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网络监控备受瞩目 全IP技术成地铁安防趋势
2013-11-14 11:30:53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作者:【
关键词:网络监控 IP技术
 
IP监控解决方案可以全部由网络摄像机构成,也可以由模拟摄像机加视频服务器构成,或者是同时由两者混合构成。无论采用哪种形式,IP监控都已被证明是一种在各种行业内都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IP监控解决方案可以全部由网络摄像机构成,也可以由模拟摄像机加视频服务器构成,或者是同时由两者混合构成。无论采用哪种形式,IP监控都已被证明是一种在各种行业内都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在不计其数的行业应用当中,这种革命性的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监控系统,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同时在另外一些应用领域,它也正在开始被用来开创和激发新市场的形成。
    IP网络视频监控优势凸显,前景被看好

    经济的发展促使着人们不断的提高安防意识,当传统的本地模拟监控方式逐渐不能满足某些行业大范围、远距离监控的需求,如银行跨地区联网监控时,通过网络将图像进行远程传输的集中监控方式应运而生。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远程监控已经渗透到教育、政府、娱乐场所、医院、酒店、运动场馆、城市治安等多种领域。

    熟悉远程监控的人都知道,将图像摄取后进行远程传输的主要方式除了互联网,还有光纤。有人认为,通过光端机和光纤进行远程监控,其视频图像的质量和传输速度要优于网络传输,但是它昂贵的成本和复杂的布线工程让人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其组网能力相对较差,不能满足大型监控项目的需求。而网络监控则在此显示出它独有的优势:凡是有网络的地方就能构建网络监控系统。由于省去了传统的布线和线路维护费用,使得网络监控系统的安装成本大大降低。对于使用者来说,网络监控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随时按需监控,实现即插即用即看,使用方式相当便捷。于是,IP网络监控一致被业界认为是未来视频联网监控的主要趋势。

    网络监控的优势和广阔前景促使国内外安防厂商纷纷研发适合网络监控的产品,如先前的DVR,后来的网络摄像机、视频服务器等。这些网络产品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压缩技术,可使传输带宽和存储要求达到更小化,以弥补因网络带宽不足而导致的缺陷。近年来,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设备网络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因为具有更多的智能特性和强大的联网功能,而成为网络监控市场的新宠。据Gartner集团预测,2005年全球视频服务器的销售额将达到420亿美元,年均增长将达到64%,而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更有望超越国际水平。同时,在宽带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下,网络监控摄像机市场也将以每年57.5%的速度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安防要求的提高,传统意义上的模拟本地化监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网络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依靠网络进行远程视频监控成为可能。

    对于大型的监控系统来说,网络监控相对本地监控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具体体现在监控方式更灵活、系统施工和维护造价相对低廉、可保存的数据量更大、数据保存方式更多、数据应用形式更广、系统集成度更高。而另一方面,以网络为基础的视频监控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存在的地方就可以建立网络监控系统,省去了传统的布线和线路维护费用,降低了监控成本;用户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可以不受地域限制随时按需监控,实现即插、即用、即看。

    可以说,现阶段通过网络及网络产品已经真正实现了分散布点、集中监控的远程传输。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网络监控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受到了广大安防厂商和行业用户的广泛关注。

    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网络视频的传输是当初网络协议提出时所未料及的。我们知道,图像是一个恒定的信息流,而在因特网内部,信息却不是一个恒定的流。在图像传输过程中,TCP(播送控制协议)先将发送的信息分解成多个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用一个序号和接收地址来标定,并插入一些纠错信息,按序组合并保证可靠性传送。而IP(Internet协议)则将数据包通过网络传送给远程主机并负责数据包的寻址。在另一端,TCP接收到数据包并核查错误,若有错误发生,TCP要求重发这个特定的数据包,只有所有的数据包都被正确地接收,TCP才用序号来重构原始信息。基于网络传输的这些原理,网络视频监控对网络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庞大的数据和信号流量与目前相对过小的可用带宽产生的矛盾导致人们对IP网络视频监控的应用和前景并不十分乐观,而图像质量、网络速度、传输时延、网络安全等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虽然网络监控暂时存在种种缺陷,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国务院出台的政策对网络建设鼓励非常,作为IP网络监控的载体,IP宽带的发展和完善将极大的提高用户对IP网络监控的信心。国内的多家网络运营商已经个个摩拳擦掌,大部分安防业内人士也认为,远程网络传输应该是监控行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同时,它的市场前景促使国内外的安防厂商纷纷将研制适应网络监控的监控产品作为公司的科研重点。据国外有关方面预测,网络摄像机在2007年将占据全球市场需求的一半。

    目前,国内外相关人士都在努力地改进和完善IP网络视频监控固有的缺陷,虽然短期内还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IP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只能说是日趋完善,但可以预料的是,它将会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完善而得到长足的发展。

    全IP监控技术已成地铁安防发展大势

    地铁视频监控主要涉及区域是:车站、列车、车辆段、停车场、综合基地、主变电站(所)、运营控制中心等。传统的监控採用类比数位结合方案进行建设,本地採用类比矩阵进行建设,採用硬碟录影机进行储存,同时通过编码器上传到监控中心进行统一监控。这种传统的CCTV方式应用在较早的地铁线路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老的线路监控,一条线路的总视频流一般不超过300路,属于较小规模监控系统,具有以车站监控为主、每个站只上传8路到监控中心,缺乏全域调看、统一管理、全域控制等特点。

    但是,由于这种传统的建设模式在集中监控、资源统一调配、突发事件多人实时调看、跨线运营调看图像、存储时间、图像储存安全、系统可维护性、功能易扩展性等方面,已很难满足需求的发展。因此在现今的轨道交通行业视频监控应用领域,CCTV全IP解决方案已成为大势所趋。

    这其中的塬因就在于,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跨越性发展,许多城市都已经拥有了不止一条的地铁线路,跨线运营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在视频监控上,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跨线调阅图像,对出现的情况进行联合分析判断就成为了关键。IP监控在规划之初就考虑到统一图像储存的管理需求,可以灵活调看各线的歷史图像。而且可以通过建设各车站的监控系统和总控中心,一旦地铁出现紧急事件,可通过网路监控系统即时瞭解现场情况,全域掌握各地情况实现人力资源集中调动、管理的功能。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对轨道交通体系的保卫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公安厅要求安全保卫监控储存歷史图像资料能够支援至少15天的资料储存容量。由于IP监控採用专业IPSAN储存,储存容量按需扩容,完全满足大容量图像的储存需求;图像资料应在监控中心储存,此种方式能防止人为破坏图像资料,提高资料可靠性,同时可避免图像被人非法挪用、散播,起到内防内控的作用。

  同时,在系统维护方面,IP监控方案支持对前端各种编解码设备进行统一管理,一旦出现某路图像视频丢失,监控平臺能够告警提示,通过网路排查能很快定位故障,极大降低系统维护成本。这对于如今日益庞大的轨道交通监控体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另外,IP监控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功能扩展,通过採用开放的架构,支持将来智慧业务的扩展,例如事件报警、人数统计、人脸识别等应用。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防範,提供地铁公共交通安全,同时在出现一定情况下可以进行控制人流,及时判断、搜查可疑分子。尤其在现在地铁安保措施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这一特点的价值更为明显。

    由此可见,视频监控IP化是轨道交通行业应用发展必然,实际上,北京、成都、杭州、苏州等城市新建的地铁视频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採用了IP技术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细分市场专注技术开发 远程监控成..
下一篇安防电商模式多样化 未来发展很坎..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