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智能监控市场需求与技术要求分析
2013-06-14 11:07:05 来源:安防网 作者:【
关键词:分析 需求 监控市场 智能
 
随着视频处理、分析、传输技术的不断进步,监控系统从纯模拟系统向模数结合、纯IP监控方式发展,不断走向高清化、网络化,监控系统的智能分析需求也应运而生,即智能化。

  随着视频处理、分析、传输技术的不断进步,监控系统从纯模拟系统向模数结合、纯IP监控方式发展,不断走向高清化、网络化,监控系统的智能分析需求也应运而生,即智能化。

  智能视频监控市场的需求,来自于来自于具体行业特色监控的各种实际需求,每一种行业监控都可能需要若干类智能监控技术。

  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不同系统的特殊性,以市场化作为整个公司的导向,销售、市场、技术、研发、产品等各个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为各个行业客户提供满足其独特需求的定制产品和服务。以下举例说明:

  一、用户需求

  金融行业

  金融银行业是监控行业的传统大客户。目前银行业务监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表面看来是图像的清晰度,实际上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人脸的识别和现场真实的还原。由此扩展到智能视频分析,可看出银行监控系统需要稳定可靠的人脸识别功能。对于ATM取款机,银行方面除了需要知道取款人的身份以外,还需要保护好昂贵的取款机设备,尽早杜绝一些欺诈行为。人脸遮挡识别、特殊动作识别(尾随、贴胶布等)功能就非常适合在ATM取款机上进行大面积推广。

  治安监控

  治安领域对监控的需求重点是关注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需要打击“两抢”,防止群发的恶性事件等。在广场、车站等地方的监控点,密切注意人流的动向,对人群的突然聚集进行分析和报告。在道路的监控系统中加上对人的突然变速分析,及时判断行人意外情况,也是对于“两抢”的有力防范。

  随着监控行业的不断发展,智能监控产品应用范围必然会扩展至各个行业的渗透,而各个行业都势必会结合各自的特点,对智能监控提出特色要求。因此,深入研究不同行业客户需求,通过前端的市场人员,与后端的技术、研发人员的协同配合,完成适用于不同系统的独特解决方案,才是智能监控的最终服务目标。

  智能交通

  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近年来的平安城市建设,为道路监控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此外,近年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出行量大幅上升,使得巨大的行车需要与有限的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加剧,必将催生出庞大的智能交通产品市场。

  具体来看,各主要细分市场发展阶段不一致,其发展潜力也有所差异。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

  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市场的容量将随着扩大。据《2013-2017年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市场规模为31亿元,增长率为12。73%;2010年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市场规模约为45亿元。预计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62。5亿元,增长率为19。05%。2006-2012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10%。

  城市公交智能化

  对于智能交通行业来说,智能公交同样是一个复合型的巨大市场,尽管智能公交的起点在于GPS技术,但是要完全实现智能化调度,仅仅依靠GPS是远远不够的。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10年内,100万人以上的城市都将陆续全部或部分完成对公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未来10年,智能公交系统国内市场按100个100万人以上城市计,保守估计,每一个城市3个公交公司,平均每个公交公司5个车场,平均每个车场200辆车,总计每个城市3000辆车,15个车场,3个公交公司,按一辆车载设备市场价7000元、一套车场软件30万元、一套智能公交总公司软件50万元计,平均一个城市全面实施智能公交系统市场规模为2700万元,100个城市总市场规模为27亿元。

  高速公路智能化

  近几年,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高速公路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的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据统计,高速公路相关的通信、监控与收费系统投资规模已经超过300亿元。

  在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不停车收费将是两个重要着力点。随着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需求量也将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水路运输系统智能化

  目前,航运信息化主要建设内容为构建完善的航运信息化基础网络环境,建成联通航运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和支持保障系统,具备三级架构的广域“办公业务信息网”,同步建成主干传输、城域交换、源节点接入以及船岸无线通信的“信息传输链路网”。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将会是港口与航运科技的发展主线,信息技术已成为未来发展关键,而正在研发的MITS(航运智能交通系统),将全面提升我国海洋运输的自动化水平,保障航运安全,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和国家安全利益。

  二、技术需求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监控领域的使用至今已超过10年,但由于行业需求的差异,仍然处于蓬勃发展,不断细化的过程中。目前智能监控技术需求主要包括几个大类:1、对人、物的识别;2、对人、物运动轨迹的识别;3、对视频环境影响的判断和补偿。

  对人、物的识别

  主要就是识别监控系统关心的内容,包括人脸识别、车牌号识别、车辆类型识别、船只识别、红绿灯识别等等。识别类的智能监控技术,最关键的要求就是识别的准确率。比方说车牌号识别,目前市场上做的好的,识别率在95%甚至98%以上,这样就能够较好地满足道路监控类客户的需求。如果识别率低于90%,就会对管理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识别类技术,常常应用于道路监控、金融银行、航道管理等行业,主要是为客户提供识别记录和分级管理的依据。

  对人、物运动轨迹的识别和处理

  目前细分的很多,主要包括虚拟警戒线、虚拟警戒区域、智能跟踪、人数统计、车流统计、物体出现和消失、人员突然奔跑、人员突然聚集等等。此类技术,除了数量统计外,一般是对某个过程进行判断,一旦发现了异常情况,如有人进入警戒区域、广场东北角有人迅速聚集等情况,就发出报警信息,提醒值班监控人员关注相应热点区域。对于数量统计类技术,关键的技术点是发现异常情况,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数量统计。所以要求统计数据的准确率,尽量降低误差。运动轨迹识别处理类的技术,受实际监控应用场景影响非常大。此类技术的关键是能够尽快发现异常,需要尽量避免遗漏,提高预报的准确率。目前此类功能主要应用于平安城市建设、商业监控等行业。

  对视频环境影响的判断和补偿

  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夜间低照度情况、摄像头遮挡或偏移、摄像头抖动等等。智能监控技术能够实现在恶劣视频环境情况下实现较正常的监控功能。受环境影响视频不清楚的时候,尽早发现画面中的人,或者判断摄像头偏移的情况后发出报警。此类功能关键技术点是在各种应用场合下,均能够较稳定地输出智能分析的信息,尽量减少环境对视频监控的影响。此类功能具备普遍的适应性,80%以上的监控点,都有增添此类功能的潜在需求。

  目前智能监控技术在监控行业内是炙手可热的概念,但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差异,对智能监控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每个行业客户、甚至每一个项目的具体应用环境,对智能监控的要求都有着细微的差别。

  市场需求是行业发展最大的助推剂,智能监控注定会成为监控市场的主流。相信在市场和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下,经过反复试用和经验积累,企业会不断适应行业的细分需求,实现可标准配置和模块的灵活应用,不断提高技术的普遍性和对具体环境的适应性,为各个行业客户的需求定制产品和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电信级无线网络设备2012年销售额..
下一篇IBM裁员耗资10亿美元 未来转型高..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