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智慧城市理念认知与建设投资渐趋于理性
2013-04-25 09:51:20 来源:慧聪安防网 作者:【
关键词:智慧城市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热潮大涨,许多地区都积极投身智慧城市建设,随之也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没有因地制宜而出现盲目跟风,缺乏系统规划导致低水平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可能导致信息孤岛产生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建设热潮大涨,许多地区都积极投身智慧城市建设,随之也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没有因地制宜而出现盲目跟风,缺乏系统规划导致低水平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可能导致信息孤岛产生等问题。出现了问题,各种质疑的声音便不期而遇,给火热的智慧城市建设泼上了一瓢冷水。新概念的普及与落实总是会遇上各种阻碍,智慧城市建设亦是如此。反观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近些年无论是对智慧城市的概念认知亦或是建设投资其实已逐渐趋于理性。

智慧城市理念认知与建设投资渐趋于理性

    政策支持促智慧城市大发展

    2012年是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的重要一年,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受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新型应用模式不断创新的驱动,许多城市把信息化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纷纷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2013年年初,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据悉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近期也将公布,届时该名单上的“智慧城市”将逾200个。在整个“十二五”期间,还会有更多的城市乃至区县加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行列。

    近年来,智慧城市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与政策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而市场对智慧城市强烈的反响更是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发展的步伐。据了解,前不久在住建部组织的“智慧城市”创建培训会议上,多家商业银行、投资机构纷纷表示全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或将超过4400亿元。看来,“智慧城市”概念或将再次引爆资本市场,也将大大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2012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地域分布

    纵观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状况,不难发现,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69个,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密集区域,三大区域的智慧城市数量占据了总数的59.4%。其中,环渤海地区有14个,占总数的20.3%;长三角地区有19个,占总数的27.5%;珠三角地区有8个,占总数的11.6%。此外,武汉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也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沿海地区聚集、中西部逐步涌现的总体建设格局。

    受经济发展制约,内陆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相对沿海来说起步稍晚,但是受沿海地区的带动作用,借助政策的扶持,2012年部分内陆城市纷纷发展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建立产业基地和园区,确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加速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升级,逐渐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相比2011年,2012年底全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数量由7个增至24个,占全国智慧城市总数的比例由19.4%增长为34.8%,全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已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

    各地对智慧城市的理念认知渐趋于一致

    随着政策支持,智慧城市概念近几年来在我国逐渐普及,各地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时,应当对该概念有清晰的认知,有科学的规划。有些地方在建设智慧城市时之所以会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与概念的模糊认知和规划的不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几年,城市信息化领域同时存在着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感知城市、智慧城市、物联网建设等不同的关于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概念。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探索与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创新,业内对于智慧城市的理念逐渐趋于一致,基本都认同智慧城市是指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迅捷信息采集、高速信息传输、高度集中计算、智能信息处理和无所不在的服务提供能力,实现城市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以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先进城市发展理念。

    各城市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投资渐趋于理性

    智慧城市当下发展得如火如荼,不可避免出现了各种问题:例如,各地城市建设的基础参差不齐,如果不能因地制宜,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局,会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或者缺乏统一完整科学的标准评价体系,为不同城市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埋下了隐患,最终可能只建出一大批不能互联互通的信息孤岛;另外,仅从技术和设备层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绕开部门利益壁垒,无法解决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的难题。

    这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但智慧城市建设中并非没有亮点和特色。有些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前,会紧密结合城市定位,借鉴成功的案例,吸取先进的经验,理性把握建设重点和方向,不再单纯的模仿其他智慧城市的建设,而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以获得更好的城市竞争力。如北京将“文化智能传承”作为其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需求;东莞充分结合其“世界工厂”的工业基础优势,重视智慧应用建设与智慧产业协同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日渐成为推动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引擎。除了北京、东莞,全国还有其他城市利用地域特色打造智慧城市的典型案例,找准定位,找出亮点,走特色发展路线会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

    小结:

    智慧城市建设是个浩大工程,需理性认知,逐步发展,针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未进行建设的城市可以用来借鉴与规避。例如,针对建设中出现的信息孤岛问题,应从全省、全市统筹的角度进行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这样或许会有效解决建设过程中由于标准和规范不统一造成的城市信息孤岛问题。如江苏、广东、山东、湖北等省已提出未来智慧城市群的设想。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百万高清提供更多选择成监控摄像..
下一篇福州将装6000个监控探头 提高治安..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