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Microsoft Azure正式商用 IBM探索发展之路
2014-04-01 17:17:59 来源:ZDNet 作者:【
关键词:Microsoft Azure 商用 IBM
 
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两大话题:1、3月26日,微软在上海举行盛大发布会,宣布由世纪互联负责运营的Microsoft Azure公有云服务正式投入商用;2、“颠覆与创新 —— 领跑互联网时代”IBM 2014中国论坛于3月25日召开。
  本期的云云众声将讨论两大话题:1、3月26日,微软在上海举行盛大发布会,宣布由世纪互联负责运营的Microsoft Azure公有云服务正式投入商用;2、“颠覆与创新 —— 领跑互联网时代”IBM 2014中国论坛于3月25日召开。
  IBM 2014中国论坛看IBM转型
  在IBM本年度最重要的一个会上IBM想说的是:云、大数据、交互参与,打造IBM即服务的变革和理念,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帮助行业和专业的转型。被嘉宾们赞为今年以来最有价值的一届大会。去年IBM提出了SMAC,今年换成了CAMS。还是这四个热点,只是重心向后移动了。SoftLayer香港数据中心下月正式启用,半年后中国大陆的数据中心也会落地。SoftLayer只是“借壳上市”,真正落地之后首都在线并不是其合作伙伴,首都在线只是买了SoftLayer的解决方案。
  IBM有着丰富的云服务项目:SoftLayer和SCE+都是IBM逐渐拓展出的云服务,对此嘉宾十分看好。
  IBM声称会提供IAAS,SAAS,PAAS的服务,此外还有BPIAAS,商业流程即服务。
  对于IBM入云端,对于一些直接的竞争对手如Windows Azure,AWS要加强哪些”防御”?
  1、数据中心的建立需要加快速度,时间就是金钱,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总是本着先入为主的概念的,因此提早打入用户内部的会得到更多的优势;
  2、IBM实际上是内部硬件软件的服务,其他部门也都是跟云业务相关的部门配合的,协调和推进是IBM需要考虑的;
  3、在合作伙伴上之前IBM的软硬件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渠道体系,云服务不同于传统渠道,合作伙伴策略需要 重新作出调整。
  微软宣布Azure公有云正式商用
  Windows Azure正式更名为Micsoft Azure,提供Windows Server和Linux两种平台的支持,Linux的价格通常是 Windows Server的七折,Windows Azure一共提供了一万个测试帐号,3000家企业级用户在使用,其中160家已经正式或即将商用,在微软宣布正式商用之前,至少有100家已经投入商用。既然已经投入商用,价格就成了绕不开的话题,中国国内目前共有云服务商如阿里、腾讯和百度,中国的带宽相比欧洲要贵两倍以上,这次微软共有云正式商用很大的一块优惠在于20TB之内的数据传输是免费的。
  微软对于中国市场还是煞费苦心的,在河南省大力推广Azure,合作伙伴是郑州的云和软件,在河南发展出了8万个十分熟悉的用户,清晰知道这些用户的需求,最后整得一个偌大的河南省里的很多企业一听微软都耳熟能详,却从未听说过亚马逊AWS。
  以下为演讲实录:
  赵效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云云众声》,金坛我们看到这周发生的事情还是挺重要的,有两个巨头,尤其是传统企业的巨头最终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动作,或者说他有一些战略的发布。
  我们首先看3月25日,我们传统的蓝色巨人IBM在中国也举行了一年一届的中国论坛,在中国论坛2014年大会上,我们也看到了IBM整体战略的一些变化。作为亲历者,咱们前方重点的一个报道记者,老蒋你先大概介绍一下这次大会一些主要的内容和你个人的一些感想。
  蒋湘辉:咱们也应该都亲历了一些,IBM论坛是每年一年一度IBM在中国最重要的会议了,它会宣讲整个IBM公司全年的战略,主要的思路。其实我看了一下它这次组成就是三个要点,一个就是云,一个大数据,还有一个叫交互参与,实际上就是把以前说的社交和移动结合在一起了,其实就是这三个方向,这三个方向其实就在IBM它年初发了一个年报,在罗瑞兰,全公司的CEO里致股东的一个信里面,其实就明确了这三点,这次像中国的CEO钱大群就把这个延续了一下,就是再明确了一下。
  其实会议期间罗瑞兰也来了,也在中国,只不过他没有到IBM论坛的现场。
  赵效民:参加了一个更高级别的中国发展论坛?
