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联通接轨上海智慧城市 领先智慧应用打造示范样本
2012-10-18 09:12:48 来源:中金在线 作者:【
关键词:联通 智慧城市
 
9月中上旬,《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出台。根据规划,未来三年,上海将建成为一座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

  9月中上旬,《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出台。根据规划,未来三年,上海将建成为一座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

  面对崭新的发展篇章,兼具网络与产业优势的电信运营商----上海联通厚积薄发,以一系列的实际举措响应政府号召。9月21日,《上海联通对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白皮书》在沪发布,通过对白皮书的解读,一个个鲜活的创新应用跃然眼前,智慧城市,正从概念照进现实。

  在信息化时代充满产业聚合力与城市竞争力的智慧上海,已经跃然眼前。

  网络升级:无缝优网接轨世界

  智慧城市,是指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城市服务、经济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慧的响应。而作为一系列变革的基础,贯穿城市的“信息动脉”至关重要。

  智慧城市的基础,是密布城市各个区域的高质量宽带网络。在一座高度信息化的城市中,光纤网络、无线热点、移动基站等等,将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作为目前最具3G市场优势与应用优势的电信运营商,联通在基础网络建设方面,持续发挥示范作用,为城市发展搭建可靠、优质、高效的泛载宽带网络。

  在基础网络方面,上海联通从2009年至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形成了完备的光缆网、传输网、IP网和承载网,核心层出口带宽达120G。作为中国联通三大国际出口局之一,上海联通拥有C2C、APCN2(亚太2号)、FLAG(环球海缆)、中美和SMW3等丰富的、独一无二的海光缆资源,为上海国际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力的国际通信网络保障。据悉,未来三年,联通还将在上海投资过百亿,用于基础通信设施建设。

  在移动网络建设上,目前已建成3G基站8000多个,室内覆盖分布系统6000余套,并在沪积极部署具有领先意义的3.75G网络(HSPA+),为4G的到来做充分的准备。目前联通已经完成了近2000个站点的HSPA+升级,中环以内以及中环外的部分重要区域的数据传输速率一举由14.4Mbps跃至21.6Mbps。而正在进行的LTE FDD技术的小规模测试,下行速率已达上百兆,无论是网络制式还是链接速度,均在实际意义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悉,未来三年里上海联通将实现对所有移动基站的HSPA+升级全覆盖;同时对HSPA+进行DC(双小区)技术改造,为上海区域客户普遍提供42 Mbps的接入能力。

  与此同时,上海联通在运营商中率先提出“泛载宽带”概念,在已有的光纤网、2G网、3G网的基础上,年底前将完成3000个Wi-Fi热点,覆盖上海市主要商业中心、公共区域。

  联通基础光网目前已覆盖小区家庭用户140万,占全市家庭用户的1/4,已全面向家庭用户提供“沃家庭”10M-30M宽带产品,该产品还与上海广电合作向用户提供高清电视服务。于2011年初全面启动的宽带提速行动,已完成2000余栋商务楼宇和大部分工业园区千兆光纤带宽的上联改造,95%以上的企业客户具备了千兆到楼,百兆到户的网络接入能力。超过70%以上的在网老客户享受到了光网提速。在资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老客户的平均接入带宽从1-2M提升到了15M以上,速率提升了近10倍。

  上海联通还于8月底首先在企业宽带市场推出了全新的光网沃宽带产品。新的沃宽带产品采用全光纤化技术和新一代的高性能路由器进行组网,整体技术性能和网络承载能力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同时对商务楼宇的上联方式采用了以太环网的组网模式,提供了更强的网络冗余和环保护功能,并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7x24的网络监控、流量分析服务和高速率的3G网络备份方案。满足了企业客户对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较高要求。目前,沃宽带新产品每M带宽的接入费用较原有资费最高下降了近90%,同速率产品较以前下降了50%-90%。

  具有示范意义的是,联通现有的2G、3G、光纤、wifi的网络除了质量领先外,还真正实现了技术互补、深度融合。联通已建设完成WLAN+WCDMA网络的统一认证、统一计费、统一业务切换系统,实现手机、笔记本终端在两个网络之间的无缝连续业务。在应用层面,用户已经提前进入身处不同环境,均能在多个高速网络中平滑切换的“泛载宽带”时代。

  而这一“泛载宽带”,亦将为上海的“智慧城市”战略搭建起一条国际品质的信息大动脉。

  民生服务:示范应用就在身边

  尽管上海并不是率先提出“智慧城市”概念的发达城市,但随着业务创新与技术演进,上海联通已经逐步开发出涵盖民生各领域的“智慧应用”;使未来城市的生活体验,率先照进现实。

  城市的智能化,为市民衣、食、注行多个方面带来变革,这些变革极大的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发展。上海联通借助WCDMA3G优势,在移动办公、物联网、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包括移动警务、移动税务、企业办公、销售管理、移动采编、移动展业、海关查验、智能物流、智能公交、智能抄表、平安校园、汽车信息化、云计算、手机银行、无线ATM/POS、手机炒股等在内的多种智慧应用,并已在各个领域广泛推广。

