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以行践言”者无需谦虚
2013-03-22 10:31:31 来源:搜狐IT 作者:【
关键词:华为 移动 宽带 智能手机 互联网
 
余承东是华为终端的一面旗帜,但其直率敢言的风格,也使其成为微博网友“吐槽”最多的华为高管。面对“余大嘴”的称呼,身为华为终端董事长的余承东在接受搜狐IT专访时笑称:“我确实没有吹牛,顶多就是不谦虚”。

  余承东是华为终端的一面旗帜,但其直率敢言的风格,也使其成为微博网友“吐槽”最多的华为高管。面对“余大嘴”的称呼,身为华为终端董事长的余承东在接受搜狐IT专访时笑称:“我确实没有吹牛,顶多就是不谦虚”。

  余承东挂帅的华为终端,2012年历经了种种曲折和挑战。与2011年初笔者初次采访相比,现在的余承东略显疲惫,“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华为以前不擅品牌和渠道,2013年会有重大变化:收缩产品数量、强化精品策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提高盈利能力,以及加强对渠道把控、打击乱价行为”。

  虽然在传统电信设备和运营商市场,华为有攻城略地、摧枯拉朽之能。但面对大众消费市场,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新兵。包括余承东在内的多名华为终端高层,大都来自网络系统部门,作风固然大胆干练,对手机市场的了解却仍需更多经验。

  经历波折的2012年之后,余承东乐观未改:“去年我们确实摔了几个跟头,遇到很多困难,但最终活了下来”。在他眼中,竞争更为激烈的2013年,反而成为华为终端反思后的重要转折开篇。

  开篇艰难

  华为终端始于2003年,虽然在“不经意”间迅速壮大,但在2008年以前,在华为内部始终却被视为满足端到端解决方案的“配套存在”, 甚至一度有传闻,说华为要出售终端业务。

  随着全球智能终端市场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苹果改变了移动终端产业变革,智能手机业务成为IT厂商、电信企业、甚至互联网企业竞相进入的战略产业。基于这一原因,华为调整集团战略,华为终端成为必须重点发展的主要业务之一。华为总裁任正非更是对终端业务有过明确要求:终端将是华为“端管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要成为该领域重要玩家。

  华为终端由此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向消费者市场转型过程中,华为终端吸纳了大量行业优秀人才,仅员工人数就从2009年的6000多人,升至目前的一万多名。除原有的华为终端老员工外,有来自系统业务的“转业”员工,还有来自三星、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空降兵”。

  不同的背景、理念、文化环境的一万多名员工,如何整合到一个“大熔炉”中,成为关乎企业发展甚至生存的关键,也在考验华为管理层的智慧。

  2011年,余承东被任命为华为终端董事长,有些“不讲道理”、甚至“偏执”、但充满“斗士”精神的余承东,恰恰最有可能是整合现有华为终端庞大团队的强势领导者。

  而余承东的“偏执”也带来了回报。据华为内部人士称,在2012年之前,华为高层管理者以及员工都很少使用华为手机,而华为Ascend P1改变了这一状况。这款定位为“首款高端手机”的产品,改变了包括华为高层管理者在内的华为人,对华为终端的认知。华为内部员工和家属都开始购买这款产品,也向亲朋好友推荐。

  据华为内部人士透露,某备受关注的华为管理层成员此前一直使用可手写的摩托罗拉“明”系列手机,2007年换成了苹果iPhone,期间也曾尝试过三星Galaxy SIII手机。但自Ascend P1发布后,这位管理层成员除随身携带外,还要求定购数百部Ascend P1送给同学和朋友。正是来自华为内部的支持和理解,让余承东度过了最艰难的“开篇”时期。

  转变!转变!

  笔者第一次见到余承东是在2011年2月的巴塞罗那,天气阴冷飘着小雨,而余承东脸上充满了笑容,对于笔者提出的向消费者市场转型的问题,余承东回答得充满自信。但谁曾料想,接下来面临的转型过程却是如此艰难。

  “还好,还好,还活着,最困难的时候已经挺过来了,现在就是休息时间偏少一点”。面对笔者的问候,余承东乐观和自信未改,却增添了一丝疲惫和沧桑。这位华为终端公司的董事长,很长时间里每天只睡不到5个小时,这几乎要了他的命,昏昏欲睡的他有次停车时打瞌睡,直接撞上车库内墙。

