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华为胡维琦:技术赋能产业生态,共创全场景智慧上海
2020-12-16 16:07:50 来源:网络通信中国 作者:【
关键词:华为 智慧城市
 
12月15日,以“数字化转型下的智慧城市”为主题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体验活动迎来了重头戏——主题为“智慧上海·进而有为”的上海城市峰会2020隆重召开。

  12月15日,以“数字化转型下的智慧城市”为主题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体验活动迎来了重头戏——主题为“智慧上海·进而有为”的上海城市峰会2020隆重召开。
  来自上海市各行各业的嘉宾们齐聚一堂,共同为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胡维琦发表了“技术赋能产业生态,共创全场景智慧上海”的主题演讲。

  随着5G、云、AI等新技术发展,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胡维琦表示,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同时也是以产为基的。良好的产业发展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基础。加大云计算、5G、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布局,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也是整个城市智慧升级的动力和关键,智慧产业的水平将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效。

  从数字化迈向全场景智慧,离不开广大合作伙伴的支持,华为云创新中心聚焦产业数字化使能,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车、鲲鹏、人工智能、AR/VR、区块链、物联网、软件开等8大产业方向,以5G、云和AI的技术聚合优势,开放华为30多年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以及管理经验,聚合生态伙伴资源和全产业的能力实现数字能力的溢出,加速城市产业智能化升级。
  大会期间,上海城市建设各方主体联合发布“城市智能体”,为智慧城市蓝图绘制者们提供系统化参考架构。

