture较其竞争对手的进展更领先几步。更重要的是,Accenture期望透过这些内部能力,协助客户开发全面连接的装置,使其得以在不断成长中的物联网市场领先于竞争对手。

  换句话说,对于寻求IoT解决方案的业者,Accenture将为其提供连接能力、App、分析和连网业务模式。以一所学术机构而言,EPFL的故事就和这十分类似。当EPFL的企业合作伙伴接近Atienza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时,他们期望与EPFL的软件、硬件协同设计团队完全合作开发IoT装置(和IoT业务)。

  更多的问题?

  那么,一般来说,谁是Accenture所谓需要Industry X.0协助的客户?McNeil说,情况各不相同。

  有些客户可能正在加工和制造石油、天然气和化学品。虽然并未直接打造IoT装置,但所面对的挑战是相似的。他们必须实现数字化,才能使其营运更智慧且更高效。

  McNeil说,Accenture的一些客户已经拥有高质量的内部设计团队。但他解释说,当他们处理智慧、互连世界时,经常会发现“更多的问题”(a surplus of problems)。“你没有足够的资源以快速地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

  McNeil解释说,在面对这样的两难时,像Mindtribe这样的公司可以从学术机构到独立的设计公司等地方找到需要的人才。事实上,特斯拉(Tesla)就是Mindtribe的客户之一。

  半导体公司都充份地意识到打造IoT设计并不容易。

  人们可以将连接性、内存以及甚至是人工智能(AI)加速器加进微控制器(MCU)中,并将其称为智能IoT SoC。但这可能适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IoT开发人员,它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并不普遍适用。芯片供货商也在迅速地向上游发展,设计模块、提供连接软件堆栈、开发软件—硬件协同设计策略,以及建构自己的IoT平台。他们的目标是减轻客户开发IoT装置的痛苦。

  在大多数系统公司缺乏基本硬件工程技能或者缺少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时,IoT的竞赛就是在比有谁能提供帮助以及他们能为你做什么。Accenture声称目前拥有可为客户提供IoT的工具了。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车载终..
下一篇五步助力医院保护物联网下的“数..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