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国家提倡“宽带中国” 成民用视频监控福音
2013-08-30 09:40:28 来源:中国安防网 作者:【
关键词:视频监控
 
随着“平安城市”、“平安校园”等大型项目的展开,民用监控正在快速的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宽带网络作为视频监控传输中的关键环节,其严重影响着网络视频频监控的发展。

  随着“平安城市”、“平安校园”等大型项目的展开,民用监控正在快速的渗透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宽带网络作为视频监控传输中的关键环节,其严重影响着网络视频频监控的发展。近日,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要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该战略的提出为民用安防的普及解决了一大难题,堪称为民用监控领域的福音。
    民用监控发展引发带宽“短板”问题

    安防技术的进步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尤其是无线监控基础设施的应用为民用安防市场的打开提供了便利。对此,电信运营商不约而同将眼光瞄准了家居安防市场,先是中国电信推出了“全球眼”视频监控业务,既能用于行业,也能用于家居安防监控;中国移动更是专门为家居安防量身定制了“宜居通”业务标准,让用户手机能够随时保持对家里的门磁、红外探测、煤气探测甚至是摄像头的监控状态,实现了防盗报警、视频监控、燃气报警、防火报警和老人求助等。

    相比于传统安防行业企业而言,作为网络传输环节的绝对掌控者,运营商拥有其绝对的资源优势,这种资源优势更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带宽优势实时传播视频画面。说到带宽问题,我们认清一个事实,虽说中国网络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中国现行的网络带宽还不够宽,而且用到网络化的监控产品上还是不够多,原因很简单:宽带不论是租用还是专线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理论上一个500Kb的带宽传一路标清的图像是够了,可是实际的情况是电信营运商们标称1M的网络,其上传流量才100Kb,要是传1路标清图像需5M这样的带宽。而其高昂的费用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而如果是行业部门跨区域的长距离传输,租用专线或是自行铺设光纤的话,其费用更是让人难以承受。

    网络监控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其依靠网络布局视频监控点,通过网络进行实时远程监控。网络技术的成熟是安防市场促进高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清”与“网络”的强强联合也促进高清产品不断完善。只有打破了带宽速度慢给网络视频监控发展带来的瓶颈,才能有利于网络视频监控的加速发展。

    “宽带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

    笔者在与安防企业沟通的过程中,在谈及视频监控发展瓶颈时,不止一人提到公网建设。其实,早在2012年我国就提出了“带宽中国”战略,战略提出要用几年的时间对我国的网速进行“降价提速”。这项工程由工信部实施,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3G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扩大覆盖范围。争取到2015年末,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兆以上,农村家庭达到4兆以上,东部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家庭达到100兆。

    2013年8月17日,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将“宽带中国”计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宽带网络定位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提出了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一是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0%,二是到2020年,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宽带应用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较为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在促进宽带网络产业链不断完善方面,《方案》提出要智能终端研制。充分发挥无线和有线宽带网络能力,面向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家居、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展物美价廉的移动终端、互联网电视、平板电脑等多种形态的上网终端产品。推动移动互联网操作系统、核心芯片、关键器件等的研发创新。加快3G、TD-LTE及其他技术制式的多模智能终端研发与推广应用。

    结语:

    宽带网络是未来整个经济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它改变的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方式,对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也会带来根本的变化。“带宽中国”战略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带宽不够导致视频监控画面传输不流畅的问题,为未来民用监控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三网融合 安防视频应用摆脱带宽限..
下一篇光纤传输受益政策支持或换高清监..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