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SAP看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2015-06-29 09:50:55 来源:睿商在线 作者:【
关键词:SAP 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
 
笔者前一段时间去河南洛阳现场采访了一家老重工国企,发现其信息化之路到了车间这一层,还处于手工和信息化PK的阶段——要不是领导坚决和坚持,其信息化之路很可能再次半途而废。

  笔者前一段时间去河南洛阳现场采访了一家老重工国企,发现其信息化之路到了车间这一层,还处于手工和信息化PK的阶段——要不是领导坚决和坚持,其信息化之路很可能再次半途而废。
  朋友圈再一打听,发现跟这家情况类似的老国企并不在少数。特别是在如今供大于求,国内内需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理清思路,踏踏实实进行信息化和自动化改造的企业,其实不多。


SAP中国研究院院长 李瑞成

  于是问题就来了——最近炒得火热的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具体到国内,是不是还有一个相当遥远的过程?
  6月8日,笔者在位于上海张江科技园区的SAP中国研究院总部,就此话题采访了SAP全球研发网络总裁及SAP快速增长战略市场总裁柯曼和SAP中国研究院院长李瑞成。
  解析中德美制造蓝图
  “确实,工业4.0、智能工厂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10-1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李瑞成表示,利用工业4.0的物联网技术,包括SAP HANA平台技术解决工业的最大痛点,产生效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是非常重要的。
  李瑞成举了一个例子,最近一家企业的CEO听到工业4.0,非常欣赏,但他的高管对互联网、物联网、工业4.0全部都没有任何概念,这时候盲目推进,是不现实的。
  在李瑞成看来,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让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变成一个制造强国,是从战略高度来看问题,因此系统性地提出了一个大的方向。但具体的实现方法,还是工业4.0.
  柯曼解释说,工业4.0是德国政府把企业、研究院校集合起来,打造一个总体的愿景,然后由企业去分头落地和实施;而美国的做法是,让市场来做裁判,如果市场上出现一家非常出色的公司,那该公司的技术就默认成为一个标准。
  而从两国的优势领域来看,美国在信息技术上更强,而德国更精于高端制造。因此,李瑞成认为,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是自上而下,希望从云计算、大数据角度入手,控制工厂生产;而德国则是自下而上,希望把工厂打造成一个自我生产、自我学习、自我调整的,按照客户需求进行生产的智能工厂,从智能工厂再走到云端。比如最近SAP和西门子共同发布的一个战略合作,西门子借助SAP HANA平台,西门子把它工业技术的支持融合在SAPHANA平台上,形成从下往上的战略方向。
  市场驱动商业变革
  无论是哪个方向、哪种方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过去几年中,市场供大于求,传统的大规模量产市场正在消亡,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SAP看来,传统定义的制造环节,只是工业4.0整个链条中的一部分。因为,工业4.0将不再是大规模量产,未来的商业不是C2B,而是C2M(消费者到制造商)。柯曼举了一个例子: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需求首先出现在了汽车行业——从前一款车可能只有几种不同配置的车型,而现在,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引擎、内饰、外饰进行定制。在德国,定制的宝马5系的配置组合最多可达3万多种。
  在C2M这样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下,需要工厂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产品组装生产和物流配送这些环节进行无缝的连接。这其中,显然零部件在初期仍是标准化的设计,规模化量产,但可替代零部件极大丰富,因此在成品组装时可提供成千上万种的配置组合。因此,所谓智能工厂需要系统能自动识别和分解用户订单,并通过带有传感器的设备和零部件,实现自动化组装生产,最后在物流环节类似路由器一样,通过实时信息,提高物流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
  柯曼介绍,SAP与欧洲最大的港口汉堡港合作,当港口的船舶集装箱到港之后,会有自动机器人根据预先设置的空间安排,把货物卸载到港口。并实时向停在100公里之外的卡车发送信息、指令,让卡车往港口开,避免了拥堵的情况,提高了港口的使用效率。此外,SAP在数字化农业以及预测性的维护与远程服务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实际性的进展。
  破解落地难点
  不过,工业4.0的愿景和方法如何真正在中国落地显然还是个未知数。李瑞成的看法是,首先需要建设行业示范工程,其次需要研究院校理论跟实际相结合进行前瞻性研究,第三需要行业与IT产业进行联合创新。
  “今年4月份我们参观德国的Damstadt大学,他们已经建立了智能工厂的模型。而关于示范工程的建设,政府可以给更多的政策,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每个行业找一两家领路,打造工业4.0的智能工厂。”李瑞成表示,SAP的强项在于45年行业经验的积累,对行业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可以将行业知识深入挖掘,建立非常好的模型,与每个行业的领军企业进行联合创新。
  当然,只做创新是不够的。要全方位推进工业4.0在中国的落地,SAP中国研究院还提出了一个SUPER计划——即share,understand,promote,elaborate,reach。
  首先是分享,公开透明地分享SAP在工业4.0方面的一些思索;第二是深刻理解中国的产业政策,因为工业4.0需要非常高的安全标准,而SAP跟工信部有很好的合作;第三是推广SAP的应用方案;第四是联合创新,推进符合各个层次的客户的需求的工业4.0;最后希望跟大学、协会、政府机构、合作伙伴打造共赢成长的生态体系。
  实际上,SAP在国内和华为、西门子、NSP、沈阳机床厂、赛迪等联合成立了中国工业4.0星火联盟,研究范畴涵盖标准制订、安全措施讨论,以及智能工厂的建设。
  除了成立联盟之外,SAP还在和国内大学进行合作,推进人才培养计划。目前,SAP已和同济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即将在同济大学开办工业4.0课程。此外,SAP还和北京理工大学进行了合作,但授课对象不是学生,而是中国的政府官员、企业高管进行工业4.0相关培训。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融合云方案提升企业用户使用云服..
下一篇锐捷网络“云课堂2.0”重新定义信..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