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移动飞信业务频繁易主 五年后完败QQ
2011-05-20 11:56:17 来源:IT商业新闻网 作者:【
关键词:移动飞信 QQ 即时通信
 
但尽管如此,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飞信遇到了瓶颈,飞信不是一款不可替代的即时通信工具,而且缺乏对用户具有吸引力的增值服务,部分用户开始放弃飞信服务。

  2006年底,中国移动宣布推出飞信业务,经过铺天盖地的宣传,这款可以用手机号码在互联网上免费发短信的软件立刻红遍大江南北,在习惯了收费短信之后,对于整天坐在电脑对面的人群来说,这样一款可以免费发短信的软件迎合了大众的口味,“免费”成了最吸引用户的关键词之一,然而,五年过去了,飞信似乎并没有像兴起时那样大热了,而大有被QQ取代之势。

  飞信发展遇瓶颈 被QQ扩大差距

  2011年5月18日,移动宣布决定将飞信的运营权收回,而之前全盘负责飞信业务的卓望信息将只保留飞信的运营支撑职能。这样,2008年从北京移动向中移动旗下卓望公司转移的飞信业务又重回中移动的手中,这三年之中,各省移动公司的任务都在推飞信,2007年,飞信一举超过阿里旺旺、Skype等挤入国内IM市场前四名,仅次于QQ、新浪UC及MSN。

  但尽管如此,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飞信遇到了瓶颈,飞信不是一款不可替代的即时通信工具,而且缺乏对用户具有吸引力的增值服务,部分用户开始放弃飞信服务。开心网等SNS网站,以及中移动自己也在发展的139说客业务,都对飞信用户数量增长带来不利影响。飞信目前的活跃用户仍然偏少,同时,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飞信个性化﹑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不明显,逐渐被人放弃。

  毛启盈认为,中国移动的飞信输在体制问题上,他认为,飞信产品很成功,如果不是版权问题,和QQ几乎没有区别。问题还是体制,实名制注册、内容监管太死、敏感词太多、人性化程度低,另外,QQ功能过于强大,大大拉开了与飞信的差距。

  中移动推开放平台 能否挽救飞信命运

  据记者了解,飞信开放平台将于5月30日内测,6月30日正式发布。这将是罗川从139社区换手飞信后,面临的首个项目。而对此罗川表示,卓望旗下飞信业务已只有业务运营支撑职能,而市场运营权则交由中移动数据部负责。飞信的最高同时在线人数为3亿(PC上QQ的该数据为1.36亿),注册用户5.4亿。

  中国移动表示,飞信开放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手机号注册即可成为开放平台用户,并可使用手机号登陆合作方网站。二、开放API,与第三方站点互联互通,可通过feed向移动多通道推送信息。三、企业、个人申请注册公共主页,申请成功后,可将信息免费短信群发给你的粉丝用户。

  开放平台符合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的初中,希望飞信能够将中移动的通信业务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一站式综合通信服务。但飞信的产品体验何时能够提高才是关键问题,真正的即时通讯产品是个性化﹑开放性﹑自主性等环境下培育出来。在国企的大环境下,开发者不知道该听谁的,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性的开放,而腾讯QQ恰恰相反,马化腾就曾亲自到楼下的网吧里调查QQ的用户体验。

  四五年前有用户觉得飞信将来可以完全取代QQ,但移动把力量都放在其它能短期来钱的项目上,没好好去做这个产品。否则今天中国的IM天下没准就是飞信而不是QQ。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思科和NetApp共同推广FlexPod数据..
下一篇Avaya IP Office 7.0助中小企业展..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

《合作通告》

本站因快速发展需要,有共赢合作、战略创投意向的个人或机构,请联系咨询:
(电话)010-69397252、13911442656(v)
(邮箱)503927495@qq.com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