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手机即时通信应用兴起 低廉费用受追捧
2011-06-30 16:48:50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关键词:即时通信 手机 低廉
 
最近一种全新的手机即时通信开始风靡,除了较早出名的Talkbox、Whatsapp等,还有米聊、微信等软件也正在成为拇指族的“心头好”:可以将手机变身对讲机,无需按键输入文字,只需对着手机说话就可把你的声音传给对方,有的软件还支持同时几个好友语音聊天。

  最近一种全新的手机即时通信开始风靡,除了较早出名的Talkbox、Whatsapp等,还有米聊、微信等软件也正在成为拇指族的“心头好”:可以将手机变身对讲机,无需按键输入文字,只需对着手机说话就可把你的声音传给对方,有的软件还支持同时几个好友语音聊天。

  在这种全新的手机即时通信软件走红的同时,已经显现出对短信、手机通话乃至微博的冲击。而苹果、诺基亚、腾讯、盛大等一大批业界巨头和众多互联网创业者们,也已经纷纷加入用户和市场份额的争夺;圈外,还有一票风投正在悄然围观,准备下手。

  手机即时通信应用兴起 低廉费用受追捧

  “还在玩手机QQ?你OUT了!现在都在玩微信了,加我。”、“你微我吧,你米我吧!”最近,在QQ和MSN的签名上呼朋唤友玩手机语音即时通信软件的人越来越多。

  “它可以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最重要的是,费用非常低。”小妮告诉记者,其实用这类应用软件,很多人看重的就是它用的只是流量,横跨各家运营商,不管是移动还是联通,语音聊天不是打电话,传照片不是发彩信,统统都走流量,而不产生类似短信和彩信的相关费用,如果身边有免费WiFi无线网络,所有服务都变成免费了。这也让小妮在使用米聊、微信等软件后,很少再发短信和彩信。

  不过,不少消费者也对“流量”很担忧,此前移动和联通都曾曝出流量费惊人的消息,不过记者在不少论坛上发现了一些达人们详细的流量测试清单。

  “语音流量1~2k/秒,iPhone一代和3G的流量是4K /秒,图片信息会根据原图质量自动压缩到50~200k。” 根据网友的测试,发1000条短信消息所产生的费用在1元钱以内,并且每条消息基本不限字数;而流量消耗相对较大的语音短信方面,30M的流量可以发上千条。以目前浙江移动流量包月情况来看,30M的流量包月费用仅需5元/月,这笔费用相比普通的发短信、彩信等,确实便宜。

  “米聊”注册用户突破200万 研发公司估值高达2亿美元

  一款应用能基于手机通讯录、涵括熟人网络和趋近于零的资费,打动的不仅仅是众多渴望省钱而且好奇的手机用户,对于谋求用户数量的众多互联网企业而言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作为这类应用软件的开山鼻祖,2010年10月19日,美国某公司工程师泰德·利文斯顿在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上推出了其基于手机通讯录的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Kik Messenger”。仅仅15天,这款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就吸引了100万次的下载量,到当年12月初更是突破了250万次,在欧美迅速蹿红。

  “米聊”面世后,盛大、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迅速跟进,分别推出同类产品“kiki”、微信,此后独立创业团队开发的推信、友信等同类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观望了2、3个月后,开心网也不甘寂寞加入战场,发布飞豆;盛大甚至另立山头打造“有你”,并迅速下线此前风评不佳的“kiki”,投入巨大。

  前后不过5个月,国内四大互联网巨头先后投身手机即时通信市场短兵相接。此间,网上还曾一度疯传一款名为“群群”的手机即时通信工具是阿里巴巴布局移动互联网的战略产品。不过,阿里巴巴公关总监陶然作出澄清,称“群群”并非阿里出品。最终,“群群”被证实为杭州爱锋乐技术有限公司出品,其创始人钱志龙此前在阿里巴巴担任高管。

  嗅觉敏锐的风险投资也早已守候围观。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手机即时通信应用开发的小米科技,其推出的“米聊”的注册用户量截止五月份便已经突破200万。在此之前,小米科技获得晨兴和启明创投3500万美元融资,估值高达2亿美元。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小企业通信:高成本、低效率下的..
下一篇维护网络带宽十大策略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