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产品选型 需求登记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旧版网站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京东集团副总裁何刚:京东云助力互联网+产业转型
2016-01-14 14:30:39 来源:CIO时代网 作者:【
关键词:京东 云计算
 
2016年1月10日,“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应用论坛”在北京大学圆满落下帷幕,京东集团副总裁何刚先生在会上分享了“京东云助力互联网+产业转型”的主题演讲。

  2016年1月10日,“第六届中国云计算应用论坛”在北京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以“云计算时代的创业与创新”为主题,并围绕“基于云计算的创业与创新”、“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打造”、“行业云平台的创业创新机会”等议题展开讨论,来自阿里云、腾讯云、京东云的众重量级嘉宾都参与了本次活动。与此同时,活动还吸引了众多传统企业CIO、互联网公司CTO以及业界专家的关注。京东集团副总裁何刚先生在会上分享了“京东云助力互联网+产业转型”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对于传统IT的渗透,中国云计算市场有巨大的增量空间
  非常高兴有机会又来到中国云计算应用论坛。其实云计算这个市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欧美都还处于早期。据IDC数据,中国IT市场规模在2015年达到了13767亿元,预计在未来的5年内,年度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在2020年将达到19350亿元的规模。今天的云计算市场,公有云、私有云、托管全部加在一起,包括IaaS、PaaS、SaaS(不管是真SaaS还是伪SaaS),所有加起来200亿左右。为什么在这么小的一个盘子里大家还炒的这么热?因为未来云计算对整个IT行业的颠覆会是巨大的,会有各种各样的新玩法,不光有存量市场,更看重增量市场。比如说金融行业,以现有云计算的产品和技术能云化的东西,最多占到20%,其他80%是现有云计算技术远不能满足的,所以我们期待未来五到十年云计算不光在市场份额上有一个正常的增长,还期待更多创新的技术能够帮助拓展更多的现有的IT增量市场。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相对保守的估算,今天云计算占到整个IT市场1.1%。未来五年,如果我们能够达到IT渗透率5%,那么这个市场就是一千亿规模的市场,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
  另一方面,从更大的范畴来讲,而不是从简单IT角度来看,政府与传统企业都已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管是线上的电商行业对传统企业销售的压榨还是线下企业用工成本急剧上升,让传统企业日子非常不好过。所以政府去年年底也正式提出了“互联网+”万众创新的口号,并且也有实质政策在落地实施。“互联网+”是指传统企业尽量互联网化,利用互联网作为新工具,帮助企业从营销、采购、产品内部管理、内部组织架构实现互联网化,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在产业升级转型的背后,实际上是传统的企业信息化的转型。没有企业信息化的支持,任何业务转型是不可能的。
  互联网+将首先推动传统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升级
  在座的各位CIO应该都非常熟悉传统的技术架构,从服务器到存储设备再到周围辅助性的管理软件、管理工具。现在传统信息化技术架构正在向云计算方向转型,底层是以IaaS为主,中间件体系逐渐被PaaS所取代,大数据时代,企业通过云计算或者互联网技术把所有的数据存储下来,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数据平台进行分析,这些数据规模不再是传统的数据库软件或者是传统的OLAP等软件能够支持的规模。核心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互联网化,以及传统应用软件的SaaS化,正在发生一场传统企业信息化向互联网化(云计算+大数据)新的软件架构的转型。在互联网+背后,如果没有信息系统的转型,整个企业互联网化、互联网+是无法实现的。
  京东云互联网+战略
  京东云的互联网+战略希望能够帮助传统企业加速互联网化的整个过程,希望能够变成一个发动机帮助中国产业实现转型。为什么京东可以做这件事情?京东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有趣的公司,更准确地来说是一个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手段将一个线下的传统零售行业互联网化的一个企业,京东用12年的时间建设强大的自营电商,从如何选择商品、设计商品生命周期、选择供应商、采购开始,中间涉及到在网上如何搭建网站进行商品展示、商品评论、商品销售、商品交易和商品如何进行营销、如何做广告、如何营销,后续涉及到当商品被用户下单以后如何进行配送,以及商品交到用户手里如果有问题如何进行售后、联系客服、上门取件、置换等一系列的操作,从头到尾通过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将线下零售业务搬到线上。在整个过程中京东集团积累了很多经验,从技术,到业务,到运营。
