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兴品牌总监:谷歌收购Moto中数字的输赢秘密
2011-08-18 11:36:1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燚 【
关键词:中兴 谷歌
 
在默多克的传媒帝国受挫之后,似乎一切小道消息,都变得迟钝了。Google收购Moto的消息就像涂上锡封的石油桶,直到消息正式公布,才一下子点燃了全球媒体的火焰。

  在默多克的传媒帝国受挫之后,似乎一切小道消息,都变得迟钝了。Google收购Moto的消息就像涂上锡封的石油桶,直到消息正式公布,才一下子点燃了全球媒体的火焰。

  是的,不久之前,MOTO才公布了它的第二季度财报,这是一份符合预期的报告:当季实现收入33亿美元,略微超出分析师31亿美元的预期;实现每股收益0.06美元,符合分析师预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也达到了440万部的预期,市场占有率约4%……与之相对比,智能手机市场的新星HTC市场占有率达11%。其实,符合预期的另一个说法是:平淡,是的,MOTO已经不是市场的主角。

  同样在不久之前,Google输掉了针对北电的竞标,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专利大战,用Google的话来说,就是微软、苹果、Oracle集体发难,要通过专利让Android大大提高成本。也正因此,专门兜售专利的公司InterDigital一度被视为Google要争夺的对象,它的8000多项移动通信专利,无疑是Google最欠缺也需要的“软武器”。

  但是,似乎在一夜之间,Google突然选择了Moto这个“硬”汉,举世皆惊!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能。

  首先,数字告诉我们,Moto依然是一家有相当价值的企业。此前,北电的专利卖出了45亿美金,比北电拥有更多专利的MOTO单这项价值就可能超过70亿美金;而MOTO还拥有一项占据全球第一的机顶盒业务,价值可能超过20亿美金,而Google TV业务一直非常失败;另外,不要忘记,MOTO的账户上还大约有35亿美金现金——从这个意义上说,Google收购的MOTO手机团队即可以说零成本,也可以看作“一文不值”。

  其次,作为MOTO的股东,这家企业长期不盈利,已经让它们缺少耐心长期等待下去,这种情况下,另类投资大亨伊坎的作用尤其重要。作为MOTO这家股权分散公司的大股东之一,伊坎一直推动MOTO出售专利或整体出售,经此一役,伊坎的股票价值已从上周五的6.558亿美元升至10亿多美元,按其前期更低的成本,净赚4.15亿美金。也正因这些机构投资者的推动,MOTO一旦看到出卖的机会,变得毫不犹豫。

  第三,我们还需要关注到一个数字——9000万美金。当初,MOTO被拆分时,一个印度人桑杰·贾成为MOTO移动业务的CEO,本来就惹来不少围观,而他当时全力将未来押注Android的战略更是引来众多争议。但是,这种深度的合作关系,为桑杰·贾与谷歌高层建立了深厚关系,MOTO不但一直比较早地拿到Android的开发权,而且,桑杰·贾本人也因此在这次交易中获益9000万美金,对于一个高级打工仔,这种内在的隐秘动力很难忽视。

  是的,MOTO的业务本身、股东、经理人组成的混合体,让这家企业变成一道不错的大餐,只是需要等到那个合适的买家,无疑他们是多赢的。那么,买家呢?

  一方面,我们看到,Gartner的数据显示,上一个季度Android手机出货高达4700万台,如果它们都和HTC一样向微软缴纳5美金的专利费,这就意味着每年10亿美金的专利费,这还不包括苹果的诉讼、Oracle的诉讼可能成功。如果Android未来出货量翻一番,每年的专利费可能最高达到40~50亿美金——不要忘记,Google现在每年从移动手机市场的广告收入也只有10亿美金。Google的未来,正如其CEO佩奇所说的“移动第一”,不占领移动互联网,Google的时代就可能结束。因此,无论是从保护Android产业链角度,还是从自身的直接利益角度,或者MOTO1.7万项已获得专利的角度说,Google都值得一搏。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Google有高达390亿的现金等价物,这些资金甚至很难找到金融市场上合适的投资产品。国债的收益率持续下降,可能从不到3%降低到2%以下,而纽约梅隆银行甚至对存款收取费用,数字告诉我们,在没有更好投资的情况下,收购Moto的专利和硬件资产,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

  那么,苹果和微软是输家吗?未必。

  如你所知,此次的诉讼源自MOTO对苹果率先的发难,苹果此前也未因为专利从MOTO和Google身上得利,Android的发展固然缺少了一项制衡,苹果同时也让Android阵营内部出现了分化,三星、LG等大公司可能因此疏远了Google;微软则更是如此,微软第一时间做出了反馈,提出WP操作系统是唯一不会“威胁”手机制造商的系统,微软愿意加强与它们的合作。

  因此,可以看到,剩下的可能受到伤害的就是三星、LG、HTC、索爱、中兴、华为这些Android阵营当中的厂商。问题是,这些企业本来也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在Android摆脱诉讼之后也免于了专利报复,而且两线下注,可以选择WP作为合作伙伴未必不是好事。何以见得都是坏事呢?

  那么,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赢的游戏了?这不可能,问题出在哪里呢?是的,除了收购这件事情本身,其它一切都是基于“假设”,大家进行交易的只是“期权”。比如,你默认了Google因为收购而免于了专利诉讼,但是,殊不知Oracle这样的企业是无法通过专利互换搞定的;比如,你假定三星、RIM都是受害者,但是,实际上三星已经自己开发了Bada,而RIM也在开发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再如,你假定Google不会做手机,但是,这并不足够可信,2004年Google CEO施密特发誓不做手机,与苹果也是如胶似漆,2008年乔布斯看到Google的手机样品时,勃然大怒,最终将施密特赶出苹果董事会……

  在这笔期权交易的背后,去除掉若干假设之后,其实,还有太多的不确定。但是,需要记得,在利益和资本的面前,没有什么不可能。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唐移动推出TD-LTE商用一体化小..
下一篇华为联合印度企业推220美元平板电..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