  蒋湘辉:对,他去参加中国发展论坛了,那上面可能见了一些高层的官员。另外,更主要的还有很多的用户,IBM的大型用户很多都见了一下。
  赵效民:我们也看到这次大会,刚才老蒋也谈到了三个方向,具体来说IBM希望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帮助行业和专业的转型,想让企业的IT通过云或者说向云去变革,重塑这种企业IT。通过移动和社交的手段来打造这种互动的参与系统。
  所以说这些如果说我认为,不管说你说互动参与性重要,还是大数据也好,其实我觉得它未来IT的根基,它必须有一个IT的基础,那这个IT的根基可能都应该是云,而且IBM还提出了一个口号: IBM即服务,老蒋你怎么去理解IBM在云,还有服务这两个层次上,或者两个方向上自身的领悟或变革?
  其实我们也知道很久以来大家对IBM云的能力,云的市场它竞争实力都比较大的一些担忧,或者说甚至是质疑,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前几届的中国论坛,其实我觉得不听都罢,也无所谓,都是很虚无缥渺的东西,但是这次给我的感觉它还是相对来说比较实在了,所以说可能更接地气一些。老蒋你的感觉呢,尤其是在这种云和IBM即服务,这两点上你有怎样的看法?
  蒋湘辉:其实效民对IBM这方面的理解应该比我更深一些,一会儿你可以详细说,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首先,有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IBM去年的时候,就是我们常说那四大热点,云,大数据,前面所说到的,还有社交移动。去年他们内部有一个说法叫SMAC,S就是social,M就是移动,A就是它的分析,实际上其实就是和大数据在一起大数据分析。C就是云了,这次在会议开幕之前,突然把这个词给换了一下,换成了叫CAMS,大写的CAMS,刚好把那个,跟那SMAC的差别,刚好字幕顺序完全给变了,完全颠倒了一下,小写变成了大写。我个人来揣摩它这样改的含义,其实内容是一样,四个热点没变。
  那么,改了以后从发音来讲我觉得都是可以当成一个单词来发音,我觉得我个人理解有可能是觉得把C放在最前面就是可能会IBM觉得这个C应该是最重要的,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理解。其实对于这个我也问了一下IBM研发中心的王阳,他说他们内部并没有这么明确去理解,只是我这么去理解了,你觉得呢?
  赵效民:我觉得其实可能有些事情是心照不宣的,也可能他为了保证说拼起来以后是一个可读的这么一个词。
  蒋湘辉:这俩都可读。
  赵效民:对吧,CAMS,如果说比如说CSMA这可能你就读不了了,所以说你怎么说法都合理,所以可能IBM也就是想要这种效果,可能就不会给你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一种解说了。
  那么,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也叫《云云众声》,你怎么去看待,如果IBM真的把云放在第一位,你怎么看它云方面的一些举措和它的一些措施?
  蒋湘辉:我是这么想的。第一,首先IBM的架构,它本身的架构,软件、硬件,还有服务,服务部门,它是在IT公司整个所有的IT厂商里边应该说是算最均衡的一个,就是每一块不管是软件硬件还有服务,都是很强的,都是前三之列,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服务它一直就是在全球排在第一,云其实本质上是一种服务,不管你是SAAS,PAAS,还有IAAS,最终是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给用户。而IBM它本身实际上不管是GBS,GTS,它一直就坐在这几大服务的领域里,他实际上经验是很多的,从实施、咨询到各方面的技术支持,到后边运维,整个这方面其实都跟云也是相关的,除了它自身就软件本身来讲,还有硬件架构,它在这个方面其实也是业界都是前三的,各个方面。
  所以,我是觉得IBM整体的综合的实力,它是一个均衡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厂商。它以前实际上对云这块,前几年来看并没有大张旗鼓去推进,从现在,尤其是从今年,或者从去年到现在,它对这个云就越来越重视了,它就把云,Clound,很明确,我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了,而且从各个战略,各个方向一起去来推进,这个是明显可以看得到的。
  我们看虽然从落地来讲,从公有云这块落地,虽然它宣布的比微软或者是亚马逊,虽然动静没有他们那么大,但是我是觉得它后劲其实还是很足的。而且这次我们看到也介绍了一些SoftLayer,就是最新的一些进展,我们看它也宣布了一些计划,比如说下个月应该是香港的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半年以后下半年可能在中国国内的数据中心也会按照它的计划会落地,在现场也会看到了一个免费一个月的SoftLayer的帐号开始注册发放了,这个动作也比较明显。
  赵效民:对于SoftLayer在中国的发展和它本身的规模,你有没有什么相关的数据给我们提供一下?
