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兴通讯品牌总监:Google的移动互联网焦虑
2011-08-19 13:26:4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刘燚 【
关键词:中兴通讯 Google 移动互联网
 
Google收购Moto确实是IT界的一枚重磅炸弹,但放在Google的发展史当中,这不过是100多起收购当中的一起。真正不同之处在于,此前Google的收购是基于扩张,此次收购却是基于防御;此前的收购基于自信,此次的收购却可能是基于焦虑和恐慌。

  Google收购Moto确实是IT界的一枚重磅炸弹,但放在Google的发展史当中,这不过是100多起收购当中的一起。真正不同之处在于,此前Google的收购是基于扩张,此次收购却是基于防御;此前的收购基于自信,此次的收购却可能是基于焦虑和恐慌。

  最显而易见的恐慌来自投资者。

  2011年8月16日,Google的市值约为1740亿美金,但PE只有约19.5倍,换言之,投资者对Google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测约为20%,这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Google正在成为一家“平稳增长型公司”。实际上,在其2011年6月30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Google的收入超过了市场预期,营收达到90.3亿美元,同比增长32%。在业绩超预期和推出Google+的双重推动下,Google股价从6月中旬的470美元一路冲高至620美元一线。

  但是,千万不要将这看作纯粹的利好——在过去一年,Google的股价曾于2010年12月达到640美元以上,换言之,如果不是Google+的刺激,其股价已经从最高点下跌了30%。在此期间,投资大亨索罗斯,在彻底退出对冲基金前夕,已经把Google的股票清空。

  投资者的恐慌到底源自何处?90%可能来自移动互联网的挑战。

  根据调研公司ComScore报告,Google在2011年7月份在美国互联网搜索市场的占有率略有下滑,比6月降低了0.4%,但依然高达65.1%;也就是说,Google在桌面市场上依然占据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Google依靠搜索排名、AdSense、显示广告的收入依然丰厚,但是据估算,来自移动搜索的广告收入只有约10亿美金,远低于YouTube、DoubleClick相关显示广告,后二者都是收购而来。

  这是因为Google在移动搜索市场的占有率低于PC市场?远非如此。Google在移动搜索市场的全球占有率超过97%!何其垄断。而且全球市场中,Android平台已经占据了首位,接近50%。

  Google的移动搜索垄断地位为什么没有带来更大的市场收益呢?因为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与PC互联网有着巨大的不同。业务模式差异是问题的核心,是Google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可能战略转型的重要依据,也是Google破解未来增长难题的重要根源所在。

  首先,我们知道Google在PC互联网的业务模式采用的是一种“曲线救国”方式。也就是说最终用户免费使用它的开放平台,通过关键字竞价排名收费,为此,Google为了吸引流量,不惜通过AdSense将收入的四分之一以上给合作伙伴。但是,如你所知,你使用PC的时候,拥有一个10~20英寸的PC屏幕,每屏显示了大约20~30条搜索结果。在屏幕的上下两地以及右侧,都是Google的广告位。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2.4~4英寸的手机屏幕呢?你搜索出的结果也就是5条左右,而且已经将屏幕占得满满的,你能容忍里面充斥如此之多的广告吗?也正因此,移动互联网上的“Google盈利模式”很大程度上失灵了。

  其次,不能不注意到的是,大多数人使用PC和使用手机的动机是有很大分别的。使用PC的时间大多数是在公司内部,很大程度上使用的是PC的计算功能,强大的软件支持能力是PC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为“工作人”,搜索很大程度上也是服务于工作的;而使用手机的人,多半是为了私事,是“消费人”,很大程度上使用的是有闲时间,这种情况下使用搜索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而且搜索的内容也更加倾向于八卦、体育等个人化内容,相应搜索页面的广告价值也会大大稀释。这种看似细微的差别,实际上会造成重大的用户价值差异。这也是在手机终端上,FaceBook和Twitter关系型产品能够更具市场价值的根本所在。

  最后,我们还应该理解的是,从长期看,90%以上的广告都是“强迫性”和“讨厌”的,因此整个广告市场是有边界的。作为一家希望在网络投放广告的企业,如果已经在Google PC版本上投入了广告,面对FaceBook等社区网络的诱惑,那么要不要在Google的移动搜索上重复投放呢?事实上,广告市场占一国GDP的比重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对一家大公司的投入也有极限,一旦达到这个边界,只是蛋糕重分的问题。

  如上理由已经足够说明,Google依靠搜索技术换取广告的路径是有边界的,最大边界就是网络广告市场本身的规模。因此,Google收购YouTube、AdSense,做Google+不过是为了在不同的网络广告形态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如果这种商业模式一旦被打破,那么,Google独步天下的搜索技术就变得非常尴尬,无处发力。

  与之相似,Google牵头打造了OHA联盟和Android平台,可以说在市场占有率上达到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每个Android手机厂商都可以定制自己的界面,而且可以绕开Google的搜索、地图、邮箱等应用,这种情况下,开放、免费的Google如何实现盈利的闭环呢?但是,需要知道的是,未来PC市场也不过10亿数量级,且趋近饱和;移动终端市场却高达百亿数量级,远远未饱和。Google如果不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Android也好,搜索技术也好,恐怕很大程度上要赔本赚吆喝。

  可以说,Google收购Moto从短期看是为了维护Android产业链,是为了专利防守;但是,长期来看,从业务模式角度却存在着两个岔路:向左走,Google的社区、LBS、手机支付等业务做得非常成功,找到了业务模式,则可能放弃Moto的硬件业务;向右走,Google如果不能在移动互联网复制AdWords和AdSense的成功,则不排除学习苹果,自己开发手机、电视,并将Android带向相对封闭,走上铤而走险的路子。

  对于Google如此,对于苹果、FaceBook、微软、亚马逊也是如此,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谁能率先找到最佳的商业模式,谁就可能获胜。毕竟,对于它们而言,钱不是问题,甚至,人也不是问题——真正成问题的是规律:极少有企业在两次大型业务模式变革中都取得成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穿越了大型机、小型机、PC、互联网时代的IBM“太爷”,穿越了PC、互联网时代的苹果“大叔”、崛起于网络时代的Google“大哥”、方兴未艾的FaceBook“外甥”,或者一个全新业务模式的Someone都有机会成功。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泰安供电借力3G视频智能监控打造..
下一篇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市值缩水17..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