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数字安防时代:SVAC标准推行艰难之路
2013-12-20 10:43:27 来源:CPS中安网 作者:【
关键词:视频监控
 
2010年前后,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安防视频监控市场已经进入从模拟设备向数字设备的转型期。与传统的模拟视频相比,数字视频技术的突出特点就是采用了全数字的图像、声音处理技术。

  2010年前后,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安防视频监控市场已经进入从模拟设备向数字设备的转型期。与传统的模拟视频相比,数字视频技术的突出特点就是采用了全数字的图像、声音处理技术。随着这些数字视频系统的日益成熟和不断发展,一系列相应的数字视频监控的音视频编码标准也在迅速制定并不断得到完善。

    从MPEG-1到MPEG-4,再到H.264,中国一直都没有自己的安防视频监控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虽然早些年中国也自主制定了AVS标准,但由于市场推动以及技术方面的缺陷导致该标准并未被视频监控企业所广泛采用。而目前已有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都是针对广播电视和大众娱乐方面的应用,在安防行业直接采用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制定符合安防视频监控应用需要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SVAC标准应运而生。

    2010年12月23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推荐性国家标准GB/T25724-2010《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英文名称TechnicalSpecificationofSurveillanceVideoandAudioCoding,简称SVAC标准),标准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SVAC标准的目的是建立符合视频监控需要的、先进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和安全体系,提高报警监控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及信息的安全、有效和综合利用。

    SVAC国家标准是由国家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作为组长单位、40余家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安全防范产业各环节企业一同参与制定的第一个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创新型的国家标准。国家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长厉剑任联盟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邓中翰任联盟名誉理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客观地说,在SVAC标准问世之前,国内和国际都还没有专门针对安全防范监控应用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已有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都是针对广播电视和大众娱乐方面的多媒体和流媒体应用,并不适用于安全防范领域。随着整个安防产业朝着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制定安全防范监控需要的视音频编解码标准也就变得至关重要。SVAC国家标准的出台,从核心层的视音频编解码方面解决了长期以来数字监控领域标准、协议无法统一的难题,填补了安防监控专用视音频编解码标准的空白。

    SVAC的技术意义

    SAVC国家标准的制定解决了目前视频监控系统由于信源编码标准不统一导致的难以互联互通的问题,在国家安全、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能源开发、商业金融、卫生医疗等多领域发挥作用。

    SVAC标准的八大技术创新表现在:

    1、支持高精度视频数据,在高动态范围场景提供更多图像细节,减少编解码环节的图像信息损失。

    2、采用帧内4×4预测与变换、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等技术提高编码效率,在获得更好图像质量的同时也能获得更高的编码效率。

    3、支持感兴趣区域(ROI)变质量编码,在网络带宽存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提供更符合监控需要的高质量视频编码。

    4、支持可伸缩视频编码(SVC),满足不同传输网络带宽和数据存储环境的需求。

    5、支持代数码书激励线性预测(ACELP)和变换音频编码(TAC)切换的双核音频编码,保证对语音和环境(背景)声音均有较好的编码效果。

    6、支持声音识别特征参数编码,避免编码失真对语音识别和声纹识别的影响。

    7、支持监控专用信息(绝对时间、智能分析结果、报警信息),便于视音频内容的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

    8、支持加密和认证,保证监控数据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采用SVAC的意义

    安防监控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国防建设等诸多要害领域,而且产业规模巨大,2012年全球规模已超过3000亿美元,发展前景被业界看好。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安防监控市场,同时已拥有部分自主标准、核心技术和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安防监控系统一直采用H.264、MPEG-4等国外标准,核心技术和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信息安全存在隐患。各厂家数据格式也不兼容,导致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监控信息不能互联互通。另外,这些标准本是针对广播电视的需求而制订的,不能完全满足安防监控应用的特殊性,如:视频图像的实时传输性、全天候24h监控环境的适应性、场景视音频信息的忠实还原性、感兴趣区域变质量编码等等。

    SVAC国家标准及相应核心芯片、软件平台的问世,是我国在安防监控技术和产业实现重大突破的绝好机会,目前,国外尚未出现SVAC的同类标准,如果SVAC标准能率先在我国得到大规模应用,下一步将很有可能成为国际标准,届时我国将可在国内乃至国际安防监控技术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真正实现自主可控,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SVAC推行的艰难之路

    谁也没想到,SVAC国标的推行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

    为推广SVAC标准,早在2011年8月25日,SVAC产业联盟在北京宣布成立。它是在SVAC标准颁布实施的基础上,由独立法人机构及社团组织为主体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SVAC联盟的成立,加速了这一国家标准的应用推广及产业化进程,搭建安全防范视音频监控产业合作平台,构建完备的安全防范视音频监控产业链,全面提升我国安全防范视音频监控技术应用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从而方便广大用户购买到所需的安全防范监控产品。

