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烽火通信如何三年五次刷新光传输世界纪录
2016-12-14 16:21: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关键词:烽火通信
 
今年8月4日,烽火通信科技集团在湖北省科技大会上公布,再次刷新了光传输世界纪录,达到每秒400T。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容纳全球48亿人同时在线通话。这是3年来,烽火通信第五次成功冲击世界纪录,烽火因“光”而诞生的创新活力再次呈现。

  今年8月4日,烽火通信科技集团在湖北省科技大会上公布,再次刷新了光传输世界纪录,达到每秒400T。一根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可容纳全球48亿人同时在线通话。这是3年来,烽火通信第五次成功冲击世界纪录,烽火因“光”而诞生的创新活力再次呈现。

  如不改革,就被淘汰

  在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创新一直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这一旋律推动着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成为发展水平与国际同步甚至在局部领先的行业,而烽火通信成立17年来的创新发展之路,正是中国信息通信产业走向全球、融入世界的缩影。

  今天,烽火通信已经成长为中国主要的信息通信领域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已形成覆盖光纤通信、数据通信、无线通信与智能化应用的四大产业发展格局,并成为目前全球唯一集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和网络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

  1977年,烽火通信的前身——武汉邮科院在世界第一根光纤诞生后的第六年,用“土法”拉出了我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创立了系统而完整的光通信系统(包括器件、光纤)设计理论,实现了光纤通信3个重要领域的有机结合。这些成果被认为是中国最接近世界前沿的一次突破。

  之后的20年,我国光纤通信技术虽然也在不断地进步,但最大的问题是研究成果远离市场需要,造成了科研与产业脱节,许多技术的商用化水平都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2000年前后,欧美日通信巨头占据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光通信骨干网,而我国支撑光通信产业发展的技术短板依然突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严重依赖国外。

  “当时正值中国加入WTO,一家咨询公司给我们‘算命’:如果不能在未来5年的高速发展期内确立行业地位,我们将失去成为行业重要角色的机会,甚至很可能在未来的低增长时期被严酷的竞争所淘汰。”武汉邮科院院长、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国华说,烽火通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逼上创新变革之路的。

  作为一家从科研院所转制的企业,烽火通信的发展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应对全球最为激烈的通信市场竞争,为客户提供性价比最优的产品和服务,又要完成体制和机制变革,去除沉疴,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是一条极为艰难的道路。“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很多波折,既有来自全球通信寒潮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也有行业洗牌不断加剧、技术演进突飞猛进所带来的挑战,还要面临内部机制不灵活、运作效率低下、管理落后等诸多问题。17年持续不断的变革和创新,过程非常痛苦,今天终于苦尽甘来,我们很自豪,也很骄傲。”童国华说。

  从1999年成立之初到2011年,烽火通信的营业收入取得了10年10倍的增长;在经历了早期的铺路与积累后,最近5年,烽火一直保持着年收入和利润双双两位数增长的好成绩。

  10多年间,烽火成功将拥有自主品牌和创新技术的光通信系列产品打入海外80多个国家及地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在国际经济舞台崛起的信心和能力。截至目前,烽火通信累计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000余项,其中90%以上转化为产业,累计申请专利超3700项。今年上半年,烽火通信累计合同额达99.7亿元,同比增长19.36%;累计销售额达84.9亿元,同比增长24.00%;总资产达357.96亿元,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要么不做,要么做好

  综观全球通信设备领域市场格局的巨变,有多少曾经的产业巨子无声无息地消亡了,又有多少“百年老店”走向了衰落。烽火通信之所以能以中型企业的规模在主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主要得益于该公司长期以来坚持“光通信专家”的战略定位。

  烽火通信总裁戈俊告诉记者,在企业17年的发展历程中,也曾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烽火通信果断选择了“专注光通信,做光通信专家”的发展方向。“要么不做,要么做好,以有限的资源分散投入过多的产品领域,结果就只能是浅尝辄止,被排挤到价值链的边缘。通信行业的竞争日益残酷,唯有更加专注,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夯实自身立于不败的根本,才能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戈俊说。

  为了持续增强在光通信领域的技术实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烽火每年将收入的10%用于研究和开发企业独有的核心技术,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时也没有减少。2012年,烽火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募集到1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研究和开发行业前瞻技术和公司独有的核心技术;同年,公司还破土兴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光通信研发中心。

  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与流程创新,烽火通信终于在光通信领域形成相对竞争优势。在过去的10余年中,公司形成了光网络、光纤光缆、光纤接入三大支柱产品线,并成为业界唯一一家形成光通信领域全系列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戈俊说,“光通信专家”的内涵非常丰富,比如,在技术和标准领域要起到引领作用;比如,在技术商用化能力方面要具有最强实力,推出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是领先的、让用户满意的。戈俊坦言,这个要求非常高,而烽火通信距离这个目标也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已经意识到,烽火的成长不能躺在以前科研院所时代积累的技术底子厚、技术理解深的优势上面。为此,我们建立了面向客户的文化导向,建立了快速响应市场的内部业务流程,力争通过不断推进变革提升核心竞争力。”

  退而结网,挺进海洋

  展望未来,烽火通信正向着海洋通信领域全方位产品和服务集成商的目标迈进,努力为全球海洋通信、海洋监测网络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全球的信息化提供可靠的大容量骨干网络。

  海缆是国际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承载了互联网、语音、跨国公司专线等90%以上的国际通信业务。一方面,随着全社会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业务驱动下的数据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国际间通信对传输容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各国均大力投入海洋开发,而我国更是拥有超过1.8万公里海岸线、6000多个岛屿,对海缆等海洋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量极大。

  然而,当前的海洋通信市场受技术门槛限制,主要还是以欧洲、美国、日本的企业为主导。其中,位列海洋网络行业前三的企业承担了全球80%的海缆市场建设。而国内企业往往因为产品形式单一,很难切入集成领域。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抢攀海洋通信这一光通信技术的金字塔,烽火通信正向海洋市场挺进。烽火通信线缆产出线总裁李诗愈告诉记者,“走向海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烽火通信亦将之视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公司不仅在海洋通信及海洋监测领域的发展空间巨大,更肩负着联合国内企业加速海洋网络本土化的使命。

  李诗愈说,烽火通信以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研究和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海洋网络通信全面解决方案和总包业务,面向包括海底光中继器在内的海洋通信全套系统,开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同时,努力借助国内企业积累10多年的制造交付经验,联合国内同行一起加速推动海洋网络本土化发展,力争与国际巨头一起共同促进海洋通信建设。

  早在2000年,烽火就启动了海洋通信产品研发工作,并于2002年成功交付海缆产品予湛江广电跨海岛通信,2005年成功交付海洋传输设备于北海—临高系统,二者均平稳运行至今。

  2015年,烽火响应国家海洋战略号召,启动海洋通信产品产业化工作,并选定辐射南海、眺望太平洋的珠海为海洋网络产业化基地,瞄准全球海洋通信市场,现已做好全面进军的各项准备。

  “未来5年,烽火通信将继续传承‘充分挖掘光纤潜力,造福人类社会’的使命,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重点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积累,做大做强光通信这一主业。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昂首向着国际知名的全球化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目标迈进。”戈俊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戴尔科技峰会2016助力企业数字化..
下一篇引领SDN网络浪潮 锐捷网络8款SDN..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