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思科全球云端指数预测 至2019年云端流量将成长4倍
2015-11-10 10:03:14 来源:网络通信中国网 作者:【
关键词:思科 云端流量
 
11月10日消息,思科发布最新思科全球云端指数(Cisco Global Cloud Index,2014-2019),预测至2019年,全球云端流量将增长超过4倍,从目前2.1 ZB增加到8.6 ZB,同时全球数据中心流量预计将增长至3倍,从3.4 ZB增加到10.4 ZB。
  11月10日消息,思科发布最新思科全球云端指数(Cisco Global Cloud Index,2014-2019),预测至2019年,全球云端流量将增长超过4倍,从目前2.1 ZB增加到8.6 ZB,同时全球数据中心流量预计将增长至3倍,从3.4 ZB增加到10.4 ZB。目前有许多加速云端流量成长和驱动云端服务转型的因素,包括移动装置普及化以带动个人云端需求、快速普及的企业公有云服务、以及持续提升的私有云虚拟化程度,导致云端工作负载的密度持续升高。另外,机器对机器(M2M)的连结成长也可能推动未来云端流量。
  思科服务供应行销副总裁Doug Webster表示:「思科全球云端指数显示,云端应用正从地区性的趋势转变成全球主流解决方案,未来5年,全球各地区云端流量预计将成长30%以上。企业和政府机构正从测试云端环境的阶段,逐渐将关键任务的工作负载量移至云端上。同时,消费者期望可随时依其需求,获得所需的内容和服务,这也为云端营运商创造巨大的商机,让他们在通讯业生态系统中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除了快速成长的云端流量,思科预测万物互联(IoE)因串联了人员、流程、资料及事物,将对数据中心和云端流量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广泛的万物互联应用产出巨量的资料,预估至2019年,将会达到全年507.5 ZB(每月42.3 ZB),比原本预测的2019年数据中心流量(10.4 ZB)多出49倍。目前只有少部分的内容是储存于数据中心内,但这会随着应用需求和巨量资料分析使用的演进而有所改变,以分析收集来的资料做出策略决策。
  目前位于终端设备上的资料,有73%储存在PC上,预估至2019年,大部份的储存资料将转移至非PC设备上,如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M2M模组等,约占51%。随着储存资料量的增加,思科预测消费者对云端储存的需求和使用会越来越多。至2019年,有55%家用网路用户将使用个人云端储存,比2014年的42%成长率更为显着。举例来说,至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机流量将会达到全年201 EB,预计将会超过储存在其他终端设备上的资料量(全年179 EB),使消费用户必须透过云端取得更大的储存容量。
  思科全球云端指的关键摘要与单位计算方式:
  全球数据中心和云端流量
  云端流量是数据中心流量的一部分,从云端服务里产生,并透过网路存取可扩展的虚拟化云端数据中心,而数据中心总流量包括存在于数据中心的流量、「数据中心对使用者」及「数据中心对数据中心」的所有流量。
  至2019年底,全球年度数据中心IP流量将达到10.4 ZB,与2014全年的3.4 ZB相比,有显著成长。
  至2019年底,全球年度云端流量将成长4倍以上,达到8.6 ZB(每月719 EB),比2014全年的2.1 ZB(每月176 EB)相比,有大幅成长,并预计将占2019年数据中心总流量的四分之三以上(83%)。
  预计SDN和NFV等新技术将精简数据中心的流量,可望使最高阶的数据中心主流量降至全年10.4 ZB以下,低阶的数据中心则可望承载超过全年40 ZB的流量。
  按地区而言,至2019年,北美地区将会产生最高的云端流量(3.6 ZB),其次是亚太地区(2.3 ZB)和西欧地区(1.5 ZB)。
  按地区而言,至2019年,北美地区也将会产生最高的数据中心流量(4.5 ZB);其次是亚太地区(2.7 ZB)和西欧地区(1.8 ZB)。
  具体而言,10.4 ZB相当于:
  144兆小时的音乐流量
  在2019年,相当于为全球人口*连续传送约26个月的音乐流量
  26兆小时的商务视讯会议
  在2019年,相当于每天为全球的工作人口召开约21小时的网络会议
  6.8兆部的线上高解析度(HD)电影
  在2019年,相当于每天为全球人口传送约2.4小时的高解析度电影
  1.2兆小时的超高解析度(UHD)影音串流
  在2019年,相当于每天为全球人口传送约25分钟的超高解析度影音
  在2019年,相当于每天为每个家庭传送约1.4小时的超高解析度影音串流(2019年全球将有22亿个家庭)
  * 预计至2019年,全球人口数将达到76亿人(资料来源:联合国)
  消费用户云端储存
  至2019年,55%(超过20亿用户)的网络消费人口将使用个人云端储存,与2014年的42%(11亿用户)相比,有显著成长。
  至2019年,每个用户的云端储存流量将每月达到1.6GB,与2014年每月992MB相比,有大幅成长。
  目前位于终端设备上的资料,有73%储存在PC上,预估至2019年,大部份的资料将转移至非PC设备上,如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M2M模组等,约占51%。
  随着持续增加的储存资料量,思科预测消费用户对云端储存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举例来说,至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机流量将达到全年201 EB,预计将超过储存在其他设备上的资料量(全年179 EB),使消费用户必须通过云端获取更大的储存容量。
  数据中心虚拟化
  2014年至2019年,数据中心的总工作负载量将增加2倍以上,然而同期的云端工作负载量则会成长3倍以上。
  2014年云端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密度(即每台伺服器的工作负载量)为5.1,至2019年,将增加至8.4;相较之下,2014年传统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密度为2.0,至2019年,仅成长至3.2.
