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唐网络基于“中国云”构建的“医疗影像云”进入淄博市,与淄博市中心医院正式签约,淄博市中心医院正式登陆“医疗影像云”平台。

影像数据对于医疗诊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整个西医的医学数据大约85%是影像数据,医疗临床诊断中70%依靠医学影像。目前,中国影像检查人次14.4亿,医学影像诊断年增长速度超过30%,而放射科医生数量年增长率只有4.1%,近20年来中国年度误诊率在26%-31%之间,医疗资源区域不均衡、医生资源与患者需求严重失衡,基层医生专业能力有待提升,都是造成就医难、误诊率高的关键。
同时,由于网络带宽、安全性、稳定性等原因,医院普遍建立了PACS系统来进行医院影像数据的归档、存储和通信,于是就形成了医疗数据孤岛。患者就医时,往往需要重新拍摄片子,或者拿着三个月之内拍摄的胶片奔波寻医,如此一来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对于医疗设施不齐全、无法完成影像拍摄和胶片阅读的基层医院来说,还是无法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扩大了医疗资源和需求不匹配的痛点。另外,国家卫计委近年来出台一系列政策中明确指出,要严控医疗机构高值耗材的采购与使用。因此,构建医疗影像云平台,打破医疗数据孤岛,医疗影像的电子化,实现医疗影像共享成为必然趋势。
为此,大唐网络打造了基于“中国云”的“医疗影像云”,依托“中国云”的安全策略和大数据服务能力,以云存储为基础,为医院、医护、患者三方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稳定的互联网诊疗资料共享平台,提供即时交互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其核心功能涵盖海量影像即时云存储、云PACS、远程(移动)会诊、云医生工作站、电子胶片(影像)、网络医院、双向转诊等。为了满足患者实时上传、维护诊疗资料的需求,“医疗影像云”配套有移动应用APP,患者可随时上传和更新诊断资料。
同时,“医疗影像云”为连入医院系统的医联体各医院医生提供经验共享,交流学习的平台,实现在线工作、即时通讯,完成医联体范围内的医疗资源整合。打破地域限制,使医生和患者不再受限于就诊时间和地点,实现影像共享调阅,方便健康管理指导、远程移动医疗及科教等应用,而且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行之间也可互相交流影像及其他医疗信息,进行远程会诊、学术交流、远程教学,将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专家经验,通过平台传递给基层医院,发挥专家的指导作用,让更多人获益,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未来“医疗影像云”也将成为人工智能应用于临床医疗辅助诊断的重要大数据平台,通过学习、分析影像云平台上的数据,人工智能将描述、模仿人类大脑的智慧,协助医疗从业人员快速阅片,做出快速正确的辅助诊断,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