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4G发牌在即利好中国移动 终端发展紧锣密鼓
2013-11-06 10:00:42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
关键词:4G 中国移动
 
今年9月,工信部相关领导公开表示,“今年年底前将发放4G牌照”,让“久旱”的中国移动终于盼到“甘霖”。最近,笔者从接近工信部人士处获悉,国内4G牌照发放日期已定。

  今年9月,工信部相关领导公开表示,“今年年底前将发放4G牌照”,让“久旱”的中国移动终于盼到“甘霖”。最近,笔者从接近工信部人士处获悉,国内4G牌照发放日期已定。该人士未透露具体日期,只表示最快将于本月下旬发放。同时也有运营商人士透露,发牌具体时间有多个版本,但几乎板上钉钉的是,先发的只有TD-LTE制式的4G牌照,而目前采用TD-LTE的电信运营商只有中国移动。最近,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下称广州移动)已启动大规模4G用户体验,4G网络的最快速率能达到100Mb/S,是目前3G网络速率的10倍以上。通过高速的4G网络,手机等移动终端的上网速率将彻底突破瓶颈,甚至超过固网所使用的光纤宽带。
    广州移动4G体验全方位展开

    早在去年5.17世界电信日期间,广州移动就联合了广州市第三公共汽车公司,将381路公交车线打造成为广东省内首个TD-LTE公众体验项目。通过在381路公交车安装了CPE无线网关设备,可将TD-LTE网络转化为WIFI信号,只需使用带有WIFI功能的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便可畅享4G极速体验。

    在此通讯速度下,可以接受高分辨率的电影和电视节目,4G的发展或许成为合并广播和通信的新基础设施中的一个纽带。随着4G的到来,相信全国各大城市的交通工具会快速覆盖4G网络,交通工具中的用户,对于上网冲浪的体验将发生根本变化,在线观看电影成为流行,而下载电视剧到手机的习惯或许会成为过去。

    4G网络下,可通过ID应用程序成为个人身份鉴定设备。这使得单兵监控系统基于4G高清视频监控可对未来的社区环境起到更为安全的管控。可将道路车辆图片、视频快速回传至交警局后台,不仅速度快,图片影像更是纤毫毕见,让违法车辆无处遁形,为其快速处理提供了依据和便利,真正实现了便捷执法、有据可依。公共环境的施工现场、交通实时动态景象都可以对政府部门提供十分清晰流畅的图像。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移动的4G高清视频监控也让广州政府和广州企业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该业务还可广泛用于政府、公安、金融、保险、交通、军队等各行业,在为安全监控保驾护航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沟通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除此之外,旅途中会使用到的炫目三维全景地图、媒体会使用到的采访即拍即传,都会在4G网络下得到更完美的体验。而目前,只有中国移动有4G网络,其中广州又是最先起步的城市之一。

    4G终端发展紧锣密鼓

    4G发牌在即广州移动快速抢跑。早前工信部已批复同意中国移动在北京等全国326个城市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中移动(51.93,-0.39,-0.75%)在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的4G网络布局已接近3G水平。而中移动已有四款TD-LTE手机获得工信部入网许可,华为、中兴通讯、索尼(16.85,-0.23,-1.35%)、三星各有一款手机入选。

    广州移动人士向笔者透露,除上述四款手机外,LG、宇龙、天宇等多家国内外手机厂商都有4G产品在进行测试。目前,中国移动在测的TD-LTE手机类终端超过10款,数据类终端达到50款。

    最近,笔者用三星最新款4G手机NoteII在广州体验发现,在包括番禺、天河等多地测试,下载速度非常快,浏览在线视频可达到高清效果。此外,NoteII作为一款4G旗舰手机的代表,在待机时间上也非常优秀。据技术人员介绍,除了手机厂商设计上的改进外,4G网络对能耗的要求也较低,也显示出广州移动的4G-LTE网络虽然还只处于体验阶段,整体效果也已非常成熟。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高清监控走向主流 FPGA迎来广阔市..
下一篇传输技术优势 无线监控亲睐大型应..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