  不过在余承东看来,如何让团队改变系统业务固有思维、摆脱低端手机操盘经验才是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2012年2月,华为终端发布了首款高端智能手机Ascend P1,围绕这款产品,前前后后发生的无数故事乃至轶事,是华为终端“化蛹成蝶”中的一个特写,其过程更是充满艰辛。

  Ascend P1被余承东认为是华为终端向高端手机迈进的标志,发布后曾广受好评。然而因为华为在高端产品研发、制造、供应链方面经验不足,这款手机直到全球发布后3个多月才在中国区批量上市。消息人士称,由于三星以屏幕产能为由在关键时候对华为“卡脖子”,导致了Ascend P1错过了销售的黄金时期。由于同样采用谷歌Android系统,高端配件已成为全球主要手机厂商竞相争夺和打击对手的武器。余承东对笔者透露,华为手机屏幕等主要配件目前都来源于台湾和日本。

  Ascend P1是华为首款接近3000元价位的智能手机,国内上市初期定价2999元。不过不久一些零售商在电商渠道就将售价降至2399元甚至更低,半年内更是价格“腰斩”。2012年终端产品推出过于频繁、渠道面对新品迅速将上一代产品甩货、以及乱价行为都让余承东感到困惑和痛心。

  不过在西欧,Ascend P1的价格比国内坚挺许多。在海外,Ascend P1销往40多个国家,深受消费者喜爱,这让余承东和其团队有些欣慰。

  在品牌运作方面,Ascend P1也曾为华为终端首先“试水”。由英国广告公司BBH创意的电视广告,在P1上市初期,曾在央视、江苏卫视等电视台进行投放,但口碑一般。华为终端随后撤下了这一广告。

  回忆Ascend P1的操盘过程,余承东举了一个比喻:“你把苍蝇放到一个玻璃杯里,倒扣过来同时在下面杯口留一个空隙,你可以看到死它都不会向下从杯口飞出去,这就是可怕的思维定式。华为终端目前最难改变的就是团队的思想观念,包括在产品设计上的工程师情节,缺乏面向最终消费者的意识。

  力推精品:瞄准三星

  “前几天有媒体将我们与小米和联想相比,这纯粹是断章取义、本末倒置,对华为终端不了解”。 在余承东眼中,苹果和三星才是华为终端瞄准的“两座大山”。

  提及三星,余承东表示,三星在广告上砸了很多钱,一部手机售价有14%-18%都是广告费用。华为终端要把钱用在产品开发上,没有这么多钱砸广告,因此要靠做精品、靠质量形成口碑效应推动市场销售。

  但是,华为手机之前主要为了满足运营商定制需要,属于“应答”式的产品思路。而面向大众消费市场,需要领先于用户的期望,属于“创新”式的产品,华为手机的精品概念如何让消费者接受?

  余承东认为,华为终端首先要缩减产品线,避免“机海战略”,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少数几款机型。具体来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让用户“能用”,如P1、D1、荣耀四核手机都属于这一类产品;第二步是“好用”,如今年发布的P2、D2手机,在硬件、软件和用户体验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第三步则是“让大家期待”。

  余承东见客户都带着一个黑色手机夹子,里面有多款华为最新手机,不过这次余承东面对笔者却不肯拿出来。再三追问下,余承东透露,华为今年中期会推出一款“震惊世界”的高端手机,比苹果iPhone 5和三星Galaxy S4产品架构上都要领先。余承东表示,这就是华为终端“让大家期待”的产品“核弹”,有欧洲主流运营商CEO在看到这款产品后当场拍板下单,说明这款产品足够“惊艳”。

  不过,苹果强于创新和生态链,三星则强于供应链整合和市场运作。对于华为终端来说,超越三星的底气在哪里?

  余承东认为,华为终端有区别于三星的五大优势:首先是华为遍布全球领先的工业设计中心,特别是来自欧美的设计团队,有深厚文化时尚品位的设计底蕴积累,要优于目前韩国和台湾的设计思维;第二,华为手机的材质比三星要好,如三星主要使用塑料材质,成本低且不耐用,而华为高端产品采用金属等高档材质,还有各种轻金属合金,结构紧凑、真材实料而且耐用;第三,华为做通信设备出身,全球有7万名研发人员和超过20年的经验积累,华为通信能力领先对手,手机信号更强辐射却更小、更省电,上网速度更快;第四,华为手机软件整合了之前的互联网部门,软件能力增速明显,软件架构与设计能力上领先于其它亚洲企业。如谷歌Android原生操作系统偏工程师化、有些复杂,华为把用户不常用的功能都隐藏起来,同时不妨碍发烧友使用,力图把简单易用性做到极致,把功能强大隐藏起来,在消费者情感体验上超越对手;第五,华为有大型的“2012实验室”,包括照相技术、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等超前研究工作都在进行,让华为手机更加理解用户的情感体验,更加安全智能。