  蒋湘辉:从他在会上透露的信息是这样,SoftLayer在全球有10万台服务器的规模,它有13个数据中心,就是已经建成的。另外,有19个网络。
  赵效民:包括香港?
  蒋湘辉:应该是包括香港,但是还不包括国内的这个。另外,还有已经有了两万多家用户,应该都是企业级的。
  赵效民:其实我们知道IBM可能还有,它这个云可能SoftLayer并不是它的全部。
  蒋湘辉:对。
  赵效民:而且我们也知道在去年12月份,我们也看到它跟,世纪互联好像是今年。
  蒋湘辉:去年12月份。
  赵效民:是去年12月份,我记得好像是跟AWS一块那一天。
  蒋湘辉:一个上午,一个下午。
  赵效民:对。
  蒋湘辉:他们是上午。
  赵效民:也有SCE+,而且我这次也采访了他们GTS大中华区的罗瑞英女士,还有它SoftLayer的首席运营官,也谈到了一些IBM云的策略,所以我感觉IBM云的策略还挺丰富的,也可能在某些人看来这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它跟首都在线的合作,我也问了明确了说SoftLayer如果真正落地的话,目前来看首都在线并不是它的合作伙伴,首都在线其实也就是买了一个目前来看就是买了一个SoftLayer的解决方案,来去做它的一个公有云的服务。
  据传,据罗女士来讲,可能第一个在中国落地的真正属于SoftLayer来运维的这么一个数据中心应该是在上海,就是说方圆2.5公里之内这么一个区域里边,我觉得已经很近了,其实我们就认为可以说跟世纪互联来说,是Windows Azure是一个短兵相接的一个状态了。
  那么,会上也问了大概你的本地签署的步骤大概是怎样的,罗女士也介绍说等相关的设施,协议签署完了,相关的设施配套完成了以后,中文的官网就会上线,时间点大概是6月底,7月初这么一个时间点。除了上海之外,IBM据说还在跟中国的2-4个区域,省市可能在谈合作,可能未来在中国的数据中心可能会达到3-5家这种数据中心的规模。
  所以说另一方面我刚才也谈到还有SCE+,所以它有几种合作模式,它可能比如说跟MSP,IBM来说的话就是这种管理服务提供商,还有ITP这种IT解决方案提供商来去销售它的这种云的技术架构和方案,这是一种它的云的战略。另一种就是SoftLayer自己独家,IBM自己提供这样一个SoftLayer的服务。另外一个就是SCE+,SCE+是来源于,源自于它原来这种IT外包服务的这么一个新的变种,或者说在云时代的一种演化的一个新形式,是以云为中心提供更高端的一个服务,并不仅仅是一个云那么简单了。
  所以我们看到IBM的云战略还是挺丰富的,所以说你对IBM在中国市场云的发展的前景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蒋湘辉:我觉得还是挺看好的吧,因为首先它在中国的年头比较长,现在已经三十年了,本身客户基础比较多,而且很多都是大客户。
  赵效民:而且在客户中的声誉还是不错的。
  蒋湘辉:对,它本身已经有了很多的大客户群,然后很多的高端的,不管是银行,电信,反正各个行业都有,比较大的企业。
  赵效民:他在中国一上来会提供怎样的一种服务,IAAS,SAAS,PAAS,一下全上来了?
