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微信、米聊“捞过界”:这个杀手有点热
2011-10-17 14:34:56 来源:21世纪经济 作者:【
关键词:即时消息 微信 短信
 
面对相对于短信的巨大“价格杠杆”,即使是忌惮于双手互搏的电信运营商也不得不进行布局,目前中国移动推出了“飞聊”、联通推出了“沃友”、电信推出了“翼聊”。

  对于那些抢着漏夜下载iOS5的果粉来说,iMessage无疑是其中的至大诱惑。

  10月13日,苹果最新的移动操作系统iOS5正式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其中的iMessage允许iPhone、iPad和iPod用户在Wi-Fi或3G网络上免费、无限地发送短信等即时信息。

  按照现有流量资费标准计算,一条信息沟通产生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传统通信领域,传统1毛/条的资费标准已经多年未变。而在国内市场,早有米聊、微信等类似应用攻城拔寨。记者从腾讯获悉,目前微信通过与腾讯QQ全面打通的方式(如离线消息提示、邮箱提示、微博好友提示等)已积累活跃用户数达到600万。而米聊方面向记者披露的最新注册用户数则是“突破700万”。

  近十年来,人们依靠短信、电话的沟通方式将因此而走向转折吗?

  “米聊、微信等都是统一通信理念的成果,这样的产品将逐渐取代熟悉的短信。”10月14日,易观国际总裁于扬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wifi的普及,用户用更加经济的方式和朋友沟通是大势所趋。

 面对相对于短信的巨大“价格杠杆”,即使是忌惮于双手互搏的电信运营商也不得不进行布局,目前中国移动推出了“飞聊”、联通推出了“沃友”、电信推出了“翼聊”。另外还有360公司的“口信”和盛大的“有你”等环伺左右。

  替代短信?

  这股“新沟通”之风,甫一刮起,即风靡不止。

  去年,美国的KIKMessenger异军突起,用户只要安装此软件,就可给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任意发送信息,无需支付运营商信息费。

  今年6月上旬,苹果在其2011年全球开放者大会上发布iOS5,内置的即时通讯服务iMessage,将业界对此的关注度再次推到顶峰。

  目前,KIK的用户正呈几何级数般的增长,已直接影响到了通信运营商有着巨大利润的短信、彩信等增值业务。

  在中国,米聊是首个专门为智能手机设计的社交沟通软件。它借鉴了KIK的功能和特性,又开发适合国人的新应用,如:趣味涂鸦等功能。

  去年9月14日,米聊前身“小米通道”正式上线,起初仅作为小米内部沟通工具。去年12月23日,米聊iPhone版正式发布。今年4月27日,米聊注册用户突破100万;5月12日,米聊成为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免费社交类应用第一名。

  对于运营商而言,语音聊天软件或许意味着釜底抽薪。随着新的语音聊天工具兴起,电信运营商“危机论”甚嚣尘上。虽然说运营商比互联网企业,有着更强的渠道整合优势,但互联网的反应能力和运营经验对运营商也构成巨大挑战。

  电信专家阚凯力接受采访时亦认为:“互联网业务包罗万象,很多业务都是运营商所力所不及的领域。运营商一定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本职工作——‘透明管道’,提供基础服务。如果仍然抱着城府一家独大的观念,就是死路一条。”

  然而,对于运营商而言,毕竟中国每年有着数百亿元的短信收入。如果这部分收入都被互联网企业分羹而去,其利益损失巨大。

  目前,运营商正加速业务创新,将触角伸到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移动的“飞聊”、联通的“沃友”、电信的“翼聊”都直接将产品定位在下一代语音沟通工具,将提供免费发送语音信息和多媒体信息等服务。

  于扬告诉记者,“手机通讯是运营商的天然优势,同时,移动沟通工具的核心竞争环节在于关系链。因此,运营商进入该领域将对其他同业者带来不可小觑的冲击力。”

  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黄江吉认为,米聊等语音沟通工具代替短信或者彩信的说法可能言之过早。但它的确给了用户很多新的沟通方式,也增强了沟通乐趣,“未来,运营商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提供新的服务和应用”。

  圈地时代

  黄江吉认为:“米聊等语音聊天工具有望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杀手级应用。”其理由是:用户每有碎片时间,就会想起使用该软件,无需等待三、五天时间,才登陆一次。此前,PC时代QQ已经充分彰显“杀手级”的强大实力,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时间将被利用得更加淋漓尽致。

  今年1月,米聊、微信等沟通工具先后正式推出。“今年四月份左右,小米出现拐点式增长。目前,注册用户已经达到700多万。”据黄江吉透露,未来米聊将承载更多SNS应用。而今年10月底,米聊计划发布的2.0版本产品将内嵌地理信息等功能。

  腾讯亦表示,微信已被摆在至关重要的发展位置。未来,微信有望和腾讯微博合力,共战新浪微博。用腾讯的说法是,微信将演变成为“现代社会的社交关系供应商”。

  易凯资本CEO王冉认为,腾讯凭借着微信这款产品,有望一举解决其10年来始终没有解决的吸引高端商务用户群的问题。

  “从易观国际的分析数据来看,微信的确给腾讯带来了一些中高端用户。但是,渗透率还没有这么充分。”于扬认为,“对于腾讯来说,微信现在仍然是防御性产品,可进可退,战可攻,亦可退。”

  但是,这片尚属“蓝海”的市场可能即将步入“红海”。语音聊天工具,可能是继微博之后,各大公司都争相疯抢的移动金矿。黄江吉告诉记者,“接踵而至的竞争非常激烈,甚至超出想象的激烈。”

 “腾讯魔咒”

  “任何人想做即时通讯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QQ在中国已经形成的广泛覆盖率。这导致,微信推出后能快速成长。那么,如果问微信的推出对其他同类产品是否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黄江吉说。

  此外,随着360、盛大等更多互联网公司加入到新一代移动IM领域,不久的未来,该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最后能活几家,这需要看各个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黄江吉认为。

  “腾讯魔咒”摆在眼前,米聊能否将此打破,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相对一般的创业者而言,米聊的身后站着雷军,他不仅成功投资多项互联网业务,如UCweb、凡客、乐淘等,同时身兼天使投资人身份的他不仅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也有极强的融资能力。同时,小米的"Apple+Facebook"战略也注定了其必须打赢米聊这款承载着SNS使命工具的一仗。

  但业界仍然担心,米聊的出现会不会是惊鸿一瞥?于扬认为,“雷军整合终端和应用软件的思路是符合大方向的发展。但是,当今环境下的竞争已是生态系统之争,不可能一款产品就可撬动。”

  有“互联网三座大山”之称的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都已经围绕着上下游,构建了强大的生态系统。以微信产品为例,其不仅将是单打独斗,未来可能有望和腾讯微博捆绑。

  相对而言,米聊的力量相对孤弱得多。同时,于扬认为,“从历史上看,腾讯等公司之所以能够强大,是因为其在合适时间推出真正杀手级的应用,再通过杀手级应用黏住用户。循环往复,实力不断增强。”

  然而,黄江吉则显得乐观得多。“我们只是希望,米聊能够给用户带来新、酷的应用,让用户真正喜欢它,用口碑传播它。”黄江吉说道,“如果说微信的推出,其他产品就没有生存空间,那么,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在过去半年多时间里,米聊和微信一样,都取得了用户的快速增长。”黄江吉甚至认为,“微信用户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分羹了移动QQ的市场,然而,对于米聊来说,这是从零往大方向发展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Avaya收购统一通信厂商Sipera
下一篇烽火通信:破局广电三网融合瓶颈 ..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