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概述
社会结构的演变、媒体技术的革新、企业营销方式的转型等因素,促使着传统报业必须创新,只有在传播手段上取长补短,实现媒体化转型,才能融入新的媒介环境,争取到新的发展机遇,与全媒体技术融合是我国报业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全媒体时代,报业必须转型实现在跨平台、跨行业的合作中整合更多外部资源,介入到内容提供、资源整合、多业务模式、实时交易、增值服务等诸多环节;其次,则是“全媒体业态”,媒体单位的内容供应能力,不能只局限于一种媒介,而必须具有向更多的媒体形式如互联网、手机、UGC、CP合作商等媒体投放的能力;再次,媒体单位的内容传播形式也必须改变以往的纸媒形态,而应该融合PC、手机、平板、户外大屏、OTT等多种传播设备。深圳报业集团—“深圳新闻网”一直关注数字新媒体业务的拓展,积极推进一报一网建设,着力整合传统报刊、网络、移动终端资讯平台,实行报业的全媒体新闻资讯平台。2012年,深圳报业集团与北京经纬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开合作,全力打造“报业集团全媒体内容管理及业务支撑平台”,该平台分为三期完成,目前一二期已经完成并成功上线。
二、全媒体平台建设
深圳互联网产业在游戏、娱乐、电子商务等领域发展迅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报业行业向电子媒体延伸,形成可持续运营的全媒体是必然趋势。深圳报业集团结合自身的业务发展及实际需求,联合专业的全媒体综合技术服务商—北京经纬中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手打造了以内容服务为主的“新媒体定制、分发和交易系统”。该平台结合最新的时移流媒体和RIA(富互联网)技术构建,为报业集团等传统的内容提供商提供了简洁高效的端到端互联网解决方案,可实现7*24不间断地将视音频节目提供给广大网络用户,用户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收看、回放全部节目。

平台的建设包括全媒体采集子系统、全媒体节目录制存储子系统、直播与发布子系统、传输子系统(P2P+CDN)及运营管理支撑子系统。全媒体采集子系统支持多形态、多终端、多渠道内容的采集收录,支持各种合作伙伴或内容提供商(CP)实现内容采集上传及自服务应用;支持互联网内容采集抓取及汇聚;支持互联网用户采集上传内容(UGC)等;直播发布系系统支持虚拟直播、时移、回看及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发布,支持用户下载移动客户端,随着收看新闻资讯、视频节目等全媒体内容;运营管理系统支持网上交易、广告运营、统一认证、计费统计等功能。

平台可实现:
1、地方有线电视企业将传统有线电视升级为互联网电视,实现地方自办节目在互联网上的直播、虚拟直播、时移及点播应用;
2、地方自办节目通过联通IDC云与流媒体云平台实现全媒体内容的海量汇聚;
3、为联通等宽带用户提供可定制的新媒体应用(新闻媒体、网络视听、游戏和日常缴费等);
4、地方自办内容交易共享中心,全媒体内容传递的核心平台;
5、支持下载手机、平板客户端,可基于无线3G、WIFI等无线互联网传输技术,每天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最快、最新鲜的热点新闻、娱乐资讯,在线直播等;
6、支持百万级以上并发,通过流媒体时移技术享受完美数字生活;
三、报业融合全媒体的优势
1.实现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优势互补
在报业融合全媒体的推动下,纸媒不仅能在信源方面得到更多更广的题材,在传播方面得到更实时、丰富的再现方式,而且能在信息利用方面提供广泛的延伸阅读,在反馈方面得到更为多样化的意见建议等。全媒体以平台将传媒资源有机整合,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是传媒数字化时代,传统纸媒与网络新媒体均衡,实现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
2.快速实现多渠道、多终端、多形态资源聚合
全媒体时代,以内容为主的同时,还要坚持“渠道制胜”。首先要打造综合全媒体平台,包括全媒体采编、多渠道多模式传播、多终端接收等等。经纬中天全媒体采编包括多形态采集收录、多终端内容采集上传及多渠道内容采集汇聚。
3.全方位、多模式、多终端的复合式传播
全媒体时代,传播渠道比以往更丰富、更多样,日前已经衍生出多种形态:报纸的网络版,即报业的新媒体网站,报业的户外电子版、手机报等,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进一步突显。经纬中天全媒体技术与报业的融合,使得传统报业向网络、手机、电子报等多媒体转化、延伸,形成平面报纸、网络报纸、手机报纸和电子报纸多元发展格局。并可通过网络直播、时移回看、虚拟直播、Android\IOS客户端下载等多模式支持广大用户随时随地收看最新资讯,扩大媒体传播覆盖面,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
4.节省投资成本,快速实现媒体传播
全媒体融合及复合式的媒体传播,将大大节约运营成本,可以统一采集信息,然后放在同一平台上,多格式生成,使它形成数字化文件,然后使用网络、移动终端、户外大屏等多种媒体介质,通过互联网、专网、3G、WIFID等不同途径传发布。
四、项目平台的市场前景预测及分析
本项目开发的流媒体定制、分发交易系统市场前景可观,主要体现在:
时移流媒体技术的应用符合用户需求的发展。中国网络经济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快速发展,预计2007——2015年间的网络经济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将达28.8%,2010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突破了940亿元,同时中国网民数量、宽带用户数量和新兴网络服务数量也将持续增长。
1、网民对网络媒体消费增加,传统媒体下降
网民在网络上所花费时间不断加大的同时,在传统媒体上所花费的时间被进一步削弱。数字电视研究公司数据显示,到2017年,全球40个国家中的4.8亿家庭将观看在线电视和视频,将比2010年增加3.6亿户。
2、用户及市场规模成长乐观
随着中国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视频行业的不断成熟,中国网络视频市场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根据近期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网络视频用户数已经达到3.7183亿,年增长率达14.3%,在整体网民中所占比例提升至63.4%;在线视频行业收入达62.7亿元,年增幅达到99.9%;其中在线视频广告42.5亿元。
3、用户需求结构多元化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用户的个人价值观和网络行为特征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他们不仅需要基本的视频服务,同时还将追求个性化的视频产品和服务。追求的传播终端也由原来的纸媒演变为网络PC及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
五、总结
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纸媒和电视广播垄断的格局,同时也推动了媒体市场的发展。作为传统的纸媒要发展,就要有创新,走适应市场之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可以预见到,传统报业未来发展之路必将是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共生,只有添上科技羽翼才能使报业在未来发展之路上振翅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