  以联通目前部署超过14万终端的“智能抄表”应用为例,该项业务是通过对数字电表植入SIM卡,实现电能数据实时采集、终端远程维护等功能,满足电力企业数据采集实时、准确的需求。这项业务的推广,将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而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抄表将迅速深入到水、电、气等一系列公共事业领域中,同时还能面向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石油钻井等各类具有远程数据传输需求的领域推广。

  在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出行层面,智慧交通体系的建成,也将极大的惠及千万民生。“智能公交”应用将车辆指挥调度、实时视频监控、公交信息发布功能融为一体,实现了公交车辆动态管理、科学调度。在车流量不断增大的今天,该项业务将更为精准的将公交资源调度到各个区域,通过对现有资源的科学利用,实现改善城市拥堵情况。目前,这一应用已经在巴士公司进行部署。

  而相比以上两项隐藏在城市生活背后的智慧应用,“平安校园”所带来的改变则更为直观:该业务以视频、定位、射频识别技术为核心,提供实时视频监控、平安短信、学生定位三大主要功能,提升了学校安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成为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击校园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效手段。

  其中植入通信模块和GPS定位模块的手表为低龄学生定位提供了多样的更合适的终端形式,同时也可延伸应用到老年人等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中去。

  以上三个例子,只是联通颇具代表性的智慧城市应用样本。2013年并不遥远,但联通在智慧城市战略上的长期布局与技术储备,已经让“智慧城市”的时代提前到来。一个个鲜活的应用样本,不是未来,而是现在。

  产业引领:有发展、有引领、有突破

  按照《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上海将用三年时间,借力“智慧城市”战略,实现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将占全市GDP比重的6.2%。这是上海践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实际举措,对全市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电信业重组以来,联通综合实力得到提振,产业引导能力逐步加强。在布局上海方面,联通持续发挥“鲶鱼效应”,逐步实现新兴产业链聚合上海、服务上海,以实际行动促进上海经济在“十二五”期间率先转型。

  从整体上看,联通的“智慧城市”产业布局,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了发展、引领、突破三大战略目标:

  前沿应用有发展:智慧城市将直接带动城市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在这一领域,联通已经交出了领先业界的答卷:目前整个联通集团已推出了4200项行业应用。而在上海,早在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上海联通与上汽集团合作推出的中国大陆地区第一款3G智能汽车“荣威350”正式亮相, 标志着中国汽车信息服务产业正式进入了3G时代。截至2011年8月,提供3Ginkanet服务的荣威350车辆已经达到1.8万余辆。现在联通已经与一汽、上汽、长安、奇瑞、比亚迪、吉利、三一、郑州宇通、苏州金龙等多家国内知名整车生产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安全、丰富、便捷、高效的汽车信息服务平台。

  在老牌支柱工业向信息化迈进的路途上,“联通样本”相比竞争者的“框架”、“规划”更清晰实际、更具备产业示范作用。

  新兴经济有引领: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智慧产业的支撑。“云计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新型产业。在上海,"云海计划"正在全面实施中。而联通持续参与到“云海计划”中,将投资建设超大规模的上海联通云基地,服务领域将遍及政府、金融、IT、互联网、物流、制造等各个行业。积极构建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助推国家云计算技术与服务提供中心在上海的成形。

  根据现有规划,联通在2011年完成一期云平台建设,为城市“云经济”率先提供业务示范。一系列的举措,将直接引领技术创新,带动新兴产业的孵化、发展与壮大,为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科技动力。

  产业聚合有突破: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要求,打造“智慧城市”,是城市化演进的一个必然阶段,也是当前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在智慧城市磅礴的大战略中,如何聚会产业,使上海在新的发展阶段形独特的竞争优势,是一个关键问题。

  联通在未来将持续发挥产业领导者的作用,在上海的“智慧城市”战略中,聚合一批在文化、信息、工业等各领域具发展潜力的企业,力促上海在“十二五”末期形成一条具备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链。在下一轮世界城市的竞争中,为上海贡献有力量的“经济砝码”。作为中国联通手机应用商店的基地,未来三年,上海联通将充分发挥上海软件产业发达、信息服务发达的优势,全面整合移动互联网资源,创新数据业务模式。到2013年中国联通应用商店应用开发者人数超过30000人,应用软件数突破10万款,注册用户数力争突破5000万。同时大力推进中国联通的国家项目(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沃Phone落户上海,并以此进一步推动上海软件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在上海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中,需要的不仅是概念,而是实际的创新与突破。“在这一点上,联通经过多年布局,已经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产业样本,对于当下智慧城市的演进与发展具备借鉴与促进意义。未来, 上海联通还将在联通集团的支持下在上海设立智能创新应用实验基地,重点推广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汽车信息化应用及车联网系统、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智能监控安防应用、环境监测应用、电子商务环境优化工程、建立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打造智慧金融基地等8项创新服务。(http://www.c114.net)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捷思锐助力北京市黄金周旅游指挥..
下一篇苹果征战启示录:得专利者得天下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