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物联网产业没有产生强烈“化学反应” 究竟缺什么
2018-12-25 15:50:15 来源:物联网智库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随着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被赋予连接能力和“智力”,如同打造了一个个《机器管家》中的安德鲁,冰冷的机器外壳下,是一颗为人类美好生活而服务的温暖的心。未来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各个垂直领域中,也将会有一个个贴心的“安德鲁”,人与物的交互也将变成常态。

  随着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被赋予连接能力和“智力”,如同打造了一个个《机器管家》中的安德鲁,冰冷的机器外壳下,是一颗为人类美好生活而服务的温暖的心。未来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各个垂直领域中,也将会有一个个贴心的“安德鲁”,人与物的交互也将变成常态。

  据IoT Analytics统计,2018年物联网连接设备已达70亿个,此数量已经超越了全球人口总数,根据预测,其还将以每年17%的增速增长,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设备总数将达到215亿个。物联网正以广阔的商业发展空间和较低的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玩家的涌入。

  但风口之下,越来越多转型与跨界的玩家加入,使原本就“去中心化”的物联网产业越发支离破碎。物联网产业是各环节相连的整体,没有一家能独乐,如何建立开放的产业生态,顺势而为?未来物联网产业“钱”景无限,无论规模、体量都远超互联网时代,谁又来点燃产业之火呢?

  众人拾柴,共促产业迸发

  物联网产业的“碎片化”是无可避免的,以智能门锁为例,它是智能家居项目中最普遍的产品应用,其应用场景多样,技术支持也各具特色。比如公司需要的门锁要兼具开门与打卡;涉及高机密的场景中又可能用到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音识别、或多种识别技术组合的形式。同时,智能门锁的连接方式也各有不同,包括蓝牙、NB-IoT、ZigBee等等。在应用场景、连接技术和能力支持上,智能门锁都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制锁业。所以,要打造各行业中的“安德鲁”来满足所有人需求单靠一家力量已不现实,对于软硬件结合、跨产业制造、多业务组合的物联网发展需求而言,共筑普惠共赢的物联网产业生态已成各家共识,生态之中无主次,需要各展所长。

  平台生态,共享共赢

  物联网平台生态化是构建物联网生态重要一环,由于物联网产业大规模和碎片化特征,电信级平台成为垂直领域玩家和生态伙伴首选。

  首先,物联网开放平台需要定位于终端接入、物联网数据存储、能力开放、应用开发、应用部署、运营支撑服务,要与物联网具体的业务和能力紧密相关。其次,物联网时代的“个性化”、“定制化”也需要平台在共性之中存在差异,不论是多种协议快速接入云端,还是定向采集有价值的数据,进而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深度分析挖掘物联网的数据价值,结合物联网业务逻辑、开发模版和开放能力实现物联网应用的快速上线,这都将成为衡量一个平台能力的标准。再者,优质的“管道”能力和通用模组也是打造生态平台的加分项,比如中国电信在其强大的开放平台能力基础上,同时拥有全球首个商用NB-IoT网络,兼具业内质量最优、规模最大、覆盖程度最广的优势。其选用的通用模组皆达到电信认证标准,可无缝对接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最后,用强大的数据池重新定义用户体验,以天翼云快速构建平台服务管理模块,更便捷灵活的向用户提供天翼云资源。

  商业开放,落地为实

  除了技术上的支持,商业开放也是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这个生态圈中,可以看到巨头真金白银的砸入,也能看到资本暗流的涌动,肉眼可见的是一个好的应用被资本所青睐,进而培养出新的物联网巨头企业。但事实上,很多好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可能难以找到投资,而投资方又抱着手中的钱袋,极力寻找他们认为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创新应用,结果是双方失之交臂。

  为此,我们又迫切需要一个能汇集创新产品、可对接资金和投资、能共享资源、协同创新,同时,更能起到推广和加速应用落地的一个平台来助力产业向前,但我们又不禁要问,这个平台那在哪儿?

  时代需要,智者先行

  生态之中,技术为次,人为核心。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支撑,整合了内外部优势资源却没有使用者,这是时代的悲哀,任何产业、任何时代都需要智者先行。王小波在《白银时代》中有这样一句话,“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也许未来物联网时代也是,但热寂之前,物联网更需要躁动、需要创新、需要强烈的“化学反应”,而这一动力自然要来自于开发者们。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AI、物联网赋能的智慧办公市场前..
下一篇物联网跨平台互联 区块链实现智慧..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