  蒋湘辉:有一轮采访,采访GBS的一个负责人,他是提到了,IBM的这个云有IAAS,SAAS,PAAS,还有一个BPIAAS,商业流程即服务,可能就把一些实施,咨询,可能这是它觉得自己有特色的一个。其实在其他厂商里没有单列这一块的,IBM它是全球最大的咨询服务商,所以它这块里相关的云服务也会提供。
  而且我还问他了,因为GBS以前它做的客户里不光是给IBM相关的这些产品做实施,它也会给其他竞争对手,友商,比如说它经常给Oracle,SAP做ERP的实施,里边也包括Oracle数据库之类的,给他们做这种咨询实施的服务,我就问他那你未来在推广这种客户云的时候,是否也会提供一些友商的云的这种实施和服务,当然他也正面回答了,首先优先是自己的这种云的服务。如果这客户有需求,比如说他要是做一个混合云,他既用到IBM云的服务,也会用到其他友商云的服务,他也会全力提供支持。
  总的来说,作为最大的服务厂商,他认为他是可以都提供的。
  赵效民:你从咱们媒体角度来讲,或者说从一个观察者角度来讲,你觉得IBM这个云的战略和它整体的目前的战略部署来讲,相对于整个市场的趋势,或者说它的友商一些竞争的态势来讲,你有什么样的一些建议,或者你觉得它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相对来说可能是有一个比较兼容性的话题,但是我觉得作为媒体我们可以谈谈我们对IBM的一些建议。
  蒋湘辉:建议,这方面我觉得你应该有不少思考。
  赵效民:我觉得你应该想得挺多的了,根据像它直接的一些竞争对手,比如说SoftLayer的一些直接的竞争对手,像Windows Azure,AWS来讲,你觉得它现在目前来讲还需要哪些方面进行一些加强?
  蒋湘辉:第一,数据中心加快速度,包括跟伙伴的这种合作。因为微软毕竟已经正式落地了,所以实际上这时间就是金钱,其实这个云服务商尤其是公有云服务商,它本质就跟那些电信运营商,或者是那些电力,水那些运营商类似。一旦这个用户你一开始就把他抢走了,比如说你一开始没有手机的时候,你用了一个中国移动的号码,这个号码你可能就会用很长的时间,轻易换起来的话。
  赵效民: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蒋湘辉:就比较多,这个时候你越是,如果有客户他一旦用上了,除非他遇到了什么事故,重大的事故,重大的安全的问题,他就决定换了。之外,正常情况下就是他很难把它完全迁走,顶多我是我既用这个也用那个,但是先用到的人就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这样一个优势。所以这样越快提供这种云的服务就是越好的一个积累,尤其是用户群的一个积累,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IBM我是觉得它实际上内部硬件软件服务,其他部门其实都有跟云业务相关的这种负责的部门,它在内部如何更好地高效去整合推进,把握自己的资源,这个可能也是以后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角度出发,它可能都想多卖一些跟自己有关的这样的云的产品或者服务。这个怎么来整合协调,怎么去推进,这个也是一个整合。
  赵效民:挑战。
  蒋湘辉:另外,合作伙伴上,以前卖IBM的产品不管是软件硬件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自己的渠道的体系,一级代理什么的,但是在云的时代或者卖云的这种方式,那你的伙伴这些在卖这种云服务的能力上是不是有一些变化,或者这伙伴的策略是不是有一些调整。
  赵效民:或者伙伴的类型。
  蒋湘辉:这个也是需要跟进的,快速去跟进。另外,一些在云的开发平台上,我们知道原来这也是需要加速的,当然IBM这次又推出了BlueMix,也是很好的一个方式,因为我们知道在云的这种开发上也是很重要的一块,这个也需要。
  赵效民:进一步加快。
  蒋湘辉:对。
  赵效民:好,我们今天第一个话题就到此告一段落了,我们知道SoftLayer主要的竞争对手,或者说IBM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微软也是在IBM中国论坛开幕第二天,3月26日,在上海也举行了一个发布会,正式宣布了它的Windows Azure公有云服务在中国正式商用了,老蒋这次你真的是唯一的一个亲历者,能不能大概给我们谈一谈这次发布的一些重点的情况?
  蒋湘辉:3月26日,微软宣布它的Azure公有云正式商用了,先说一个插曲,其实以前我们一直叫Windows Azure,但是在大会正式发布的时候已经改成了Micsoft Azure了,新闻稿里也是这么改的,不过在大会合作伙伴,包括一些展板,包括大会主发布会场后边那个背景板上,依然还是用的Windows Azure,说明什么呢?它刚好是前一天25日的时候,因为微软美国总部正式发了一个新闻稿,说是要在4月3日那一天Windows Azure就全部要更名为Micsoft Azure,因为这个时间比较仓促,大会的那些印刷品没法再改了,所以只能够就那样了。
  不过,因为是4月3日才正式全都改,所以我觉得之前不管是说Windows Azure还是 Micsoft Azure,应该都是可以的。而且我想说一下它为什么要改,肯定好处是希望面更广一些,一方面是它不光是能提供Windows平台,包括一些虚拟机上,不光是Windows Server,LINUX它全都支持,而且这个价格也都出来的,我看了一下LINUX价格通常情况下是Windows Server的七折,就是在虚拟机上一般是七折,不管是单核还是几核。
  赵效民:始终是你同配置的Windows的虚拟机七折。
  蒋湘辉:七折,Linux这一块还是挺重要的一块,尤其是在云上,而且除了这个之外,以后Azure上提供的还有非常多的其他的东西,以后很快我们知道4月份可能Office365也要正式商用了,也是在这个上面。另外还有XBOX,还有Bing的搜索,另外还有它的Dynamics的ERP,CRM,就是那些SAAS也都跑在上面,所以它这个Azure不光是Windows平台的一个事情,它是很多平台都会涉及,所以这是它改名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是微软azure商用的第一个话题,第一个比较有意思的。
  第二个有意思的是,它现场马上又发了2000个帐号。
  赵效民:还是试用的帐号?
