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网络电话 电信运营商有点吃不消(一)
2011-07-26 09:12:57 来源:IT时报 作者:王昕【
关键词:网络电话 电信运营商
 
谷歌、微软、苹果、Facebook一连串令人生畏名字的背后,是它们正试图建立一种绕过电信运营商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之所以仍没有取得大范围成功,原因只有一个——运营商网络的暂时的不可替代性。

  绕过运营商 攻占电话市场腹地

  谷歌、微软、苹果、Facebook一连串令人生畏名字的背后,是它们正试图建立一种绕过电信运营商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之所以仍没有取得大范围成功,原因只有一个——运营商网络的暂时的不可替代性。

  美国电信运营商AT&T 和Verizon花了20年建设自己的网络,中国移动也花了15年,这是运营商业务控制力最强的领地,但它真的无可替代吗?

  网络电话枯木又逢春

  在沉寂近两年后,近日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络电话UUCall重出江湖。其负责人汪建华已重启域名UUCall.com,并宣布正式开展网络电话网络语音服务。

  回首2009年10月,有国内网络电话第一品牌之称的UUCall突然宣布暂停使用,导致其3000万注册用户“突然死亡”。当时查封UUCall的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称,UUCall并未获得国家电信业务主管部门批准许可,擅自经营网络电话业务,是违规经营。

  两年过去后,政策没变,法规没变,可UUCall竟然堂而皇之再现江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管理条例》第七条和第九条的规定,经营网络电话业务须取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而对此最粗浅的解释就是,只有电信运营商可以做网络电话,除此之外的企业都不行。

  正因为此,在此之前的数年间,运营商对网络电话的态度一直都是高举大棒。“1毛钱打到美国”这样的广告词和业务形式,是运营商绝对无法容忍的。为此,各地通信管理局和电信运营商开展过许多打击网络电话的专项行动,如封杀Skype、查封UUCall等。

  资深电信专家付亮认为,UUCall重新上线并不能代表我国对网络电话监管的放松,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通过米聊、飞信等在智能手机之间通话,其模式就是传统的“PC to PC”模式,与电脑之间的语音通话方式并无二致。

  从这点来看,我国对网络电话的一纸禁令,已经名存实亡,监管部门的态度也已经悄然改变。香港某网络电话公司总监李晋对记者表示,许多网络电话公司都注册在香港,为的就是逃脱内地监管。

  “过去我们在内地做业务总是‘偷鸡摸狗’的,常常会遇到电信运营商去通信管理局告状,接着我们就得被查,非常麻烦。”这位负责人表示,现在情况好多了,他们的业务基本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展。

  IT巨头意图边缘化运营商

  从全球范围来说,UUCall和网络电话的鼻祖是Skype。前段时间,微软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kype引起业界大讨论,这使网络电话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可怕的是,该模式已被争相模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绕过运营商”!

  新版本的Android系统目前已支持网络电话,允许客户发送免费短信,并通过WiFi网络来打免费电话;FaceTime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属于苹果iPhone、iPad用户的网络电话系统,运营商鼓吹多年、并已夭折的3G杀手应用——视频通话,竟然成为其主要卖点;Facebook也不含糊,下载专用程序后,登录Facebook账号,朋友栏上会显示电话图标,只要点击一下,就能和网友免费通话了。

  以上几家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具实力的IT公司,他们显然都看上了运营商的语音通话市场。在中国,米聊、KiK、速聊等应用正迅速蔓延,而且小米科技还专门设计定制手机,完成了大半个产业链的整合,就差运营商这最后一块阵地。

  目前,虽然这些企业还不敢也不会明目张胆地与运营商宣战,但如果哪一天他们可以取而代之的话,谷歌等一定会非常乐意。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唐欣认为,从大的趋势来看,互联网确实正在革运营商的命。当互联网在基础硬件方面高速发展的同时,它的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在功能上能够轻易超过电视网和电信网等传统网络。

  从长期来看,互联网取代传统网络(即三网融合)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发达国家的运营商一直面临着互联网的有力竞争,但是国内的电信运营商还处于政策保护之下,至少短期内还没有太大危机。

  有些善意的观点认为,上述这些网络电话并不会要了电信运营商的命。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表示,网络电话分流传统语音通话市场是必然的,欧洲、北美等都已经开放,也没有发现哪家电信运营商被挤垮。

  而事实是,之所以网络电话不能将运营商的影响力降到零,是因为WiFi等还不是一个放诸四海皆能应用的广域网络。

  现在不是,并不代表未来就不会出现替代者。谷歌仍不遗余力地在美国山景城布置覆盖全城的WiFi网络,尝试将WiFi广域化,好在至少现在来看,如果你想要使用移动接入,你将不得不使用2G或3G的移动网络。可是,一旦谷歌等的类似实验成功,证明运营商网络的多余,那么等待运营商的或许将是“末日”。

  智能管道 运营商最后的救赎

  电信业是由创新驱动高速发展的产业,电信运营商从来都是技术革命的先锋,在互联网疯狂膨胀的今天,运营商是互联网大跃进的肥沃土壤,但仅此而已,它们正离上层建筑越来越远,无法享受到互联网结出的颗颗硕果。

  2011年,“智能管道”概念代替运营商一直高呼的“转型”口号,成为业界炙手可热的概念,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提出,中国电信要做智能管道的主导者,而在中国移动的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向“智慧管道运营者”转型。

  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绝不甘愿成为廉价的通道,占据产业链主导地位是数十年来运营商早已养成的习惯。

  “似乎彻底管道化就在眼前”

  随着互联网流量激增,运营商的网络负荷正在以几何级数增加。面对不断增长的成本开支,欧洲运营商已计划向谷歌等流量大户收费,而在消费者一边,英国运营商则已经开始限制超载小区的宽带流量。

   中国移动统计数字显示,各省网络数据流量去年普遍增加100%以上,有的省甚至达300%,移动用户的上网体验岌岌可危。

  在中国,从3G建设、WiFi无线城市覆盖,到“光网城市”等光纤到户工程,无不涉及三大运营商总计千亿元以上的大手笔投资,但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运营商总体收益增长缓慢,总体的用户ARPU值处于下降通道。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称,通信行业整体上已经进入饱和增长期,整体上不会有大的增长。同时资费也在不断下降,使得电信企业的增长放缓。

  唐欣认为,对于国内电信运营商来说,传统业务的收入增长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而互联网的数据业务虽然增长很快,但它属于基础性服务,并且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不会带来太多的垄断利润。这个是电信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所有运营商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存在忧患意识的电信人,已经开始哀叹,似乎运营商被彻底管道化的那一天就在眼前。虽然现在运营商一直不遗余力地为用户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手机、平板、电脑等都能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但管道越发达,却不能带来运营商的第二春,反而是边缘化。

  互联网就像一场轰轰烈烈的全球盛宴,运营商以主人翁的姿态欣然加入,但转眼间,运营商却发现自己只是配角,成了互联网应用服务的“活雷锋”,如何让手中与日俱增的流量和信息流变成通信收入,是运营商交给“智能管道”的重任。

  甘当管道,不行!

  “过去,数据流量就像自来水,运营商收取流量费;而现在运营商正向‘信息专家’转型,通过管道智能化实现信息增值。”付亮认为,从语音业务向广义数据业务的转型是运营商必由之路。

  唐欣觉得,智能管道虽然能够帮助运营商增加对流量的精准控制,从而提高盈利能力。但这并不能改变运营商在新的信息时代被弱化的命运。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支持所有上网手机 认识UU手机网络..
下一篇超低值!阿里通网络电话打长途低..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