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华为荣获业界首个5G大奖 —“5G最杰出贡献奖”
2015-06-25 14:55:04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
关键词:华为 5G技术
 
在2015 5G全球峰会(2015 5G World Summit)上,凭借在5G领域持续创新和产业贡献,华为荣获“5G最杰出贡献奖”( Biggest Contribution to 5G Development)。

  在2015 5G全球峰会(2015 5G World Summit)上,凭借在5G领域持续创新和产业贡献,华为荣获“5G最杰出贡献奖”( Biggest Contribution to 5G Development)。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飞速发展,除了人与人的连接,人与物、物与物的海量连接将使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到2020年,一个万物互联的全联接时代将会到来,而5G正是这全联接时代的关键使能技术。5G标准将于2016年正式启动,而业界对于5G技术的研究,却早已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如何实现10Gbps速率,1ms时延以及1000亿连接的愿景,是当前5G技术研究的关键挑战。华为凭借在2/3/4G时代的深厚积累以及5G研究的先发优势,携多项5G创新空口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惊艳亮相5G全球峰,经过激烈竞争并最终荣获业界首个5G大奖。

  华为无线产品线首席营销官杨超斌上台接受“5G最杰出贡献奖”颁奖

  华为无线产品线首席营销官杨超斌表示:“感谢Informa将业界首个5G奖项颁给了华为,这是对华为在5G技术创新、推动5G标准及产业合作等方面卓越表现的极大认可。自09年启动5G研究以来,华为在端到端的5G系统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如以SCMA、F-OFDM、Polar Code为代表的新空口技术,新网络架构,以及业界最高吞吐率的5G原型机等,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与行业伙伴紧密合作,为实现5G全球统一标准及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和谐共赢贡献力量,开启迈向全联接世界的5G之路。”

  “5G最杰出贡献奖”奖杯

  为了应对5G长尾应用带来的苛刻技术挑战,华为坚持投入、持续创新,提出了多项革命性的5G新空口技术,包括可变子载波带宽的基础波形F-OFDM,提升三倍连接数与吞吐率的稀疏码分多址技术SCMA(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以及高可靠、逼近香农限的信道编码技术Polar Code,通过这系列化新空口技术的组合,在不引入多天线技术的前提下,可实现频谱效率的三倍以上提升。在技术实现上,华为于2014年和2015年发布了高频(6GHz以上)和低频(6GHz以下)业界最高吞吐率的5G样机,实测速率分别达到115Gbps和10.32Gbps。

  在学术领域,华为与纽约大学、哈佛大学等多家知名学府合作,为业界贡献了超过180篇5G学术论文。除了自身的创新与积累,华为也积极加入多个5G标准及行业组织并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如欧盟5GPPP,中国IMT-2020,英国5GIC,日本5GMF等,联合整个行业共同定义5G。

  作为本次奖项评审团评委之一,OVUM首席分析师Dimitris Mavrakis表示:“华为在5G领域持续创新和不断投入,在5G新空口技术以及原型机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突破,该奖项是对华为5G取得的领先进展及推动5G标准化所做出巨大贡献的认可。”

  Informa是全球领先的电信与媒体市场调研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展会/论坛/会议的主办者之一,在全球拥有超过8000名员工及150个办事处。Infroma主办的LTE/5G全球峰会是业界最具号召力的无线通信峰会之一,各个奖项的评委均由全球领先运营商的代表、权威分析师及媒体等组成,在业界具有很大影响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锐捷网络连续三年中标国家电网信..
下一篇趋势科技发布APT整体解决方案白皮..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