  蒋湘辉:这个帐号应该是正式可以用,应该也不算试用了,既然正式商用了应该就不叫测试的。
  赵效民:免费的,免费一个月。
  蒋湘辉:免费的一个帐号,具体怎么免费,还有它具体能用到多少的资源,这个还没有明确,因为你免费一个帐号,我能用你一万个服务器吗,这个肯定是不行的。详细的细则我没有看到,但是这帐号15分钟就被抢光了。
  之前去年6月6日正式公测第一天它就发了5000个帐号,24小时之内抢光,在去年12月的时候又发了第二批3000个帐号,那是7个小时抢光,现在正式商用了,又发了2000,现在是15分钟抢光,这是新闻委跟我说的。
  赵效民:那就是说总共一共是一万个帐号。
  蒋湘辉:对,一万个帐号已经出去了,但是实际它的这种测试帐号以外,其实已经有了3000家用户,他们正式披露的数据已经有3000家企业级用户在用了。而且有160多家已经是叫正式或即将马上就商用了,也就是说在它宣布正式商用之前,其实微软已经有很多家,至少有100家就已经商用了。
  赵效民:上赶子送钱。
  蒋湘辉:就是它用数据中心在中国的Windows Azure这种云的服务,而且它主动给微软付费说你为了保证我用你的这个稳定性,或者说保证我的这种服务的效果,我给你钱,实际上已经是付费的了,只不过这次叫正式敞开了,大家就可以正式商用了。之前也有很多测试应用或者已经付费了,这是第二个有意思的话题。
  第三,既然正式商用了,大家很关注的就是它的价格,价格我们知道在国内实际上是国外的公有云落地微软是第一家。实际在国内已经有一些厂商有公有云的服务,阿里云。
  赵效民:腾讯。
  蒋湘辉:对,腾讯、百度,相关还有其他厂商的。这个价格是很重要的,很多用户也都是关注,这个价格其实在Windows azure.cn这个网站上,分了五类,很明确的都公布了,有虚拟机,有传输的费用,有数据库,还有一些即服务。另外还有一块是存储,这五个方面的价格都公布得比较细。
  就我目前看到的它比较有竞争力的一块是,因为国内的带宽实际上是比较贵的,不管是跟美国,跟欧洲相比,国内在各个方面其实我以前也采访过一些企业级用户,包括一些做汽车,吉利汽车,他们因为收购了沃尔沃,他们研发中心实际上是在中国在欧洲都有几家,它现在是需要联合研发的,都提倡,中国和欧方经常传各种数据,他觉得中国带宽的价格是欧洲的两倍以上,明显觉得要贵很多,而这次微软的公有云正式商用了,它有很大的一块优惠就是它20TB之内的数据传输是免费的,这个是非常大的一块。
  赵效民:它多长时间20TB,是一天每天都能20TB,还是一个月20TB?
