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推进物联网建设 引入综合保险服务
2018-12-11 18:05:09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在公众聚集场所及政府出让地新建项目的新装乘客电梯上率先安装“黑匣子”,即配置电梯安全运行远程监控系统;强化小区乘客电梯“户梯比”指标;在电梯监管领域大力推进物联网建设,力争2020年覆盖全市80%乘客电梯……近期,福建省福州市在全国首推电梯微信公众监督平台之后,又推出一系列电梯安全监管新举措,引发市民纷纷点赞。

  在公众聚集场所及政府出让地新建项目的新装乘客电梯上率先安装“黑匣子”,即配置电梯安全运行远程监控系统;强化小区乘客电梯“户梯比”指标;在电梯监管领域大力推进物联网建设,力争2020年覆盖全市80%乘客电梯……近期,福建省福州市在全国首推电梯微信公众监督平台之后,又推出一系列电梯安全监管新举措,引发市民纷纷点赞。
  “近年来随着电梯的日益增多,全国各地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电梯安全已成为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高峰表示,长期以来电梯安全问题主要存在“先天不足、后天失管、老无所养”3类问题,给监管和应急处置都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为此,日前福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电梯配置和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公众聚集场所以及政府出让地新建项目的新装电梯,应当配置电梯安全运行远程监控系统,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和故障报告功能,数据接口应当开放;电梯机房和轿厢应配备视频监控系统,机房应安装空调。鼓励其他新装电梯出厂标配安全运行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类似于飞机上的“黑匣子”,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和故障报告功能,能够将电梯运行记录及故障记录实时对外传送,有利于提高应急救援效率、提升维保质量、确定事故原因。

  在改善电梯乘坐环境方面,《意见》明确,福州市住宅小区乘客电梯“户梯比”指标一般应符合每部电梯服务60户~90户的标准,其中,12层及以上高层住宅,电梯数量每单元不应少于两部,且每单元内平均80户不少于1部;25层及以上每单元每层户数多于5户的,电梯数量不应少于3部;36层及以上每单元每层户数多于5户的,电梯数量不应少于4部。

  “群众候梯时间偏长、电梯超负荷运行故障多发,是市民反馈最多的两个点。”高峰说,明确“户梯比”标准更便于保障电梯安全。

  简化电梯维修资金使用程序,是解决电梯“老无所养”的有效途径。《意见》指出,所有类型的电梯维修项目,均可选择紧急程序申请维修资金,免去业主“双三分之二”表决程序,第一时间组织维修、排除故障。如无法出具检验机构特种设备检验意见通知书的,可由村(居)委会出具紧急使用维修资金确认书,并可免去招投标、监理程序。

  启动电梯维修资金,需要2/3业主通过的复杂程序已是过去,如今,一般的电梯故障都可开通绿色通道,通过紧急程序启动维修资金,只要社区证明及5名业主代表签字验收,经公示未超受益1/3业主反对即表决通过,大大方便老旧电梯维修。

  不仅如此,《意见》还对去年3月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推出全国首创的电梯微信公众监督平台做了补充,提出充分运用福州电梯微信公众监督平台,建立完善公众评价限时回复制度,将公众评价管理纳入维保单位信用评级考核;加强对96196电梯应急救援数据的分析,对未及时响应救援调度的维保单位,予以信用惩戒;对于取证周期内等级评定连续两年为D级的维保单位,责令退出福州市维保市场。

  如今,福州市民只要扫描电梯轿厢内的电梯微信二维码,关注绑定该电梯,就可“一键呼救”、了解电梯的“健康状况”,还可以实时监督电梯的维保情况,如果不满意则可投诉。维保单位对于投诉和故障问题,要在3天内核实、处置、回复。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以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不仅积极探索“物联网+维保”新模式,引入电梯综合保险服务,扩大电梯安全责任险覆盖面,还鼓励无物管小区推举业主“梯长”,由其牵头收取服务性费用,负责电梯管理和维保。为营造良好的乘电梯环境,该局还加大电梯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社会公众正确使用电梯。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移动对讲机与物联网如何融合?
下一篇工业物联网安全生态闭环:检测和..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