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合肥开始打造‘中国呼叫之都’,目标是五年内建成10万坐席。 ”合肥市商务局服务外包处处长吴松江介绍,目前合肥已建成近3万呼叫坐席,“算上再建的,总量可达5万”。这其中,金融、保险、电信运营商坐席占据了绝大部分。
合肥打造“呼叫之都”已过去两年多,在刚刚闭幕的合肥两会上,合肥市市长张庆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将“重点打造呼叫、共享等服务中心”,一部外接的客服电话算一个坐席的话,全市现拥有近3万坐席规模。下一步要往哪里走?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联想客服正考虑落户合肥,或将给全球联想用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合肥呼叫”将更高端。
【成果】
合肥已建成近3万呼叫坐席
“2010年合肥开始打造‘中国呼叫之都’,目标是五年内建成10万坐席。 ”合肥市商务局服务外包处处长吴松江介绍,目前合肥已建成近3万呼叫坐席,“算上再建的,总量可达5万”。这其中,金融、保险、电信运营商坐席占据了绝大部分。
中国呼叫中心与BPO产业联盟主席颜晓滨说,有呼叫和外包产业基地的城市,全国不下五六十座,“但合肥的规模是最大的”。颜晓滨眼里的合肥至少具备五大优势,一是除了看重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区位条件。二是人才优势,“合肥是中国四大科教之城,10万坐席至少可解决二三十万大学生的就业。 ”蜀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葛宜良介绍。此外,还有较实惠的综合商务成本、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三大优势。
“吃住行乐购+就业”留住人才
5000平米的员工餐厅加酒店,1000平米会议中心,300平米娱乐中心,200平米健身美发中心,还有规划建设的10000套公租房,“吃住行乐购,再加就业,这样的模式才能留住人。 ”葛宜良描绘了在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内的美好生活。据了解,呼叫中心每平米的楼层需要达到800公斤的承重;此外通风、通信、电力,甚至厕所蹲位都有严格要求。人才是企业最渴求的。目前,高职招生专业中已有“呼叫中心服务与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和“电信服务与管理”三个相关专业,合肥一些院校也在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
【规划】
都市产业园一栋楼年税收亿元
“呼叫中心、服务外包、电商园区,一层层地往上走,最终瞄准的是都市产业园,这将是合肥主城区未来发展的定位。 ”吴松江说,不同于传统的企业园区有厂房和烟囱、有班车和餐厅,都市园区内的一幢幢写字楼、一台台通信终端,就是产出效益的所在。 “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中介服务、物流快递,这些行业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 ”吴松江说,从表面看都市产业园没有工业经济的高产值,但如此发展模式,可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集约用地。 “有些地方的楼宇经济、总部经济,1栋楼的年税收就能超过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