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历数国外紧急求救呼叫中心的服务方式
2013-05-27 15:41:53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关键词:呼叫中心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本月21日,湖北襄阳市南漳县境内发生一起车祸,3人倒在血泊中,市民戴先生见状急忙拨打120,但电话那头却传出语音广告:"3G新时代,小说看得痛快……"时间长达60秒。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本月21日,湖北襄阳市南漳县境内发生一起车祸,3人倒在血泊中,市民戴先生见状急忙拨打120,但电话那头却传出语音广告:"3G新时代,小说看得痛快……"时间长达60秒。事后再拨打120,还传出"买iPhone4s,iPhone5,办流量套餐"等广告,每次约几十秒。对此,电信部门解释称是误挂,目前广告已经移除了。

  这样荒唐的事情但愿每个身处险境的朋友能够少碰到几次。那么,在国外,紧急电话会有广告导语吗?该如何正确拨打紧急求救电话?

  先来看日本,《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在日本火灾和救护都拨打119,接听电话的人都要经过专门的训练,但是一年多前,因为接听员的疏忽导致大学生等不到救护车而死亡,在日本引发争议。

  黄学清:日本急救电话是119,救护的火灾是统一的号码,都直接由人工接听,接线员会首先询问是火灾还是救护,再问地点和状况,很多地区的接听系统是由两个人一组接听一个电话,一个人负责和报警的人交流,根据是否有意识、呼吸、出血、呕吐等几个方面进行记录,另一个人负责确定报警人的位置,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都要经过专业训练,近年来乱打急救电话的现象显著增多,甚至有的人只是因为喝醉了酒打不到出租车就打急救电话,所以接线员的判断就变的更加的重要了,但是接线员尽管接受过专门的训练,毕竟不是有医务工作执照的人,有时候也会出现失误,比如一位大学生在拨打急救电话后,接线员判断他能够自己去医院,而没有出动救护车,这位病人因为没有得到急时的救助而死亡,现在在日本虽然杜绝乱打急救电话是当务之急,但是发病的人却等不到救护车就背离了救护电话保护民众生命的基本原则,这成为了日本救护领域急需解决的一个矛盾。

  毕业于当地高校的留学生李薇告说,她有过一次拨打911的求救经历。

  李薇:留学的时候我一个同学有一天突然早上给我打电话,已经快说不出话来了,非常痛苦,她说在洗手间肚子痛的都已经站不起来了,我也挺紧张的,也束手无策,然后我直接就打了911,我当时还觉得有点小题大作了,觉得911会不会管这种事情,打电话之后,接线员马上就问了什么情况,我大概把情况说一下,说不是我本人,然后她就问的特别详细,她问了我的姓名、电话、身份、住址,又问了需要救助人的姓名、电话、身份、住址,我是用座机打的,那边就很快知道我的方位,我就说了大概的症状,他问的很详细,我当时特别不耐烦,我想赶紧来就行了,现在问这么详细干什么,就在我还在谈话的中间,就听见外面已经有类似于救护车的鸣笛的声音了,相当快。

  后来我才知道在问话中间,她是边问话就边做出了行动分配,因为他出车需要认定派不派警察,还是只派医护人员,或者根据症状准备一些急救药品,在跟你问话的时间里旁边人就在做记录,进行救助方案,我放下电话马上就跟着救护人员上车,发现有四个人,一个警察,一背着医药箱的急救护士,一个特别膘肥大汉,我当时想需要来这么强壮的人吗,后来我发现真的需要,这个人一下子就把我同学放到担架上了,而且警察迅速的确认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身体突发的不适的状况,医护人员马上给她打了紧急的药物,先给她止痛,膘肥大汉就双手把她脱起来把她放到担架上,然后他们就上了车,到了医院。

  与李薇有同样经历的,还有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

  胡方:我自己也曾经拨打过紧急求救热线,求救中心的工作人员比较保守、稳健,那次隔壁邻居半夜开派对,半夜三更仍然非常吵,于是我打电话求救,接线员提出了两点,一是警方会立即去现场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建议我自己不要主动去交涉,一切由警方到达之后再处理,后来大约10分钟之后,就来了一辆警车,开派对的房东把音量调小了,整个过程我自己没有出现。

  胡方还透露,由于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该国的求助热线在语言上几乎可以满足来自世界各地求助者的需要。

  胡方:比如你是中国人,而且不会说英文,当你需要求救的时候,只要会说两个英文单词就可以了,一个是中文,另一个是翻译,当接线源听到中文翻译这两个单词之后,就会立即接到随时待命的第三方中文翻译那儿去,由中文翻译求救者和紧急求救中心进行三方通话来解决问题。这样的翻译不仅仅是局限于中文使用者,几乎来自世界各地的求救者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翻译求助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呼叫中心流失率带来的不利影响
下一篇IBM“沃森”走向商务市场 首战客..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