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戴尔244亿美元私有化方案落定
2013-02-07 11:00:0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关键词:戴尔 转型 微软 联想
 
私有化传闻数次后,北京时间2月5日晚,戴尔公司正式宣布: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与银湖资本将以每股13.65美元的价格收购戴尔公司,交易规模将达到244亿美元。

  从现在起,戴尔公司不用再在华尔街和投资者的“监视”下压力重重。

  私有化传闻数次后,北京时间2月5日晚,戴尔公司正式宣布: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与银湖资本将以每股13.65美元的价格收购戴尔公司,交易规模将达到244亿美元。

  顺利的话,戴尔公司即将从纳斯达克退市,但迎接这家老牌PC制造商的转型道路还很漫长。

  私有化

  根据协议,戴尔股东每普通股将获得13.65美元现金。这意味着本次交易对戴尔的估值约为244亿美元。交易买家将以现金收购除迈克尔·戴尔及特定一些管理层持股之外的戴尔全部在外流通股。

  对戴尔来说,私有化的决定也是无奈之举。

  自1984年成立以来,直销就是戴尔公司快速发展的秘诀。正是凭借这种模式,戴尔之后迅速成为PC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2002年,戴尔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市值也曾一度达到1000亿美元,达到顶峰。

  但这几年,PC市场一蹶不振。迈克尔·戴尔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戴尔在过去几年中收购的企业超过20家,都集中在企业解决方案领域。不过,目前在戴尔公司每年约620亿美元的收入中,个人电脑业务的占比仍然达到一半。截至去年11月2日的第三财季,戴尔服务和软件业务的总规模大约是30亿美元,而当季总营收为137亿美元。

  虽然这家公司一直在谋求从PC公司向服务公司(即方案解决商)转变,但直到现在,华尔街和大多数媒体依然将戴尔视作PC公司。

  如同迈克尔·戴尔在私有化新闻稿中所说:“我们意识到转型是一个更长期的工作,而私有化可以让股东直接获得收益的同时长期投入转型中。”

  在这笔244亿美元规模的交易中,迈克尔·戴尔将提供大量的资金,并从银湖资本得到资金支持。提供私有化资金的还有美银美林、巴克莱、瑞士信贷和RBC Capital Markets等机构,甚至微软也拿出了20亿美元的资金为其提供贷款。

  相比之下,中国本土的PC巨头联想的日子要好过得多,IDC最新发布的“全球智能连接设备整体市场份额排名”显示,在这份涵盖了PC、手机和平板电脑三种设备销量的榜单中,三星和苹果分列一、二,联想排名第三。

  转型之难

  戴尔发言人近日对本报称,戴尔的转型仍将依赖于PC业务所取得的渠道基础。为此,戴尔不但不会缩减PC规模,反而还会通过增加低端产品占比来扩大市场份额。

  对于戴尔下注的企业服务市场来说,现阶段,IBM、惠普、甲骨文等厂商占据了企业服务的高利润市场,这些厂商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并且具备很强的定制研发能力。就目前的戴尔而言,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虽然迈克尔·戴尔并未透露在私有化后会采取何种行动,但分析师认为,该公司现在已经具备了成为一站式科技服务提供商的多数元素,但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组织角度来看,都没有将这些元素整合起来。

  一位分析人士对记者称,可以预见的是,私有化之后的戴尔有这样几种可能性:

  一种是,从戴尔目前的转型路径来看,未来的戴尔有可能被包装成类似于IBM、EMC等企业级IT公司再上市。

  另一种是,私有化使戴尔背上学沉重负债,大规模收购动作放缓。投行Sterne Agee的分析师肖·吴(Shaw Wu)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写道:“没有公开交易的股票会让戴尔更难展开大规模收购行动,因为它必须将大多数现金用于偿还债息。”

  基于此,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戴尔也可能干脆分拆出售业务。在资金压力下,戴尔出售现金流业务而保留高利润业务也算符合戴尔一直以来的策略。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为云操作系统获SPECvirt测试高..
下一篇阿朗CEO韦华恩将于5月份离职 合同..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