  蒋湘辉:看它的合同的细节了,我看它在网站上公开这么写的是20TB之内免费,之上每个TB也挺便宜,好像是才6毛钱,是几毛还是几块钱,非常便宜的一个价格,这个大家直接看那个网站就好了,而且我们未来很快会跟用户们,网友们去比较一下,各个方面去比较一下微软的这个云和阿里的云,还有跟国外的微软的Azure,还有亚马逊的价格,到底是怎么样,是中国的Azure比美国的Azure要便宜呢,还是说怎么样,我们未来请网友们上一下ZDNet的网站关注我们的评比。
  基本上就是这样,实际上Azure在全球的发展速度还是挺快的,按照公开的这种数据,每天它在全球会增加一千个用户帐号,应该叫用户的帐号,每天增加一千个。
  赵效民:都是免费发的。
  蒋湘辉:应该不是免费的。另外,全球财富500里边一大半已经就在用Azure了,这个是它公开公布的数字。
  赵效民:你能不能在此给我们分享至少一个,据你所知中国用户用Windows Azure的案例。
  蒋湘辉:这个在大会现场有很多,大概有20多家伙伴,有的既是伙伴又是用户,我可以分享的不止一家,比如说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
  赵效民:央视的。
  蒋湘辉:对,央视这次今年的春晚。
  赵效民:2014年。
  蒋湘辉:今年的春晚它在网络上直播,它的面很大,因为它这次就用到了azure,因为它这次到现场的还有网络春晚的一个总工就在现场去了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说是通过网络春晚,很多国外的用户上这个,看这个视频,这个量非常大,有上亿几亿的访问量,突然就剧增,以前可能就买一堆服务器,成本很高,这次他就放在azure上,按照他的说法是成本节省了90%,就是跟自己去买服务器扩这个容量相比,它能便宜90%,这个量还是挺大的,而且它确实是挺经济,因为CNTV就是春晚这一档看的人特多,其他普通的节目就没有这么多人看。
  另外,其实在冬奥会的时候,冬奥会的转播也用到了Azure的服务。
  赵效民:都是央视集团的。
  蒋湘辉:对,另外还有一个案例,在3月初的时候,他们在郑州的一个伙伴叫云河软件,其实这个大家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但是它是微软跟它签了一个在河南省关于Azure推广的战略的合作,这个公司它有什么好,它既是一个伙伴也是一个用户。
  赵效民:他用Azure做什么样的业务呢?
  蒋湘辉:他在Azure上自己有一些软件,就是一些SAAS的。
  赵效民:它通过Azure来提供SAAS的服务?
  蒋湘辉:对,包括一些简单的CRM,或者是一些它自己开发的定制的一些软件,同时因为它自己本身有很多的客户,它在河南有8万个客户是比较熟悉的客户,而且很明确知道他需求的。所以他就在河南大力推广Azure,按照他的说法就是他们的总裁,我跟他沟通了一下,他说其实在河南很多企业没有听说过亚马逊,但是微软一说知道,而且用过,每天都在用。所以,他们对这种微软在河南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是有吸引力的,认为这个品牌很不错。
  赵效民:而且有知名度。
  蒋湘辉:对,是一个大企业。按照他的说法,很多人还真的没有听说过AWS,其实这也是刚才说的一个先入为主的,先发一个优势,如果那些企业都已经用了微软的Azure的云服务,以后你要让它改的话其实就比较麻烦,顶多他会加。所以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案例,当然案例还有很多,光明网。
  赵效民:光明日报的?
  蒋湘辉:对,跟人民网,新华网类似的这样一个官方的网站,其实流量还是非常大,流量很大,这次也是放在Azure上。
  另外,以前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就有很多的伙伴,金蝶的ERP,还有北京渲染平台,做那些电影渲染的,这个也都在用,这个都已经在用了,其实我的说这些都是Azure现有正式的商业的用户。
  赵效民:你有没有跟客户交流过,或者客户有没有主动去表述过说他在选择这种公有云的平台的时候,是不是也拿Windows Azure和其他的一些中国现有的云平台做了一些对比,比如说阿里什么的,对比之后觉得可能还是选择Windows Azure这样的情况,有没有这样的一种表述?
  蒋湘辉:这样的还没有,因为我看到的一是直接就用微软了,同时既用阿里也用到微软Azure这样的用户目前我在那个会场上还没有碰到过,当然以后我想肯定会有,因为随着这些不管是微软,IBM这些公有云在国内进入,因为其实阿里在国内也有不少用户,也是非常多的用户,他们肯定会比较,我想ZDNet也会在这个方面做一些甚至包括评测在内的一些分析和报道,也希望大家来关注。
  赵效民:没问题,这也可能是我们广彬哥哥重要的一个任务。在这里我还想让老蒋给我们解释一下,很多人觉得你当初是测试阶段,现在你说是叫正式商用,这两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不同?公布一个产品的商用它意味着什么?
