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大唐移动用实力迎接TD-LTE发展良机
2013-09-05 09:29:04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
关键词:大唐移动 TD-LTE
 
2013年,全球进入LTE建设高潮。中国移动作为TD-LTE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加快了建设TD-LTE网络的步伐,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了规模达20.7万个基站的TD-LTE一期网络设备招标 ,计划采用升级与新建并举的方式将TD-LTE网络扩大到全国大多数城市。

  2013年,全球进入LTE建设高潮。中国移动作为TD-LTE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加快了建设TD-LTE网络的步伐,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了规模达20.7万个基站的TD-LTE一期网络设备招标 ,计划采用升级与新建并举的方式将TD-LTE网络扩大到全国大多数城市。

  几年前,在中国移动大举建设TD-SCDMA网络的时候,大唐移动就凭借着高品质的设备和技术,协助中国移动完成20余万个TD基站的布设,成为了运营商的重要合作伙伴。如今,在4G时代,大唐移动再一次整装待发,结合TD-LTE网络大带宽、高容量、低时延的特点,推出了全系列TD-LTE商用级产品和创新技术,为TD-LTE的扩大规模建设做好了充分准备。

  高规格硬件产品 质量和性能兼备

  此次4G无线主设备招标中,大唐移动针对TD-LTE扩大规模建设对基站产品工程能力和网络性能的高要求,对TD-LTE硬件平台产品进行了全面升级。提供给运营商的一系列BBU/RRU基站产品可应对各种复杂场景下的网络部署,同时在抗阻塞能力、网络覆盖能力等多方面达到了业内领先水平。

  大唐移动TD-LTE 基站采用星形拓扑结构的以太传输互联架构,对重要节点进行传输备份,提高整个传输的可靠性;并且主要的传输链路采用GE接口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满足了大容量数据的吞吐量,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在整个平台的软件架构设计中,大唐移动通过标准的IP/UDP/SCTP帧结构进行业务、信令、维护层面的数据传输,统一了数据传输承载格式,在满足效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应用层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同时也方便了系统对外的互联。

  大唐移动BBU产品采用插槽式堆叠设计,使在网运行的基站在不断网的情况下即可快捷安全地实现基带实现扩容的能力;同时,灵活的基带调度机制支持单天线和多天线基带数据的汇聚与分发,可进一步提高网络覆盖能力,降低网络部署成本;在兼容性方面,大唐移动BBU产品前向兼容支持新旧板卡的混合使用;后向兼容满足向LTE-Advanced的平滑演进;横向兼容支持TD-LTE、TD-SCDMA、LTE FDD多模应用;具有优异的兼容性能。

  大唐移动RRU产品同样具有领先的硬件能力,作为TD-LTE基站子系统的无线远端单元,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大功率、高容量的特点,与大唐移动系列化BBU共同完成无线覆盖功能。为保证RRU产品高效稳定运行,大唐移动在产品设计中加入了降额设计,将元器件选择和控制归一化。在产品对抵抗复杂环境干扰方面,大唐移动也进行了处理,使RRU硬件平台具备完善故障监控、自动处理、自动纠错和恢复的功能。除此之外,大唐移动丰富的RRU产品系列可支持从5MHz、10MHz、20MHz,到80MHz带宽的丰富配置,还可支持室内分布式天线、2天线、8天线等多种全向、双极化以及扇区阵列天线,可实现灵活便利的多场景组网应用,满足各种运营需求。

  除此之外,面对中国移动部分F频段的TD-LTE网络由TD-SCDMA平滑升级完成的要求,大唐移动也毫无压力。大唐移动向中国移动提供的TD-SCDMA产品,在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到向TD-LTE平滑演进的需求,可通过双模基站共用天线及网络设备,实现快速升级。既有效节省宝贵的站址空间及资源,又在快速网络升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运营商现有投资,网络建设周期也将大幅度缩短。

  高水平创新技术 理论和实践同行

  大唐移动作为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标杆企业,在推动我国TD-LTE网络商用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TD-LTE技术与标准的创新,力图通过TD-LTE关键技术的改进来提升TD-LTE网络性能,使TD-LTE商用网络真正成为承载高数据业务的优质网络。近年来,大唐移动在南京、宁波、福州等地的TD-LTE规模试验网络中验证和应用了一系列创新关键技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1、8天线双流波束赋形技术