  重塑渠道:产品销售周期超9个月

  在华为内部流传着一个故事,Ascend P1手机之后,华为终端的每一款高端手机都要进行广泛的内部试用。常有周边部门的管理层问余承东,为什么你们一年做了这么多产品?但每一款只能卖几个月?

  面对提问,余承东坦言,“大家很关注我们遇到的问题”,华为手机长期参与运营商定制、以及主打低端市场造成很多员工思维跟不上变化。如P1在欧洲的生命周期超过一年,在中国就卖了三个月,D1时间更短,这体现了华为缺乏对价格管控和渠道操盘的操作经验,导致优秀产品给废掉了。对比而言,纯电商销售的荣耀四核手机,不仅没有降价,传统渠道反而溢价加价销售。因为我们控制住了电商供货源头,电商没有那么高的渠道空间,就没有巨大的乱价空间。

华为今年1月刚刚发布了Ascend D2手机,这也是华为终端今年唯一一款D系列高端产品,售价3990元。不过在上市后不久也面临个别商家擅自降价问题,这让余承东拍了桌子。

  余承东表示,“在互联网电商普及时代,传统社会零售渠道成本很高,D2手机华为终端自己都不赚钱,而个别渠道商却低价在网上抛售,可恨!”余承东强调称,今后售价1499元以上的中高端手机销售周期至少要做到9个月,甚至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

  利润为先:不再参与国产厂商价格战

  华为终端今年目标收入90亿美元,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6000万部,与2012年相比同比增幅分别为20%和87.5%,压力依然巨大。

  余承东对此表示,华为终端目前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加强盈利能力,2012年为此曾砍掉了3000万部不赚钱的功能手机和低端智能机ODM业务,虽然整体出货量受到了影响,但利润增幅却超过80%。

  按照余承东的说法,华为终端是2012年利润仍在正向增长、能赚钱的少数手机厂家之一。但他同时表示, “我对这个结果仍然非常不满意,苹果、三星的利润比我们的收入还要高,我们离苹果三星的差距还很远。”

  对于2013年,余承东认为,全球新一轮的手机市场洗牌期已经到来。对于华为终端来说,今年目标是高端手机提高利润、中低端手机争取合理利润并保证出货量,不参与国内厂商的价格战,坚持精品战略,拉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促进销量,以及取得盈利。

  余承东称,华为意在构筑长久盈利能力,“华为终端要做“长跑型”选手,当行业好的时候能多挣点钱,行业不好的时候也不至于亏损死掉”。

  以行践言:品牌才是未来

  华为终端在品牌广告方面并不缺乏动作,如赞助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聘请BBH制作品牌广告,不过业界认可度不高。余承东对此评价“还不懂怎么做品牌”。

  余承东回忆称,华为终端最惊险的一步是由从ODM开始向自有品牌转型的时刻,欧洲区曾经有14个合作运营商只剩下1个。后来华为推出了几款精品机型,合作运营商又慢慢回来了。华为终端没有死掉,品牌才是未来。

  在今年2月的MWC展会上,华为终端推出了“Make it Possible”的全新品牌理念,中文名称为“以行践言”,来源于《墨子》。

  余承东对此解释称,华为从创立以来就坚持两个基本精神:一个是客户导向,一个是奋斗精神。加入华为20年来这两个理念从没有改变。“Make it Possible”就是这个理念的延伸,“以行动来证明说过的每一句话,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由于在微博上经常语出惊人,余承东被网友成为“余大嘴”。余承东笑谈自己也知道这一称号,但“不是一个吹牛者,顶多就是不谦虚”。余承东称,华为终端追求的高度和眼光决定了未来会走多远,华为手机是一个长跑者,自己只是超前说出了目标并牵引团队前进。余承东强调说,“吹牛的人说完不做,不谦虚的人说话不留余地,逼自己和团队背水一战,结果却做到了。”自己和华为终端肯定属于后者。

  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接受搜狐IT专访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comScore报告:三星销量占欧洲智..
下一篇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之“我的未来..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