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沃友”上线,“飞聊”待发
2011-09-08 13:38:4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关键词:沃友 飞聊 IM
 
移动互联应用的创新正在彻底改变电信运营企业的运营规则。事实上,感受到这种边缘化风险的并非只有中国移动一家,中国联通推出“沃友”IM软件同样也是基于增加用户粘性,打造规模化...

  移动互联应用的创新正在彻底改变电信运营企业的运营规则。近日,一则有关中国移动即将推出全新即时通信(IM)软件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百度贴吧上甚至还有网友自发发起了“期待飞聊发布”的万人签名活动。

  据了解,飞聊是一款类似于“米聊”、“微信”的新型IM软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正免费”跨运营商平台发送文字或者语音短信。虽然该消息目前仍然没有得到中国移动方面的官方证实,但却已经激起了极大的市场波澜,因为此前不久中国联通也推出了名为“沃友”的IM软件,再加上中国电信和MSN合作的天翼Live,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加入了IM战团。

  靠IM增强用户粘性

  飞聊消息的传出最早源自一位名为“飞聊官方微博”的新浪微博用户。该微博用户的简介显示,飞聊为中国移动荣誉出品,拥有中国移动纯正血统,是飞信强力助手,是3G通讯时代革命性产品。不过该种说法目前尚未得到中国移动方面的官方证实。但有中国移动内部人士透露,的确有飞聊这款产品的推出计划,该产品采用了目前手机IM软件上流行的KiK应用模式,提供类似Talkbox、米聊、微信的文字和语音通信功能,“飞聊走的是上网流量通道,不再是短信通道,这就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该人士称。

  另据记者了解,在中国移动数据部的计划中,飞聊将会作为飞信的有益补充,其推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潮流功能的拓展来增强飞信的用户粘性。易观国际闫小佳表示,目前市场上热门的移动互联应用中IM包括SNS和游戏是最有用户粘着度的增值业务,所有业务的核心是围绕它们来延伸和铺垫。因此在某种意义上,IM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方厂商搭建用户平台的最基础应用或者说是刚性的需求,也正是因此,飞信才需要跟进微信、米聊等新型IM软件向向语音与手机通讯录的高度融合方向转型的趋势,否则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

  事实上,感受到这种边缘化风险的并非只有中国移动一家,中国联通推出“沃友”IM软件同样也是基于增加用户粘性,打造规模化用户平台的目的。和中国移动有目前国内市场IM软件排名第二的飞信做底子因而可以完全靠自己的做法不同,中国联通在自主推广“沃友”的同时,还积极和腾讯展开了基于微信软件的IM服务推广合作。在广州大学城的迎新套餐中,联通就加入了每月最多6GB定向免费流量让学生用户使用腾讯微信的内容,借力共享用户平台的意图十分明显。

  短信业务有望全免费

  其实不仅仅是微信,据记者了解,中国联通和新浪微博也同样展开了名为“红围脖”的定制微博客户端合作,仍然还是采用使用红围脖客户狠毒免流量费优惠做法,广东联通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获得了800万的注册用户,各类信息转发超过3000万次。

  如出一辙的是,中国移动飞聊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天内获得众多用户的关注,同样是因为其在业务介绍中反复提到的“真正免费”特点。据记者了解,中国移动在飞聊业务方面也将采用免流量的做法,如此一来,用户通过飞聊发送文字或者语音信息,将会真正实现免费。而不是像米聊、微信、Talkbox那样号称“免费”,实际上用户仍然要支付一定的手机上网流量费。“这也是运营商进军IM市场的最大优势所在,就像当年的飞信一样,就是靠用PC可以免费向用户发短信而走红起来的。”战国策分析师杨群表示,随着飞聊、沃友之类的运营商IM应用顺应时代的不断升级,以及智能手机在用户中的全面普及,未来短信业务或许将会真正进入全免费时代。

  而通过自有IM软件用户阵营的不断扩大,电信运营商也有望在移动互联时代重新抢回SP时代的渠道掌控权。据广东移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中国移动在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方面的战略已经十分清晰,那就是借助飞信和MM商城两大基础性业务来打造平台,进而开放给第三方应用服务商,从而打造出类似App Store一样的生态价值链,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先付一些学费还是必要的。”该人士称。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涉互联网电话欺诈活动 越扣押60名..
下一篇潮流网络IP电话融入Vidanetwork的..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