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在市场上快速发展的7大物联网趋势
2023-02-11 12:30:07 来源:网络 作者:【
关键词:物联网 通信
 
 物联网是指由数百万个联网设备在线交互的系统,包括个人使用的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和复杂的机器人等。这些物联网设备使用软件和硬件嵌入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采用传感器,这些设备可以通过软件程序与周围环境进行通信。
  物联网是指由数百万个联网设备在线交互的系统,包括个人使用的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和复杂的机器人等。这些物联网设备使用软件和硬件嵌入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采用传感器,这些设备可以通过软件程序与周围环境进行通信。
 
物联网在全球平台上拥有非常先进的技术,它已被企业和组织用于提高服务质量并提供增强的客户体验。显然,一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技术现在可以创造出来。
 
物联网趋势的快速洞察知情决策
 
根据调研机构的估计,全球目前约有170亿台物联网设备,预计在未来四年的物联网市场中将会新增70亿台物联网设备。在数量上,物联网设备将在2022年超过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数量。到2025年,全球将拥有约210亿台物联网设备。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会继续增长,并成为行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物联网目前的市场规模为1510亿美元,到2025年将上升到1.5万亿美元。
 
与消费者相关的物联网设备增长将在整体增长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互联网用户和智能设备消费都在全球范围内增长,例如一些客户使用移动应用程序来管理他们家居设备。
 
需要关注的7个顶级物联网发展趋势
 
(1)网络安全成为主要问题
 
目前连接到互联网的物联网设备数量已经超过了地球上的人口数量。根据预测,这一数字将在未来几年急剧增长。在新冠疫情持续蔓延期间,在线学习和远程工作成为主流,各种规模的企业和组织进行了大量投资,以升级他们的通信基础设施。因此,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比例快速上升。
 
随着网络设备的增长,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主要的议事日程。由于物联网设备的突然增加,许多人并不知道应该采用安全程序。网络安全机构发现,同时扫描和保护多个设备具有挑战性。尽管存在安全缺陷,但物联网设备更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
 
(2)物联网在医疗保健行业中的应用
 
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物联网硬件和软件就已经应用在医疗保健行业。在疫情蔓延期间,物联网行业呈现出新兴创新的能力。毫不夸张地说,2021年,物联网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实施处于领先地位。血氧监测器和其他可穿戴医疗设备对健康和不良生活习惯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医疗物联网趋势正在快速发展。因此2022年无疑将是物联网成功应用在医疗领域的一年。
 
(3)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工厂中采用物联网通常称为工业物联网,物联网对服务和产品制造具有重大影响。工业和物流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支持全面自动化。在未来,即使是小型企业也将从物联网发展中受益,这似乎是有道理的。通过物联网的数据驱动,企业可以提高其运营效率。在设备的过程模拟和维护实践中,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越来越受欢迎。
 
物联网设备使用传感器来跟踪机器的性能。甚至故障可以在发生之前进行预测,出现故障的设备可以更快地更换和修复。
 
(4)物联网促进5G网络的增长
 
移动通信协议的未来是5G基础设施。5G的速度、可靠性和数据传输速率都将提高。与目前相比,作为系统基础的物联网设备的互连将在5G技术的推动下得到显著改善。通过5G连接到互联网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快速传输数据。5G开发商将使用物联网规范来增加网络容量。
 
(5)物联网促进可穿戴技术快速发展
 
技术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配有物联网功能的智能可穿戴技术和相关设备往往会应用得更快和更广泛。智能手表和虚拟现实头显设备将在一些企业中使用,这些工具也被健身行业用来跟踪用户的健康状况。实时跟踪和观察患者的医疗信息也成为可能。
 
(6)物联网数据管理
 
物联网解决方案必须处理元数据,因为它们不断收集数百万个信息点。由于数据的丰富性,一些物联网开发人员和用户还没有了解该技术的全部功能。科技企业可以借助物联网设备更智能地收集和处理数据。每个物联网设备都会生成带有时间戳的数据。由于分析需求的增强,物联网数据呈指数级增长。因此,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越来越受欢迎。到2025年,全球将有600亿台物联网设备,其中95%与物联网系统相连。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数据存储,物联网部署的爆炸性增长将使实时整合所有内容变得困难。
 