  京东云不止是云计算,是全产业链云服务
  京东通过12年走出了这样的一条路,所以现在希望把京东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全面的输出。从整个企业业务转型角度上来看,首先需要的是顶层设计,业务如何从线下搬到线上、核心关键环节是什么,然后才谈到其背后的技术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该如何处理。京东目前不仅是输出云计算、大数据能力,而是更多的从业务顶层设计进行输出,比如说企业如何把线下销售渠道、采购渠道转到线上,网上营销、网上交易、供应链金融线下物流、线上物流该如何做等等,这些才是企业家们最关心的问题。
  当然京东除了这些经验以外,也能输出具体的核心运营能力,比如说仓库,我们在全国有几百万平方米的仓库,我们十万个配送工人在中国的两千多个县区级城市大街小巷风里来雨里去,京东是春节期间唯一一个不打烊的电商企业。京东可以把这些能力输出出来帮助企业升级转型,企业不但不需要自己建基础设施、买服务器、建机房、搞定网络,也不需要担心仓库、配送,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介于业务运营和基础设施之间的,比如说你想做电商,现在电商方式非常多,有大家熟悉B2C、C2C,也有很多很多B2B、O2O的需求,如果要做这样一个业务,核心系统是介于业务运营和基础设施之间的,京东现在把这些能力拿出来进行SaaS化,帮助传统企业构建核心业务流程。
  京东云业务架构
  京东云业务架构。这是一个标准的云计算整体架构,从技术角度来讲,从底层的IDC到基础云服务,再到技术平台与大数据平台服务,最后是面向业务的SaaS服务。这个我会详细展开四个方向,一个是基础服务、一个是大数据,一个是SaaS平台,最后一个是生态。
  京东互联网+产业方向。京东现在的客户非常多,大方向的分类有:工业、服务业、农业等方向,细分的话,有物流、金融、政务等分类。我们通过主要的三个方向:基础云、电商云(SaaS)、数据云,通过三个方向帮助很多不同行业的客户。首先讲一下SaaS方向,主要是通过京东的电商云,帮助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举个简单例子,比如说农村,我们看到大多数电商做的事情是把工业品卖往农村去。而京东聚焦的不是这件事情,而是帮助各个地方的农村、政府搭建他们的电商平台,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特色农产品通过B2C、B2B、O2O等方式销售到区域、甚至销售到全国。从数据云角度,京东为传统企业提供的是一整套的基于从数据的抽取到清洗、分析、存储、展示、开放、交易一整套平台。对于京东来说,我们是帮助一个企业实现业务转型,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京东不仅做顶层设计,而且还提供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平台收集大量的交易数据,而这些数据又需要数据平台来分析、展示,乃至最后开放、交易。从这个方向我们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供垂直的解决方案。把大数据平台作为整体方案之一才能真正为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价值。
  AWS模式京东也在做,有哪些区别?京东是有规模的互联网企业里能够把云技术在内部使用的最彻底的一家,因为京东目前是100%的应用。在过去这些年京东通过自己内部的积累,不管是开源还是自研技术,现在可以做到京东100%业务都在京东私有云上运行,从采购信息系统到网站的信息系统、到交易、营销、仓库、配送、客服、售后到基金业务、京东到家O2O业务、海外业务,所有的业务100%是运行在京东自己内部的私有云上,所以这是经过京东自己内部验证的。经过京东618店庆、行业双十一狂欢,都能证明我们是经过验证的。京东把这样一套系统拿出来,把它开放出来,京东克服了各种各样的阻力,在内部实现了100%。所以京东将它开放出来,不仅仅是一个营销策略,我们是有信心更好的支持传统行业的客户把生意做得更好。
  最后,讲一下京东云生态。云计算市场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云计算的方向也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方向。SaaS方向有做OA、CRM、ERP的,类型非常多,一个企业完全做不过来,所以需要一个生态。但是像IaaS、PaaS数据方面,各个方向的创新都非常多,没有哪个企业可以完全覆盖。所以对于整个云计算的发展,不是简单的由几个巨头就能够霸占的,必须是全行业一起创新,这种创新不仅集中在应用层面创新,还有基础层面的创新,这个生态还要包括集成商、渠道商,甚至包括传统企业去做互联网+方面的咨询服务提供商,如何把这个生态建设好,让它发挥价值,不光只是底层基础技术方面,而是要对传统业务能够发挥升级转型的价值,这才是强大和完整的生态。这个生态包括在座各位CIO、CIO,乃至于整个IT行业的朋友们,希望以后有机会和大家合作,一起帮助中国传统企业走向互联网+转型。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腾讯云刘克鸿:企业CIO如何引领互..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全国服务电话:010-69397252  4006-888-124
       京ICP证05067673号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