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从Leading New ICT看华为企业业务的格局和野心
2016-03-18 10:10:05 来源:大数网 作者:吴玉征【
关键词:华为 ICT
 
今年3月15日,在德国汉诺威CeBIT展览中,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不经意透露,企业业务2015年的收入是42.5亿美元,按人民币算,较2014年增长43.8%;并且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估计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又该睡不着了。
  今年3月15日,在德国汉诺威CeBIT展览中,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不经意透露,企业业务2015年的收入是42.5亿美元,按人民币算,较2014年增长43.8%;并且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估计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又该睡不着了。
  为什么这么说?华为做企业市场这件事,一直是传统IT市场关注的热点。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过度阐述。有人把华为企业业务视为洪水猛兽,觉得华为一向凶猛,在企业业务市场也会攻城夺地,纯粹是破坏者。也有人觉得华为企业业务开辟了新的市场,打破旧格局,给沉闷的企业市场带来创新力量,欣欣向荣。
  这都对,又不对。我们结合此次华为企业业务发布的营销主题“Leading New ICT”,看看华为过去5年做了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核心是,华为企业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估计看完本文,又有许多人睡不着了。
  5年活下来,成绩还不错
  几年前,业内就不断传言华为企业业务不赚钱,只会烧钱。如果不是叫“华为”,任何一个大的集团都不会忍受这种毫无节制的烧钱,早晚倒闭。现在结果看到了,华为企业业务开始赚钱,还赚的不少,增速较快,这充分说明华为企业业务终于活下来。
  按照华为的执行力和作风,如果下决心做一件事情,会“强压式投入”,甚至“不计成本”,一定搞得轰轰烈烈。为什么会如此大规模甚至是高调做这件事情?因为做企业业务时,华为“有钱有技术”,要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利润,就是要让IT界知道“华为来了”,这样才能迅速点燃爆发点,切入市场。
  华为战略眼光不错,执行落地又是另外一回事情。这个市场的玩法和过去运营商市场完全不同,玩家众多、标准众多、领域细分、行业相对成熟和封闭,多被巨头把控。华为初衷要借助云计算这个创新性技术迅速获得成功,刚开始营销时,也是主打“云计算”这一张王牌。但,真正进入市场之后就发现陷入IT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的“汪洋大海”,简直是晕头转向。
  还好,华为企业业务开始调整定位,打出“聚焦”和“被集成”。大概意思是,不要分散精力,聚焦在几个核心产品和行业;既然是刚入行者,姿态就要放低,集成不了别人的产品,拿不到大项目,那就“被集成”到系统中,先进入市场再说。
  经过这些年痛苦的摸索,华为最终突破,找到自己的路线,那就是做“ICT基础架构供应商”,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华为一边要在核心产品中突破如高端交换机、高端服务器、高端存储,发挥网络传输、无线的优势;一方面开始聚焦大行业,与行业中的大玩家结盟,“被集成”进入行业中,提供基础架构,尤其是混合云。
  这就足够支撑华为企业业务的高速增长吗?不能够!
  未来该如何持续增长?
  华为对企业业务寄予重望。2012年任正非签发的文件中称:成立企业BG来做企业市场,是有长期追求的,从产品准备、竞争形势等情况看,适合华为长期发展,我们也有信心把它做好。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在2015年4月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公开表示,企业业务是华为B2B业务的未来。另一方面,高层也对企业业务的发展寄予期望,也保持了足够的耐心。还是徐直军,在2014年的华为分析师大会上对外界表示:要用更长远的眼光看待企业业务的未来发展,10年以后企业业务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不会比运营商业务差。在大概5年左右,企业业务的年收入将超过100亿美元——“收入达到100亿美元之后,才能说我们掌握了企业业务的特点,构筑了业务能力和人才队伍,拥有面向未来发展的能力。”
  如今这40多亿美元的营收,与100亿美元的目标还是有差距,华为企业业务还是在路上。
  其实,只看营收数字没有意义。一项业务是否健康成长,主要看业务的竞争力和未来的成长空间。营收数字只是侧面提供证据。如果只是满足财务需求,可能目光短浅,背离初衷。
  比如,当初运营商市场的几个大玩家,因为过的太舒服,远离市场,把先进技术雪藏,慢慢失去竞争力,甚至是雪崩式的溃败。在IT市场中也是如此,多少曾经顶着“领导者”光环的厂商,为了迎合财务需求,一夜之间就能消失,令人扼腕叹息。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华为企业业务5年,取得这样的成绩,值得骄傲吗?局外人没办法得知详细的营收结构以及会计核算方法,不知道具体的成本投入和开支,尤其是华为积累的技术投入,更没有办法判断精准的营收情况。
  所以,不必紧抠营收数据,还是多看看华为在这方面的规划,尤其是这一次大规模提出营销主题,这下面藏着是什么样的野心和格局,会如何影响下一步的增长?