(7)消费物联网(CIoT)和工业物联网(IIoT)
 
通过利用消费者联网设备的“洞察力”, 消费物联网(CIoT)社区帮助企业改善客户体验。在过去的五年,消费物联网行业蓬勃发展,但有迹象表明可能正在减速。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发与物联网集成的尖端工业系统,工业物联网将开始受到重视。通过利用工业物联网,可以降低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或集中治理中发生不可预见事件的可能性。
 
有关物联网趋势的相关案例研究
 
物联网具有创造价值的巨大可能性。它有能力彻底改变商业模式,重组整个业务和部门。为了充分利用它,企业将需要超越目前的业务顾虑,并在基于物联网的计划的帮助下考虑产品的最终寿命。
 
企业的每一部分都需要通过客户体验的视角来审视。物联网旨在通过连接任何可以收集、传输或存储信息的设备,将各个部门以及业务的各个领域相互连接起来。
 
采用物联网技术获益最多的有以下五个行业:
 
(1)医疗保健
 
物联网成为了企业家和投资者的一个主要的关注话题。物联网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正在通过以下方式增长:
 
·通过有效的数据收集和监测,物联网可以通过非现场患者护理和防止不必要的就诊和住院,降低医疗服务成本。
 
·采用基于物联网的设备,医疗保健的目标是将成本降至最低。减少不必要的测试和昂贵的成像过程的最佳策略是进行任务自动化的数据收集和评估。此外,还降低了总运营费用。
 
·通过使从业人员能够花更少的时间检查资源、消除医院感染和寻找药物,物联网还可以显著促进医疗保健部门的管理。
 
(2)制造业
 
物联网系统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有许多优势。它使生产线能够被监视并发现其缺点。此外,它还有助于防止可能导致生产过程效率低下的问题。
 
智能物联网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在制造业中使用物联网软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力水平和能力。
 
对产品制造的全面了解可以进行成本管理,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无需进入生产设施,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所有生产设备来完成。
 
(3)农业
 
农业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变得更加智能。使用物联网传感器将使农民更容易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将提高他们从种植作物到牲畜管理等的运营效率。
 
从物联网中获益最多的行业之一是农业。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部门,不断努力采用新的技术,以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这就是农业部门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的原因。
 
(4)金融
 
物联网在个人和企业中越来越受欢迎。过去的一些内置传感器的设备支持了这一趋势。金融公司在前几年才开始应用这项技术。通过物联网,可以比过去更快地收集有关消费者口味和消费模式的数据。这就使金融机构如此迅速地接受了这些技术的原因。金融公司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广泛的服务选择。
 
(5)酒店服务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一切都在实现数字化。通过实时信息减少运营费用和提高效率,物联网使服务行业受益,使他们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
 
酒店可以很容易地使用物联网来完成许多工作和任务,包括设计高度定制的房间,管理空间的温度和通风,预测设备的维修和维护,在必要时通知维护人员等。物联网还具有最大的潜力来改变企业和文化,将其从仅仅生产商品的企业转变为提供定制服务的企业。
 
未来展望: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的社会中,传统的IT系统已不再适用。物联网为企业和消费者开辟了一个充满机会的全新世界。实时数据收集增加了许多活动的效率和盈利能力。甚至可能出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未来将有更多的家庭将从更智能的家居理念中获益。
 
医疗保健行业是物联网将会带来革命化变化的一个行业,患者不再每次生病都去医院就诊。在另一方面,当智能传感器技术用于交通运输时,将能够降低车辆事故量,并进一步预测行业路线,提高安全性,并降低出行成本。2022年物联网的主要趋势包括了这方面的重要内容。然而,主要的根本性变化尚未到来。医疗保健、金融、农业、酒店和制造业只是目前从物联网获益的少数几个行业。
 
在过去几年,进入市场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数量稳步增长。随着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使用物联网解决方案的优势,它们开始意识到将当前IT系统与物联网设备集成的潜力。在未来几年,预计物联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会迅速扩大。
 
物联网设备如今随处可见。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智能设备的普及正在并将继续改变企业开展业务的方式。这是因为物联网是这种变革背后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物联网和大数据解决方案如何改变..
下一篇完善市场功不可没,物联网转售大..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