  万物互联下产生的资料量
  至2019年,全球万物互联所产生的资料将达到全年507.5 ZB(每月42.3 ZB),与2014全年的134.5 ZB(每月11.2 ZB)相比,有显著成长。
  至2019年,一座拥有100万人口的智慧城市,每天可产生1.8亿GB的资料。
  私有云与公有云的成长数据比较
  公有云通过公共网络传送云端服务,而私有云仅为单一组织营运。两者相比,公有云工作负载量的成长速度更快。然而,从以5年为单位的预测报告来看,私有云虚拟化的程  度将超越公有云。随着现今企业越来越关注与IT专业资源相关的预算运用及更多的灵活运用需求,未来公有云被采用的比例将增加。全球云端指数预测:
  2014至2019年,公有云工作负载量将达到44%的年复合成长率(CAGR),但私有云仅达到16%。
  至2019年,将有56%的云端工作负载量储存于公有云数据中心,相较于2014年的30%,其成长相当显著。(2014至2019年的年复合成长率为44%。)
  至2019年,将有44%的云端工作负载量储存于私有云数据中心,相较于2014年的70%则是大幅降低。(2014至2019年的年复合成长率为16%)
  全球云端工作负载量
  至2019年,无论是在公有云或私有云的工作负载量上,软件即服务(SaaS)将成为最受欢迎且被广泛采用的服务模式。
  至2019年,有59%的云端工作负载量将会是软件即服务(SaaS),与2014年的45%相比,成长显著。
  至2019年,有30%的云端工作负载量将会是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与2014年的42%相比,降低许多。
  至2019年,有11%的云端工作负载量将会是平台即服务(PaaS),与2014年的13%相比,则略为下降。
  全球云端就绪情况
  为评估云端就绪情况,思科分析超过150个国家及地区的固网与移动网络,包括上传/下载速度的平均值、中间值及延迟时间(Latency)。
  今年有81个国家的移动网络达到单一高阶应用就绪标准;相较于去年只有21个国家,有大幅成长。
  今年有119个国家的固网达到单一高阶应用就绪标准;相较去年的109个国家,略微增加。
  基础云端应用需求:下载速度最高达750 kbps、上传速度最高达250 kbps、延迟时间达160 ms以上。
  中阶云端应用需求:下载速度:751-2,500 kbps,上传速度:251-1,000 kbps,延迟时间:159-100 ms。
  高阶云端应用需求:下载速度:高于2,500 kbps,上传速度:高于1,000 kbps,延迟时间:少于100 ms。
  指数概况
  思科全球云端指数(2014-2019)旨在评估全球数据中心与云端流量成长及趋势。思科全球云端指数能补充既有网际网络协定(Internet Protocol, IP)的网络流量研究,如思科视觉网络指标等,提供足以影响数据中心与云端架构发展的新兴趋势与观察分析。随着网络及数据中心与云端服务提供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其预测结果也更显重要。
  思科全球云端指数是透过多种主要与次要资料来源进行模型分析研究(完整研究方法详列于报告中)。预测内容也包括云端就绪区域分析,以探究全球各地区(超过150个国家)的固网及移动网络效能,作为支持企业与消费用户的云端运算应用程式与服务的补充资料。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三通信中标上海电信NOC云平台大..
下一篇鸿博信通“云PBX”-为您实现移动..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