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中兴专家:发挥网络优势 运营商在企业上云市场大有可为
2018-11-22 15:53:02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
关键词:中兴
 
11月22日消息:中国云计算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尤其是企业上云,既是各行业企业关注的重心,也吸引了通信、IT巨头以及软件、硬件创业公司的参与。近期举办的无论是IDC的数字化转型峰会,还是中国SD-WAN峰会等会议,C114都可以看到这一市场正在燃烧的热度:企业云服务需求与云供应商之间,努力寻找着最佳契合点。

  11月22日消息:中国云计算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尤其是企业上云,既是各行业企业关注的重心,也吸引了通信、IT巨头以及软件、硬件创业公司的参与。近期举办的无论是IDC的数字化转型峰会,还是中国SD-WAN峰会等会议,C114都可以看到这一市场正在燃烧的热度:企业云服务需求与云供应商之间,努力寻找着最佳契合点。

  RightScale 2018年的全球云计算趋势报告显示,92%的企业使用了云服务。这一数字或许含义宽泛,也说明了企业上云已经成为主流。中兴通讯综合方案规划总监卞英音对C114指出,企业入云是整个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国家也将企业入云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为云服务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的企业入云占比仅为14%,远低于美国的87%。

  云计算市场玩家众多。既有阿里云这样的巨头,也有大量的创业公司,当然还有三大运营商,也有提供云服务的设备厂商。面向巨大的云服务市场空间,运营商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运营商在云计算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中兴通讯怎么看待运营商在企业上云市场的定位,以及如何打造自身优势?

  网络能力:运营商的核心优势

  必须要客观看到,目前公有云市场已经呈现互联网公司的寡头格局,全球公有云市场AWS已经占据54%的份额,国内阿里云也达到了45% 的占比,运营商很难在纯粹的公有云市场与互联网公司竞争。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在推进传统行业数字化,公有云服务以其标准化、集约化更好地满足了互联网应用和企业办公和管理、客户服务等需求,但在时延、可靠性等方面无法满足生产性系统入云的需求。"卞英音指出,云服务正在向边缘延伸,Gartner就预测2021年40%的企业将会采用边缘计算,同时IDC数据也显示未来50%的数据需要在边缘处理,边缘计算将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另外,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多云和混合云会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对网络连接和网络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云服务网络市场,也有大量的创业公司,仅在SD-WAN峰会上,预估就有数百家SD-WAN创业公司参与。SD-WAN厂商和公有云厂商云骨干的建立,也对运营商的原有市场构成了冲击。联通网研院首席科学家唐雄燕坦承,SD-WAN给运营商带来了很大挑战。

  卞英音表示,面对公有云市场互联网巨头的挤压,运营商需要做好连接,发挥网络优势,构建"云网融合"和"云边协同"的差异化能力,一网多云是未来发展趋势。"广泛接入的网络是运营商的核心优势,如何能够更好地挖掘网络优势,以最小的投入提供最优的云网融合服务,进而实现Underlay网络和Overlay网络的协同,是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竞争的关键。"

  采用SDN化技术改进现有网络,实现快速开通和网络快速优化,提供灵活多样的入云专线以及安全可信的多云连接,再结合云网协同编排能力实现云网一体化服务,就构建了整体的云网融合体系。卞英音认为,从近期看,运营商的核心优势是多样化云专线快速开通能力,具体体现在:

  城域网发挥PON专线资源优势,实现客户快速泛在接入,同时可以引入智能随选类业务,满足小微企业的带宽随选、一线多用、快速开通的需求,对抗OTT的SD-WAN带来的冲击;IPRAN构建高品质的专网,可以为高价值的大中型企业提供更优质的云专线服务;基于SDN化的IPRAN网络能够灵活切片,实现一网多用,同时满足云专线和5G承载的需求;OTN下沉替代传统的MSTP专线,可以为政府、金融等有特殊安全需求的客户提供安全高速的云接入服务。

  从长远来看,运营商需要引入IT业的设计理念,以SDN/NFV为基础技术架构,实现网络的简化、自动化、智能化,构建固移融合的云化网络,新的网络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快速灵活地进行资源调整,更好地适配业务创新需求。"通过构建云网生态,打造区别于阿里云为代表的OTT云生态,实现云、网、通信等运营商的综合能力的开放,吸引生态玩家,发展运营商B2B整体生态能力。"

  中兴通讯:运营商的重要帮手

  伴随着企业上云的迅速铺开,中兴通讯也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做云网融合、云边协同的解决方案提供者,助力运营商打造差异化的云网一体能力。

  在云网融合上,中兴通讯具有端到端的全系列承载产品,例如中兴通讯V6000虚拟路由器,高会话、易扩展,支持SR隧道从业务接入到DC内端到端部署,实现对业务的细颗粒管理,支撑网络承载协议简化;新一代Athena网络智能化解决方案,集编排管理控制分析于一身,通过模块化的组件,可以和运营商自身系统结合,助力运营商更好的实现网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中兴通讯云网融合解决方案图

  对于企业用户,中兴通讯结合自身产品特点,提出Elastic SD-WAN企业新型专线互联的网络解决方案。方案基于中兴通讯M5300系列微云网关产品,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多种虚拟增值服务(vVAS),包括WAN加速、安全、Cache、以及灵活定制的各类诸如OA等在内的IT应用,实现业务随选,为企业提供打造强有力的智能管道。

  对于云边协同,卞英音强调,未来很多场景都需要公有云和边缘计算协同起来,才能完成整个全流程的服务。例如在车联网场景,车载娱乐、路线规划等服务可以在公有云上提供,但V2X协同、潜在事故的预测都需要很低的时延,这就要求在边缘提供计算服务;云VR、视频监控、智能工厂等场景都需要更好的云边协同,来实现业务场景的全流程服务。

  综合这些场景的需求分析,可以看到运营商提供的MEC网络能够更好地匹配。运营商具备广泛的贴近客户的机房资源,更适合部署广覆盖、分布式的MEC,同时与5G网络无缝结合;云网边无缝协同,充分发挥网络高可靠性的连接优势,能够满足低时延、高带宽的需求。此外,运营商还可以按需提供GPU硬件资源和MEC资源,降低用户使用边缘计算的投入成本。

  "依托运营商丰富的资源优势,构建泛在、融合、智能、按需的边缘计算服务,以边强云,有助于抓住云服务下半场的市场机遇。"卞英音说。中兴通讯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可以实现网络和边缘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支持特殊硬件(如GPU、FPGA)异构化加速能力;支持RAN-CU、UPF、GW-U网元与Edge APP共平台部署,实现业务灵活加载,助力运营商更好的提供边缘计算服务网,实现最大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华为和土移动运营商在全球最大机..
下一篇华为发布LTE系列化解决方案,面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