    如今又是两年过去了。SVAC国标出台至今,真正采用SVAC标准的企业却并不多,企业按SVAC标准研制的产品还屈指可数,除了参与起草标准的那几家企业外,别的企业几乎看不到这方面的产品或技术出现。对此情况,某业内人士平静地告诉记者:“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SVAC标准并没有得到行业的认可。这其中的原因水很深,我也不便多谈。”SVAC标准的尴尬处境似乎难改变。

    可喜的是,国内还是有企业在坚持SVAC标准,并没有甩手放弃。

    今年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星微董事局主席邓中翰在两会期间提出议案,建议从国家层面推广应用安防监控SVAC国家标准,再次提醒人们关注视频监控国标的建设问题。邓中翰认为,完善安防产业的顶层设计、推行SVAC国家标准能够实现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摆脱我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长期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保证安防产业拥有健康的良性的产业基础。“如果能得到国家支持,明确SVAC国家标准的应用时间表,将会引导国内乃至国外企业纷纷响应,我国相关产业也有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并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取得优势。”

    的确,如果国家统一部署,制定推行SVAC标准的时间表,将有利于厂商和用户的积极投入,也会给中国安防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但如果国家对标准的推广采取摇摆的态度,等产业链成熟,厂商才进入,否则就观望,将不利于标准的推广应用。

    针对SVAC国家标准的推广工作,原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曾说过,“一方面要针对目前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拓展新的应用领域,譬如物联网领域;并且积极推动SVAC国家标准向国际化标准迈进。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SVAC标准的产品化、产业化,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来推广。”韩俊提出的办法是可行的。遗憾的是,有关部门并没有按照这个思路推广SVAC国家标准,以致造成SVAC不受待见不被认可的尴尬局面。

    其实,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大家还是很欢迎监控标准的统一的。进一步说,对于安防行业的用户来讲,他们都希望安防产业做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开放的设备,因为这样,用户就能购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打个比方说,标准统一的最大优势不是在于技术水平多高,而是在于将社会资源进行统一集中利用,正如“众人拾柴火焰高”是一样的道理,当社会资源进行统一后运作,安防产业这条路将会越走越宽,用户的获利也将更多。

    SVAC与GB28181的博弈

    SVAC国家标准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去年,GB28181出现了,并迅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采用。

    去年6月1日,新国标GB/T28181-2011正式实施,这个名为《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的国标被寄予了厚望,为国内热火朝天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提供方向和规范。

    新国标主要沿袭GA/T669.5的体系思想,将会话初始化协议SIP定位为联网系统的主要信令基础协议,并利用SIP的有关扩展,实现了对非会话业务的兼顾,例如,对报警业务、历史视音频回放、下载等等的支持。

    应该说,GB28181颁布前,有关厂商、各级公安机关、有前瞻意识的行业管理部门,都已经开展了对28181的预研和技术准备,希望以此为契机、提高竞争优势的厂商,甚至预先就研发了符合28181规范的产品,一些各地主管部门,也希望借此机会,保持领先优势,或者后来居上,率先建成符合国标的大系统。GB/T28181协议可以解决高清视频和现有系统融合的基本问题,但它只是一个在宽泛的范围内让视频监控基本互通的标准。具体到细节上,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和SVAC相比,在视频监控的标准中,业内普遍认可的是公安部出GB/T28181-2011新国标。”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道。

    毫无疑问,SVAC标准要想在与GB28181的博弈中取胜,需要发强力发猛力才行。冷静下来一想,关于SVAC标准的推广是一个方面,但是市场应用却是另外一个方面,说到底,还是要看其他企业对这个标准的接受情况怎样。从目前的状态来看,基于SVAC的研发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等待市场的检验。当然,GB28181在实际的采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GB/T28181对网络系统的安全也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而这恰恰是安防网路的一个管理难点,另外,对于系统服务质量问题,由于没有设计QoS的机制,因而系统端到端的带宽如何保证也成为问题。可以说,SVAC与GB28181的博弈,现在胜负还难分。

    结束语

    长久以来,中国安防产品缺乏“中国芯”,受制于国外芯片厂商的禁锢。作为行业内首个具有自主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SVAC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将一直趋于弱势地位的民族安防芯片产业引入新的生机,也为安防民族品牌的发展保持着良好的推动力。毋庸置疑,国标SVAC视频监控标准,其一旦得到推广和应用将会有效改善我国产品研发制造商对于国外上游垄断厂商的依赖。

    安防行业里有句通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四流企业做服务,不入流企业做价格”,企业买账的驱动力是使用标准后,能给企业带来市场,这是主动层面。被动层面是不用标准的企业,将会被拒之市场之外。安防视频监控标准在国内的推行是在不断的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整合产业的优势资源,也是在不断的淘汰劣势的中小型企业,改变市场格局。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国标先进性与国内安防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则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标准的制定不能单从某些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还应该看业内普遍的接受情况。

    SVAC标准委以国家重任,要广泛被接受,需要安防OSI七层模型的共同推进,需要芯片厂商配合推动,需要行业主管单位要求,需要媒体配合推广,以及需要最终用户的认可,如此才能产业巨大波动链式反应。SVAC国标的最终命运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郑州地铁一号线设有警务室 监控网..
下一篇液晶监视器的未来之路必定走向高..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