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我国扩大视频监控设备部署 百万人口需3万摄像头
2013-06-24 11:39:36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关键词:视频监控 摄像头
 
中国正计划构建覆盖至县一级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治安防控网络。这一举措旨在使中国治安治理的重心从目前的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预防。

  中国正计划构建覆盖至县一级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治安防控网络。这一举措旨在使中国治安治理的重心从目前的事后治理转向事前预防。

  为建成和完善这张庞大的网络,公安部门正努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其中包括高密度的摄像头布局、居民指纹信息收集系统和居民D N A信息采集系统的建立。此外,还在推动跨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信息共享。

  有警务学者认为,国际上,大多数西方国家已经建立类似的治安防控体系,中国有必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治安防控网络。

  公安部研究省市县防控网络建设规划

  在国际上,治安事前预防被认为是治理治安的一种治本式举措,美国、英国、日本都已实现这一转变。早在1892年,英国就通过了《关于改善首都及近郊警察状况的条例》,其中就强调了警察的功能主要是预防而不是打击犯罪,同时也强调了公众参加社会治安管理的必要性。1997年,我国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提出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

  但公开报道显示,截至目前,一些部门单位和群众“重打轻防”的意识仍普遍存在,“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尚未真正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有警务学者认为,当前,我国警方一般主要采取事后打击、事后治理的方式进行治安防控,中国有必要与国际接轨,尽快将治安防控的重心转到事前预防上来,因而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治安防控网络就显得十分必要。

  日前召开的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会议上,中央综治委社会治安专项组成员、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表示,公安部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在现有基础上抓紧研究制定省、市、县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各地均在建构立体式治安防控体系,而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各地均在扩大监控视频的使用,以及开始对指纹的采集。

  人口百万县级市部署3万摄像头

  目前,中国从大城市到边远的乡村,都安装了数量不等的摄像头。其中,广东、苏州等地的摄像头密度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苏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苏州公安局有一套监控网络,一辆汽车进入苏州市,每三公里至少会被拍到两次,再辅以正常的摄像头,车辆的运行轨迹很容易被找出来。

  公开报道显示,广东全省的摄像头超过100万个。在并不发达的广东梅州市兴宁市,一个人口10 0多万的县级市,部署有3万多个“平安视频”的视频监控系统。

  “现在我们每破一件案件几乎都要用上信息化,其中视频运用是最广泛的,60%以上的案件侦破过程中都会用到视频。”兴宁市公安局信息通信科技科科长赖宽说。他认为,视频监控已经成为公安破案的新“杀手锏”。

  除了破案,摄像头还可以在治安防控上进行事前预防。苏州市昆山市公安局负责人对南都记者介绍,曾有两拨人准备在街头打架,警方从监控中发现后,立即赶到现场,在打架之前进行了制止。

  部分城市试点采集居民D N A样本

  指纹采集和D N A样本采集也是立体式治安防控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开始,全国开始启动居民指纹采集,不少城市则开始试点居民D N A样本的采集。

  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跃进介绍,目前,苏州公安D N A库容已突破80万份,近年来,利用D N A技术直接破案增加了近30倍,苏州公安局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破案占比超过80%。

  有两个案子让他印象深刻:苏州发生过一起金店抢劫案,劫匪蒙面无法得知面貌,但警方发现劫匪在伸手拿东西时,在玻璃上留下一点痕迹。警方根据D N A鉴定,发现是一名有前科的违法人员。

  今年1月,苏州下辖的张家港市德积镇一处水库发现一具男尸,经法医鉴定,死者距离被害时间已经一个多月。破案线索几乎空白,警方通过D N A比对,将涉嫌杀人抛尸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在黑龙江大庆市,流动人口申办《居住证》时,需要采集申请人的D N A样本、指纹信息和人像信息。工作人员在采集D N A样本后,将之送到当地公安局D N A检测室,经检测后,工作人员会将每个人的D N A卡片编号输入办证信息表。

  而随着今年新的身份证法的实施,各地对指纹采集的工作也已经启动。北京警方从6月1日正式启动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上海市公安局规定,自7月1日起,全市所有派出所均可以办理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海南、江西、河南、福建等省则将于下半年开始启动或在部分地区试点身份证指纹登记。

  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表示,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可以通过机读快速、准确地进行人证同一性认定,有助于防范恐怖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范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以及伪造、变更居民身份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并在金融机构清理问题账户、落实存款实名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防控信息将跨政府部门共享

  南都记者获悉,目前,警务部门还在推动跨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信息共享。

  据了解,这些信息并非公安一家独享,而是与其他部门分享,同时公安也分享其他部门的信息。信息的采集也不完全由单个政府部门或单个的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一些居委会和居民也可以采集反馈给政府部门。

  上海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就曾作出尝试。当年,上海闵行区建立了多部门联动协作平台,不但各部门可以互享信息,521个居委会也拥有平台的终端,可以在居委会将警务、环境等信息输入平台,平台系统可以自动将信息分类,传给相关政府部门。

  在闵行区城市综合管理和应急联动中心,记者在由48块小屏幕组成的大屏幕上看到,平台上有采集来的居民信息,有公交车的行驶路线图,还有交管部门传来的运输危险品车辆运行图,两个运行图每30秒更新一次。

  闵行公安分局指挥处副处长张煜对南都记者介绍,平台使各部门之间联动更加方便,比如以前的黑诊所管理,卫生部门人少,不容易发现,而其他部门发现后可以立即上传到卫生部门,再由卫生部门处理。“实际上,每一个政府成员,都是大平台的信息员。”张煜说。

  联动中心协调科科长张平对南都记者说,管理平台可以倒逼各个政府部门提高效率,平台已经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放。“当然,一个管理平台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在条件成熟后,还准备向市民开放,增加与市民互动的内容,这样可以使信息处理更加透明,更加有利于监督。”张平对南都记者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长乐校车GPS视频监控升级 增强校..
下一篇详解MPEG-2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