  “Leading New ICT”是什么?
  这一次华为提出“Leading New ICT”的营销主题,刚开始接触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新ICT不少厂商在提,均看到技术创新带来的变革甚至是颠覆,厂商希望借新ICT概念重塑形象,获得用户认可,提高市场份额。
  华为的概念与其他厂商的并不一样。引用阎力大的原话,华为基于技术创新,打造一个开放、灵活、弹性的平台,进而构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共赢生态系统。华为将以BDII(业务驱动的ICT基础架构)为行动纲领,坚持“聚焦”与“被集成”战略,携手客户和合作伙伴联合创新,助力政府及公共事业、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各行业客户引领新ICT时代,共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从阎力大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华为的概念核心是三个词:技术创新、云管端协同开放平台、共赢生态系统。
  技术创新就不用说了,华为有积累、有业内闻名的2012实验室,这些前沿的技术研发和投入,保障华为企业业务的技术领先性,华为在研发投入上不惜余力,并且坚持占领技术的战略制高点。不过,别忘记任正非反复强调的,要让技术落地,实现商业成功,也就是说,技术领先有什么用,能变现,这才是最重要的。
  华为提及的技术是云计算、大数据、SDN、5G、物联网,这些技术创新组成云管端的协同平台。
  该如何理解这个平台?
  企业拥有“云管端”的协同平台,无需考虑硬件环境,不必关心数据传输的“管道”能力、基础设施架构提供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以及终端的复杂性,甚至是一些视频、语音能力均可以从这个平台中调用。企业只要关心应用和创新,其他的都可以交给华为和合作伙伴。当前,华为在这个平台面对各个行业开放了3000多个API,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中。
  换句话说,华为搭建平台,汇集各层面能力,联合创新,并且把联合创新的成果预集成在平台之中,形成各种能力,开放给业内。这就是第三个关键词:共赢生态系统。
  再次引用阎力大的原话:“我们希望创造一种生态系统,华为是位于技术创新侧,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同时开放API,能够让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基于这个平台和生态系统来开发应用,以此满足最终用户的要求。”
  这说的很明显了。华为经营平台,创造生态圈环境。至于这个生态圈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能力,这就要靠行业的想象力以及业务创新能力。华为要做的事情是,把平台搭建好,把生态系统运营好,把利益体系分配好,这就不愁做不大。
  这才是“Leading New ICT”的真实含义。
  这是概念还是野心?
  通过以上解读,这个“Leading New ICT”让人眼前一亮,它让华为企业务的定位发生了变化,至少从概念上来说,把竞争对手甩了几条街。如果把这个主题看轻,只认为这是为了展会而推出的营销主题,你就会忽略华为的野心,以及未来的格局观。
  这是影响华为企业业务未来走向的重要理念。
  “Leading New ICT”体现出华为面向未来的格局。从销售角度来说,华为企业业务不满足卖盒子卖基础设施架构卖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它要给企业做平台。一旦这个平台做起来,未来的想象力很大。
  什么是平台?苹果手机是平台,硬件再强大,没有应用就是一堆电子器件。反过来,应用体验好,没有硬件支持,也无法实现;两者相辅相成。苹果手机平台的厉害之处在于生态圈的繁荣,合作伙伴众多,上下游分工明确。
  华为的大格局是,要在企业市场中做成平台,它的表现方式可能是企业的数据中心、私有云,也可能是企业所有的ICT硬件环境,甚至是某个行业的混合云,包含所有的ICT设备,互通互联。这个就看应用规模大小和业务需求。同时,这个平台更是一个动态、开放、灵活、弹性、安全平台,企业无需担心被锁死。至少从现在来看,ICT市场不可能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
  平台之上是实现创新的生态系统,也是汇集能力和开放能力的生态系统。所以,华为企业业务从过去产品、解决方案销售为重心极可能转变成为经营平台生态圈为重心,那样,才能把平台做实,促进生态系统繁荣。
  这下,还固守在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厂商该慌了吧,华为这个平台都能把你们替换掉。
  也许你会觉得这有些危言耸听,华为不是成了一个硬件基础设施的平台商,平台形式多变,可能混搭各个厂商的设备和解决方案,所有行业的应用均在其上,华为提供预集成服务和行业专属解决方案验证服务,还能提供运维服务,极有可能。
  从未来说,华为如此定位,就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市场,而不是固化在如今拼硬件盒子能力的市场。那样,销售产品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业务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想象空间很大。当然,在这个美好的理念之下,华为该怎么落地,怎么和竞争对手差异化?这也是后续面临的问题。
  如果实现“Leading New ICT”,谁还会怀疑华为企业业务这几年就做不到100亿美元呢?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Running H3C!华三通信医疗物联网..
下一篇思科推出数据中心创新技术,加速..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