  2009年,本着支持从TD-SCDMA向TD-LTE平滑演进的理念,实现低成本且快速网络升级的目标,大唐移动协同中国移动共同发布了TD-LTE增强型技术——8天线双流波束赋形技术。该技术沿用并扩展了TD-SCDMA的特色技术,结合了智能天线波束赋形技术与MIMO空间复用技术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主要应用于室外场景的宏小区覆盖,可明显提升系统吞吐量性能与网络的小区覆盖能力,从而减少站点需求,降低建网CAPEX投入,有助于构建高品质TD-LTE网络。8天线的性能优势已经在试验网中得到证明,相比于2天线。8天线的性能增益明显。考虑TD-LTE网络性能和未来的MIMO持续增强等问题,室外宏基站采用成熟的8天线已成为运营商的首选,8天线双流波束赋形技术也成为了最能体现TD-LTE特征的特色技术。

  2、上行MU-MIMO(上行多用户MIMO)

  由于上下行速率需求的不对称,TD-LTE标准在制定时就已考虑到TD-LTE网络上下行能力不对称的设计,并体现在上下行可占用的资源以及数据流数等方面。在目前实际的TD-LTE网络中,因为终端原因导致的上行64QAM的高阶调制方式一直未能引入,在上行只具备一个数据流的情况下,20MHz带宽的上行吞吐量也只有10 Mbps左右,但是随着后续TD-LTE网络的广泛建设和应用,各种业务应用将会对上行速率产生更高需求。

  在这方面,大唐移动提出采用多用户MIMO技术来有效提高上行容量。上行多用户MIMO是指多个用户共享相同的时频资源,利用空间信道的不相关性,支持多个并行传输的数据流,即来自不同终端发送的数据流占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从基站看,就如同从同一个“虚拟终端”接收多个数据流,从而构成了一个虚拟MIMO系统。相比于SU-MIMO,上行MU-MIMO增加的数据流数相当于数倍的等效PRB资源,极大限度的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和扇区吞吐量。

  3、CA(载波聚合)技术

  载波聚合是TD-LTE-Advanced标准中的技术,通过将多个LTE成员载波聚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带宽,实现上下行峰值速率、上下行边缘速率成倍的提高,为网络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应用体验。同时,对于频谱资源较丰富的TDD运营商,可以带来媲美甚至超过FDD运营商的LTE网络能力,这是对于TD-LTE产业推广发展有积极意义的一项技术。

  2013年5月,大唐移动在南京TD-LTE现网中进行了区域性外场验证,经过测试验证,载波聚合技术在聚合了两个20MHz带宽载波的情况下,下行峰值速率可以达到223Mbps(3D:1U时隙配比),超过相同系统带宽LTE FDD的峰值速率。

  4、CoMP(多点协作传输)技术

  为了尽量降低小区间的同频干扰,TD-LTE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已考虑了很多方法,包括ICIC、功率控制、增强的接收机算法(如IRC)等。在TD-LTE-Advanced标准技术中,CoMP从多小区联合处理的角度,进一步降低和控制了小区间干扰,得到了广泛关注。

  COMP(多点协作传输技术)是指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传输点,协同参与为一个终端的数据传输——JT技术,或者联合接收一个终端发送的数据——JR技术。简单地说,在下行方向上,JT技术是指多个协作传输节点(RRU) 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向用户发送数据,有用信号在接收端相互叠加;上行方向,JR技术是指不同小区的RRU之间联合接收一个或者多个UE传输的数据。CoMP技术的益处在于提升了信号质量,从而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大唐移动在CoMP技术的研发和验证上处于业界领先,在2013年6月即已分别实现对上行JR/下行JT技术的测试验证。根据仿真,上行JR技术和下行JT技术均可带来小区平均吞吐量和小区边缘吞吐量的显著提升。

  TD-LTE作为我国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技术标准还是硬件产品都在逐渐走向成熟,TD-LTE网络将开启移动通信网络的新篇章。面向中国移动TD-LTE扩大规模建设,大唐移动将充分利用在TD领域的雄厚积累,发挥TD-LTE网络特性,为使TD—LTE承载更丰富的富媒体应用,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而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海康威视夺取第二届亚青会“安保..
下一篇NXP软件公司与中兴通讯就语音达成..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