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英特尔领先技术助力工业企业迈入智能制造新时代
2019-04-09 15:18:32 来源:C114中国通信网 作者:【
关键词:英特尔
 
当前,物联网技术正驱动着各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工业作为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在迈入智能制造新时代的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机遇和市场前景。当前,只有30%的公司正在积极开展大规模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部署,而未来,全球制造业将有望创造高达3.7万亿美元的市场,因此,工业物联网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当前,物联网技术正驱动着各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工业作为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在迈入智能制造新时代的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机遇和市场前景。当前,只有30%的公司正在积极开展大规模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部署,而未来,全球制造业将有望创造高达3.7万亿美元的市场,因此,工业物联网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英特尔凭借其领先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帮助工业企业进行智能制造转型的同时,也帮助合作伙伴深挖数据红利,以更好地迈入"智能+工业"的新时代。

  在智能制造的转型过程中,分析技术、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正推动着工业企业智能化水平、决策能力和生产力的提升。随着工业物联网(IIoT)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云端互联、数据驱动的新型工厂正在涌现。这些新型工厂不单单是机械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智慧工厂",更是有着超高敏捷性和自动化生产能力的"智能工厂"。在这类工厂中,数据正在推动着运营模式的变革。

  长期以来,英特尔与诸多工业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并凭借其领先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合作伙伴实现工作负载整合,以此应对数据量飙升并更好地挖掘数据红利。借助英特尔的创新技术,工业企业能够充分发掘工厂内所有工人和设备所产生的有效数据并将其转化为实时洞察,进而有效减少设备停机时间、增加产出并源源不断地创造收入流。

  当前,英特尔正凭借一系列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顶尖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愿景。与此同时,英特尔还连同包括ABB Electrification、阿里云、亚马逊云服务、凯捷、Dell Technologies、GE增材制造、GE 数字集团、慧与、Tridium、微软和西门子等在内的生态合作伙伴携手推动工业产业的发展。通过在英特尔技术支持的5G和边缘网络上使用具有超低时延的连接技术,并借助M2M自动化、视觉和人工智能的洞察能力,企业能够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工作负载整合

  今年,英特尔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展出了下一代软件定义工业系统(SDIS)。这种系统能够为制造业带来具有软件故障转移能力、互操作性、可管理性、安全性以及高可用性的通用计算,从而为工厂赋予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借助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英特尔和微软把多项技术集合到一个单一的软硬件及Azure服务捆绑包之中,让工业个人计算机(IPC)制造商能够打造出全面预配、开箱即用的定制化工业个人计算机。

  机器视觉

  基于英特尔架构的平台能够为摄像头以及视频监控和机器视觉中使用的其他边缘设备提供支持,使之能够执行图片信号处理(ISP)、视频传输、格式转换、压缩和边缘分析等各类任务,进而加速智能视觉解决方案的广泛应用。英特尔 Movidius VPU是一款机器视觉芯片,能够为设备端AI图像处理提供了极具成本效益的高性能解决方案,并能帮助能源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企业利用视觉数据来深入了解自身的业务。英特尔 视觉产品将加快从边缘到云的视觉数据处理,为各应用领域带来理想的性能、成本及能效水平。目前,已有包括海康威视智能摄像头在内的多款基于英特尔 Movidius VPU的产品投向市场。

  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

  英特尔正在大力推动数据驱动型体验的普及和利用,并将云的力量融入网络和边缘设备。借助英特尔的领先技术,凯捷推出了一款能够对传送带部件进行视觉检测的自主产品制造流程,这款即将面世的解决方案能够将传送系统、机器人、摄像头和物联网整合起来,实现近乎实时的可视化和预测性维护。

  英特尔公司物联网事业部副总裁兼工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Christine Boles表示:"智能制造将为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数据洪流也必然对传统制造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英特尔拥有针对工业物联网的一系列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这将有效帮助制造业企业迎势而上,更好地挖掘数据红利,推动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进程。"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紫光展锐推出全球首款基于DynamIQ..
下一篇普天技术携手高校助推创新升级 研..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