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已在全球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光纤光缆大国。据预测,我国每年光纤光缆产能已超过全球总需求量的一半,达到1.4亿芯公里。在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竞争进入全产业链时代,“棒-纤-缆”纵向一体化趋势越发明显,众多光纤光缆企业开始向光棒等上游延伸。烽火通信作为我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制造者,15年来更是引领产业发展潮流,依靠垂直整合优势牢牢占据了市场领导者地位,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欢迎,而且规模出口海外市场,成为出口创汇的大户。
“目前光纤光缆产业已经进入产业链竞争的高级形态,如果没有完整产业链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竞争优势,在总体产能已经出现过剩的情况下,一些企业将面临很大风险。”烽火通信线缆产出线项目管理部总经理刘骋说。据他披露,烽火通信以光缆产业为龙头的“光棒-光纤-光缆”产业链扩产项目已经初显成效,2014年产能将突破3000万芯公里,有望提前实现“十二五”产业布局目标。
突破高端,掌握光棒和拉丝核心技术
在光纤光缆产业链中,光纤预制棒为上游环节,由于其制造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有极高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最关键的环节,在定价方面也具有绝对的主导权。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便开始积极进行预制棒规模化制造的研发和创新。经过20多年的努力,虽然在多模及特种光纤预制棒方面有能力自产自足,但是在目前广泛使用的单模光纤预制棒生产方面,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制造工艺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明显差距,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外行业巨头长期的技术垄断,令国内光纤光缆厂商只能徘徊在产业链利润最底端,一半以上利润被拿走。
2011年11月,烽火通信与日本藤仓株式会社合作建设的光棒制造基地顺利投产,形成了年产500万芯公里的生产能力,实现了光纤预制棒从芯棒到包层的所有流程全套自制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刘骋告诉记者,烽火通信光纤预制棒二期、三期扩产项目进展顺利,实施扩产后达到3000万芯公里产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还具备向全球市场供应的能力,成为国际重要的光纤预制棒制造基地。
随着光纤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光纤的单位产出效率越来越成为各大光纤厂商关注的焦点。以拉丝速度为例,如果拉丝速度从2000m/min提升到2500m/min,则单位产出效率将提升20%以上。这样不仅可带来整体产能的提升,而且可有效降低单位产出的分摊费用,从而降低光纤的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烽火通信历经10余年努力,探索出新一代高性能光纤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该技术成果以“知识产权、工艺、装备”三大技术体系为驱动,实现了“棒纤缆”的规模化自主开发。其后烽火通信不断围绕光纤设计、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等多方面技术,深入挖掘光纤技术潜力,大幅度提升了光纤制造装备的性能,开发出具有自退火功能的大尺寸高温炉、气动隔离的快速冷却系统技术、快速涂覆装置及工艺、全自动高速拉丝固化系统以及光纤高速动态稳定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光纤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2800m/min的高速拉制装备和技术的开发,相对业内水平提高40%。
“自建拉丝塔各项性能优于进口拉丝塔,但成本只有进口拉丝塔的一半。”刘骋表示。
差异化产品应对产能过剩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光纤光缆需求量的快速上升,包括烽火、亨通、通鼎、长飞等厂商都不约而同地扩大产能,以期能够把握住市场需求时间窗口。但产能的同时集中释放,给市场造成了很大压力。
据相关数据显示,现在国内市场需求量大概在1.4亿~1.5亿芯公里,但国内企业的产能已经达到了2.4亿芯公里,产能出现过剩,这也造成了国内市场价格战横行,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现在看来,我们必须给过剩的产能寻找出路。”烽火通信副总裁蓝海说,“同时,也要想方设法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纤缆整体产能过剩,但其中有些产品却供不应求,烽火依靠技术优势走差异化之路,就是应对这种局面的“高招”。
蓝海表示,光纤技术方面低损耗是现今最大的热点。损耗是光纤的最基本指标,降低光纤损耗对降低每比特传输成本、保障运营商投资回报有着重要意义。烽火作为低损耗光纤的推动者,采用的VAD OVD制棒工艺和先进拉丝工艺对损耗的控制水平处于业界领先,烽火通信的低损耗光纤已获得三大运营商的全面应用。
超100Gbit/s通信光纤是基于普通G.652D光纤,在低损耗和大有效面积两个方面实现改善,是助力超100Gbit/s通信系统的新型通信光纤。其主要通过改善光纤内部的应力从而优化瑞利散射来降低损耗,因此相比普通G.652D,具有更低的衰减性能。
超100Gbit/s通信光纤的研发一直是烽火通信长期进行的一个重要项目,经过不懈努力、持续创新,超100Gbit/s通信光纤终于在降低衰减和增大有效面积两个重要方向上实现较大突破,相关专利正在积极申报中。此外,烽火通信正在研发超低损耗光纤。
在光缆方面,国内应用相对定制化,但一些海外出口光缆还有新需求。例如伴随近几年国内线缆大量敷设,运营商可用的管道资源日益紧张,气吹微缆成为一大发展方向。在无线通信领域,分布式基站的光纤拉远促进了对光电复合缆的需求。在出口产品中,微型光缆、干式光缆、特殊结构光缆都代表了新的发展方向。
“烽火在技术研发、引导上一直处在业界前端,国内几乎所有光纤光缆标准都是烽火牵头或参与制定的。”蓝海说,“我们每年都在推出新光缆,许多产品都是根据客户需求来定制开发,甚至产品的命名还跟不上开发的速度。一些特缆的应用属于小受众群,就更需要对产品应用环境进行了解,同时还要有技术实力和多年的工艺经验积累作支撑。在今年某一个海外项目中,烽火就是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客户需要的特殊指标的光纤,替代了以前某日本企业的产品,从而获得了整个项目的订单。”
实现海外光缆规模投产
在全球化竞争时代,进军海外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光纤光缆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判断企业未来潜力的重要标准。
蓝海表示,烽火通信在“十一五”期间就将国际化市场拓展和资本拓展作为战略重心。在前一轮发展中,烽火在业内较早形成了立足武汉,辐射华东、西南、西北、东北各区域的六大光缆产业基地,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区域化布局优势,同时也较早开始海外建厂的筹划。
早在2010年年底,烽火通信在某区域海外建厂的消息就已传出。据披露,目前该光缆制造合资公司的建厂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将很快建成投产,达产后,该光缆厂将成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光缆厂。
“这一光缆实业基地的投产可以有效地覆盖海外区域市场,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生产、交付要求,从而进一步提升烽火通信光纤光缆业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蓝海说。
目前,烽火光纤光缆产品已经规模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数据显示,烽火通信已经是西班牙电信第一大光缆供应商。对于遥远的南美,烽火刚进入该市场时,选定光缆为主打产品。通过光缆敲开市场之门后,烽火又借势推动了光网络、宽带、家庭终端类设备在当地的销售。
此外,“借船出海”也是烽火光纤光缆产品拓展海外市场的一个重要策略,通过为华为、中兴等企业提供配套光纤光缆解决方案,烽火光纤光缆产品实现了在海外更大范围国家和地区的规模应用。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CRU 发布的最新报告,烽火通信光纤光缆出货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其中,海外出口的强劲增长无疑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的目标是光纤光缆产品海外市场销售收入每年增长100%,出口产品占总产量的20%以上。”蓝海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