  以下为胡维琦演讲要点
  
2000年前,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留在城市”,时间跨越千年,人类文明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直到数字时代,城市应当以人为本的初心没有一丝丝改变。
  在数字时代,城市以人为本有了全新的含义,对于上海来说,那就是抓住数字化的时代浪潮,对城市治理、服务以及产业进行全面的智慧化升级,从而实现世界一流的智慧治理,世界一流的智慧服务和世界一流的智慧产业,让人们为了美好的生活来到上海,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融入上海。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现代化都市,国家长三角发展的排头兵,时尚产业优势明显,正在向技术高端化、创意多元化、产品时尚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引领国际国内消费流行趋势。上海众多的国际国内零售企业,为上海人民日常的生活提供全方位质量保障。
  同时,上海积极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两中心两之都”的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2月10日对外公布的上海“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规划建议明确,“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健康上海建设,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综上,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同时,我认为城市也是以产为基的,良好的产业发展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基础。除了当前的工业、零售批发、金融等支柱产业外,上海市领导也提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要加快项目落地和成果产业化,把研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我们认为加大云计算、5G、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布局,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也是整个城市智慧升级的动力和关键,智慧产业的水平将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建设成效。
  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智慧场景背后技术赋能与产业合作的故事。
  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全场景数字建设。当前上海企业服务场景的数字化,已基本完成将业务从线下搬迁上云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业务简单的把业务部署在云上,我们可以称之为On Cloud,在这种形态下,通过资源池化,解决了IDC时代运维、部署、扩容的难题。
  但传统应用单体架构过于厚重、烟囱式架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云对业务的价值还仅仅停留在资源供给的阶段,无法充分发挥出云计算应有的价值。最终的个人用户感知有限,并没有做到端到端从用户角度出发思考场景的数字化建设。
  随着上海的数字化建设逐步进入全场景智慧阶段,人民需要充分享受云计算带来的红利,就需要产业链条上的企业让业务能力内生于云,由现在的On Cloud进阶到In Cloud,基于云的技术架构来构建全场景业务,构建多云多中心的分布式架构、敏捷、智能的企业数字化业务,让最终用户体验提升,感知美好生活,做到以人为本。
  创新的本质在于获取AI、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新能力,创造新价值。传统的IT中数据库+中间件就可以打包天下已经成为过去式。软件版本模式不具备快速迭代能力,发布即落后两年或者更多。
  此时,云对业务的价值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供给,需要满足资源高效、应用敏捷、业务智能和安全可信,更要能以全场景体验提升为目的,以应用为中心,为业务赋能。
  提到用户体验提升为目的,以应用为中心,为全业务场景赋能。华为云通过一个架构和三个使能,致力于成为In Cloud的最佳数字基础设施。
  一个架构指的是华为历经8年研发的擎天架构,当前已全面应用于公有云、私有云、边缘云,提供云边端全场景真正的一致体验、一致生态。
  结合AI使能、应用使能、数据使能三大技术使能服务,可以实现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这其中包含了三层能力:
   第一层是贯穿生命周期的生产线;
  第二层是行业应用核心能力;
  第三层是行业资产沉淀。
  我们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AI使能服务ModelArts,提供了超过300个行业知识模型;应用使能服务ROMA,积累了超过2000个行业应用资产;数据使能服务DAYU,已上线超过200个行业通用数据资产模型,让越来越多的人从专注于代码的程序员,成为离业务最近的开发者。
  同时过去的三年中,华为云已上线23大类210+云服务,覆盖15个行业,210+行业和通用解决方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支持场景数字化转型的产品系列和方案。
  全场景数字化对于云原生的诉求,不仅仅是使用云原生的资源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让云原生成为企业应用内生的能力,同时满足企业在多云、跨云、边云协同场景下云原生的应用。
  产业方面,华为云面向各行业务客户需求,陆续推出了8大基础产品和4大解决方案,在IDC发布的2019年中国容器软件市场份额报告中,华为云位居国内厂商第一,加速了云原生市场的成熟;
  全场景智慧的上海,民营企业在此百花齐放。在上海:
  民营企业创造了1/4的生产总值、1/5的进出口总额、1/3的税收收入。上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超过1300家,其中96%是民营企业,民企是上海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民企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上海本地软件与信息产业的大发展。
  我们处在一个软件定义一切的世界,上海软件产业前三季度经营收入4478亿,全场景智慧发展,需要软件向服务化、网络化、平台化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与产业组织一起,推进软件信息产业快速迈入云原生2.0时代,加速技术迭代与开发流程。
  华为云秉承共创、共享、共赢的生态理念,携手伙伴,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我们会开放我们的云原生2.0的实践,通过我们的三个使能平台,让伙伴不断降本增效,通过产业互联网及AI技术助力产业升级。
  目前,我们已经聚合了150万开发者、13000+咨询伙伴、5000+技术伙伴、云市场上架应用3500+,交易流水超过10亿元,伙伴贡献收入占比超过60%,我们诚邀更多的优秀企业加入华为云的生态体系,共同向云原生2.0时代迈进。
  上海生物和医药产业也是我们重点推动的产业之一,我们联合中科院、同济大学等顶级科研机构,以及业内的软件合作伙伴,利用技术赋能生物与医药产业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与业内伙伴的努力,能致力于以人为本的健康产业,同时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华为云创新中心聚焦产业数字化使能,面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车、鲲鹏、人工智能、AR/VR、区块链、物联网、软件开等8大产业方向,以5G、云和AI的技术聚合优势,开放华为30多年的数字化转型实践以及管理经验,聚合生态伙伴资源和全产业的能力实现数字能力的溢出,加速城市产业智能化升级。
  至今,华为云产业数字化使能平台已入驻上海,服务超过400+企业,聚合200+伙伴,与上海本地超过15家高校合作。
  尤其是我们与浦东金桥产业区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5G创新中心,围绕5G产业链上下游,瞄准大视频、未来车、智能造三个主攻方向,构建产业联盟,助力产业新发展。
  同时全场景上海离不开蓬勃的数字化人才。我们关注上海的开发者,通过校企联动,产教融合,共建上海繁荣的数字化人才生态。
  通过教学改革及课程优化,建立以鲲鹏昇腾及华为云为技术底座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持续为鲲鹏、昇腾及华为云产业链输出高质量人才。
  我们与复旦、上海理工等高校联合组织开发者大赛,聚焦场景化落地,培育开发者实践能力;我们与产业组织及其他ICT学院的合作,过去三年赋能超过百万人次申城开发者。
  举个例子,我们和上海理工联合组织的智慧校园应用开发设计大赛,从作品设计到应用上线,全程在专家指导下自主完成研发实践,帮助高校提升学生开发实践能力,成长为高素质、高技能、高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新桥梁,加速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成果,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华为云联合办赛,借助应用魔方 AppCube和华为云WeLink的产品能力,加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及产品应用落地,达到校园智慧共享共建,赛以致用。最终获奖的6个场景已经成功接入上海理工校园Welink移动端平台,助力智慧校园的场景数字化。
  华为云开放协同利他的生态政策,以技术创新使能伙伴,共享产业红利。在联合方案孵化阶段,首批投入5亿资金补贴伙伴。华为云云市场目前已和2000+ISV伙伴合作,我们的愿景是做中国的企业应用软件分发平台,与伙伴共享产业红利。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华股份与正泰集团签署战略合作..
下一篇新疆电信携手华为构建集中指挥调..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