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厚积薄发 蓝汛首鸣互联网+的大数据新博弈
2015-07-03 14:33:57 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 作者:【
关键词:蓝汛首鸣 数据中心+ 大数据
 
7月3日消息,今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并且阐述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7月3日消息,今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并且阐述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6月17日,中国领导人在贵州视察了当地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后表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显而易见,互联网+与大数据产业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
  数据表明,互联网化与现实世界数据化的趋势使得数量和计算量将会呈指数性爆发,而数据存储、计算和应用都更加需要集中化。而进入2015年,互联网已经走到新的拐点 -- “互联网+”时代,同时也是真正的大数据时代即将来临。作为这一时代来临的标志之一,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会存在云端。与此同时,手机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尤其物联网、车联网,包括可穿戴设备、各种智能硬件,将会拥有比 PC 互联网更实时、更广阔的数据采集能力。 据中信证券《云计算/IDC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 数据大爆炸,数据中心大发展 -- “互联网+”》报告表明,预计2020,每年新增数据量将会达到 15.45ZB,整体的网络上数据存储量将会达到39ZB,未来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84%。
  然而,数据中心的建设依然受传统模式中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皮审批、电力设施配置、骨干网络接入等,数据中心的供给仍按传统行业的线性增长。与此同时,在“互联网+”风潮下,国内创新企业不断成长,传统企业也加快了创新步伐,这一趋势带动了对于大型、高等级数据中心的需求,同时也显露出传统数据中心“体力不支”的信号。未来,产权式数据中心是市场的稀缺品。规模较小、服务低劣的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逐步被市场淘汰,大型服务商整合数据中心市场已成趋势。数据中心市场的选择逐渐向技术力量雄厚、机房良好、服务体系上佳的大型服务商转移。而位于北京市天竺综合保税区的蓝汛首鸣国际数据中心正是互联网裂变时代的创新产物。
  作为国内第一家北京最大规模的完全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平台,容功能、服务于一身的新型产业园,是蓝汛凭借多年的 IDC、CDN 运营管理经验优势、互联网资源整合优势、业务资源优势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移动互联行业及传统行业量身打造的云计算产业园。园区包括9栋数据中心机房、1栋内容感知体验中心,可容纳10000个机柜,总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园区客户可享受综合保税区境内关外、退税保税的优厚政策。其中心机房楼设计参照国家 A 级机房标准和美国电信产业协会 T3+/T4 标准,模块化设计,N+1 冗余配置保证设备安全持续运行,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等级数据中心。
  对于一个符合互联网+ 时代需求的新型数据公司来说,“首鸣”惊人并非偶然。作为2000年中国首家获得信产部许可的 CDN 服务提供商,蓝汛 ChinaCache 在全世界拥有26,000台服务器,遍布世界四大洲超过120个城市。在今年4月27日至5月1日全球最具知名度云计算展会拉斯维加斯站(Cloud Connect Las Vegas 2015)上,蓝汛首鸣国际数据中心亮相全球云计算大会,成为国内首家“走出去”的云数据中心。
  随着互联网+ 的蓬勃发展和用户规模的急剧扩张,以及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服务商数量大幅增加。数据中心是互联网行业的生存立业之本,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数据中心的发展。“互联网+”依然是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只不过对数据中心的运维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需求。正因如此,蓝汛首鸣国际数据中心这类新型数据中心的出现较好的填补了整体行业发展中的不足,同时也正在演变为更加时应“互联网+”时代下“数据中心+”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为统一通信打造企业敏捷沟通
下一篇企业邮箱市场生变?华云邮渐成企..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