  蒋湘辉:正式商用,很重要一点就是,其实公有云厂商都要签一个协议的,SLA的一个服务的协议,微软这次承诺是99.95%,正式商用就意味着如果服务期间。
  赵效民:这个承诺生效了。
  蒋湘辉:对,就生效了,如果一年之中,比如99.95%应该有多长时间,如果你要是超过了,如果出现故障的时间超过了约定协议的时间,微软会赔偿,赔偿额也在它正式的公布里边,我看一眼,分了一下级别,到一个9的时候赔偿20%,再往后会更多,就会按正式的协议去走。而如果是测试期,可能这个协议应该还没有生效,只不过说你是可以用,但是要真出了问题,我也不会负责任。但是,这个正式商用就肯定要负责了。
  赵效民:99.95%,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万个小时,如果我超出5个小时是不可用的,相当于说你只有99.95%,应该是9995个小时是可用的,如果我采购了你一万个小时的这么一个公有云的服务,我理论上应该能达到9995个小时是可用的,如果说我超出了一个小时,多出了一个小时,我就有理由找微软去索赔。
  蒋湘辉:对,而且我看它分了两档,一个是低于99.9会怎么样,低于99%会怎么样,都有一个详细的赔付的一个明细。
  赵效民:据你所知国内的公有云有这样的一个?
  蒋湘辉:阿里也是3个9,也是99.9%,IBM我问过其实也是这99.9%,其实大家是一样的。
  赵效民:微软是99.95%,有点接近于99.99%了。
  蒋湘辉:有可能因为它是两台机器,其实99.95%我们也是把它看99.9%来看,这几家总的来说他们都是3个9,到底这3个9哪家的更好,我们就要实战来解决了。
  其实我是觉得公有云的厂商正式启动主要两点,一个是你提供的套餐的种类是不是丰富,这次微软的这个还是挺丰富的,而且它可以做到按分钟来计费,这也是它一个特色之一,就是它列的价目表是按小时,但是如果你实际使用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我用20分钟,他就给你折算到分钟来算。
  赵效民:颗粒度更细了。
  蒋湘辉:对,阿里那边我看了一下是到天,最低的时候是按小时,还没有到分钟,就是说你这个套餐的种类,既然这是一种云的服务,种类肯定是越多越好,而且套餐越多越好,我就希望恨不得能像现在的电信运营商一样,这个套餐,哪个跟哪个打包有什么样的优惠,包月包年或者是怎么样,当然我相信以后这个也会越来越丰富。
  另外,既然是公有云的服务,它不出问题的这种概率应该是没有的,就是我们不管是,你可以说我今天不出或者我今年之内我不出,但是不可能保证所有的都不出,而且既然你几个九,肯定必然有那么几个小时是出问题的。
  所以,既然就正式商用了,是骡子是马大家来遛一遛,一年下来到底你这个用户用在你这个上面能有多长时间可保障的小时数,这个就要看了。而且肯定谁要是出了问题,肯定也是一个放大的事件,大家会去关注。
  当然我希望不管是微软,还是阿里,还是未来IBM,亚马逊,我当然希望它这个服务都不出故障。
  赵效民:最后一个问题,也到节目的尾声了,你觉得微软azure的正式商用对于,因为我觉得这个意义是不一样的,去年6月份开始提供测试,初期的测试,试用,现在提供GA,这个可以认为是真真正正的国外国际性的一个公有云正式在中国开展服务了,跟其他之前的试用咱不管,因为试用双方是可以不达成协议的,我没有义务去保障你的这些东西,你是来我这试用的,但是现在其实双方已经达成,如果你要用的话已经达成一个正式契约了。你觉得它这个正式的契约对中国的公有云市场竞争带来哪些影响?包括即将到来的比如说AWS,AWS据说今年第一季度要提供有线预览版,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周末,周六周日是要提供这样的一个,或者说下周一就要发布这样的一个新闻,我不知道,但是明显这个Azure的进度是领先的,所以说你怎么看待它GA正式商用对于我们中国公有云市场的发展态势的影响?
  蒋湘辉:我觉得这肯定是个好事,因为这个市场上首先让用户多了一种选择。第二,它可以让竞争更加充分,竞争充分的好处就是价格,他们未来打价格战是迟早的事情,今天不打明天可能也打,有的人可能是通过这个有后发优势,也是有可能的。总的来说就是竞争得越充分,对于用户的这种服务就会越好。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第七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即将在京..
下一篇迪普科技:虚拟化与融合将成为医..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