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数字城市”不仅需要互联网+,更需要打造生态圈
2016-05-03 14:42:49 来源:通信世界网 作者:【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
 
今年3月国家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开启了“数字中国”的实践之路。按照“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构想,我国将陆续推进100个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说,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即将迎来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撑的2.0新时代。

  今年3月国家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开启了“数字中国”的实践之路。按照“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构想,我国将陆续推进100个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说,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即将迎来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撑的2.0新时代。

  然而,跟随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加速国内数字化与城市、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虽然有助于提升我国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但在实施中却也遇到了来自体制机制、系统平台以及转型应用等层层阻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按照中央网信办处长王鼎的说法:我们需要利用互联网,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就是说,现阶段最紧要的是,如何让“互联网+政务”真正落地?

  

  “互联网+政务”如何真正落地?

  王鼎对此提出了4个重要方向:首先,建立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各个应用系统的梳理和整合,研究制订针对公共服务的办理标准和管理标准,打通业务连接,形成覆盖政府服务事项的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

  其次,积极发挥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作用。技术创新与政府管理创新的结合已经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许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都开始运用微信平台,上线各类会议莅临的公共服务,推动建立公共服务联动机制。“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已经成为提升地方服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再次,加快推进公共新资源共享开放。政府和有关部门所采集大量的数据是巨大的社会财富,推动公共新资源开放,共享开放,是促进“互联网+政务”的重要工作之一。“要制定面向不同类型,涵盖各个领域,不断动态更新的数据建设和应用标准,探索建立统一安全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鼓励社区民众积极应用公共数据开展应用创新。”

  最后,加快建设在线政务,加快推动政府服务上线运行,探索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开展在线服务受理,畅通公民信息提交获取和反馈渠道,完善服务互动机制,打造公开透明服务型的在线政务。

  “数字产城”联盟重在打造生态圈

  以上提及的4个发展方向,可以看作是我国快速落实“互联网+政务”的重要着力点。对于改造一个城市的政务系统或者说重塑其运行流程,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或是规划问题,这将是涉及到政策、产业、研究、技术以及规划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产业界与地方政府以及研究与相关规划部门的通力合作。

  于是在今年的4月15日,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举办了“‘互联网+政务’高峰论坛暨中国数字产城联盟签约仪式”,正式发布了“数字产城”战略,同时联合多家龙头企业机构共同建立中国“数字产城”的创新生态圈。

  在启迪控股副总裁、启迪数字集团董事长赵东看来,智慧城市需要产业链上的不同层面共同发力,需要相关产业和数字城市之间的通力配合,而“数字产城”联盟的成立也正是探索产城深度融合的有益尝试。据悉,启迪控股拥有全球最大集群式创新服务网络,其联合清华大学成立启迪创新研究院并下设立“数字中国研究中心”,面向信息经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军民融合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形成真正的产学研“一条龙”。

  据悉,目前该联盟由启迪控股牵头,已经联合了中兴通讯、紫光股份、世纪互联、软通动力、未来国际、同有科技、启迪国信灵通、国智恒北斗、启迪创投、力鼎资本、安益资本等业界龙头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等著名学术与研究组织,不仅如此,中国数字产城联盟还特邀IBM、霍尼韦尔为联盟顾问支持单位。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我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及国际竞..
下一篇2021年物联网市场份额将达到6617...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