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警方昨天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治安情况总结。经统计,上半年警方共接报违法犯罪警情141879起,同比下降8.6%。其中,命案、侵财类刑事警情与去年基本持平,经济犯罪案件总体平稳,毒品案件有所下降。
受理命案53起,破案率达92.5%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受理命案53起,49起已破,破案率92.5%。其中,发生一次死亡2人及以上的命案2起,同比持平。
警方表示,调查案件后发现,大多数命案皆因琐事、矛盾引起,债务、家庭感情纠纷以及谋财等引发的命案占命案总数的67.9%。
侵财案居高不下,电话诈骗升1倍
上半年,全市共接报刑事类盗窃警情近6万起,同比下降0.8%。其中,入室盗窃警情基本持平,盗窃电动车警情略有上升,盗窃车内财物警情同比下降24.6%。“两抢”警情较去年同期下降23.4%。其中,抢劫降20.6%,抢夺降26.7%,拦路抢劫、入室抢劫降19.6%。需要注意的是,扒窃警情有所上升,案发地主要在医院、超市、菜场等处,犯罪嫌疑人的主要作案手段还是“尾随扒窃”。
上半年,我市网络、短信、电话诈骗仍较突出,共接报诈骗类警情6098起,同比上升19.5%,其中,网络、短信、电话诈骗占总数的61.1%。三类警情中,网络诈骗总量最大,同比上升90%;电话诈骗升幅最大,同比上升102.3%。
网络诈骗主要手段有在QQ群中发布虚假消息、盗用QQ号码诈骗QQ主人的好友。电信诈骗手段主要有冒充司法人员称银行卡涉嫌洗黑钱需要冻结转账、银行卡透支诈骗、“中行E令”网银升级诈骗等。这类案件大多系职业团伙所为,取证难,打击难度大。
知识产权侵权案物流化网络化
上半年,全市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692起,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职务犯罪仍在高位运行,而且涉案价值较大。此类案件多发在管理制度不规范的外资企业,仍以传统的采购、仓管、驾驶等重点岗位员工侵占公司货物、货款等为主,监守自盗、内外勾结、团伙作案较多。
信用卡诈骗案件数量上升幅度最大。上半年,警方立信用卡诈骗案177起,同比上升45.1%。其中,因当事人ATM取款后将卡遗忘未取而被他人冒领存款类案件及恶意透支类案件突出,嫌疑人套现快。由于非法套现商户流动性强,签购单等重要书证往往不予保存,给案件认定造成一定困难。“亮剑”行动以来,全市共立案侦查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59起,侵权领域已渗透到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产业化倾向明显。犯罪手法日益专业化,生产、仓储、销售环环相扣。同时,犯罪分子利用物流业和网络从事生产、销售侵权产品,形成产、运、销的利益链,逐渐呈现物流化、网络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