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信息化与通信融合产品选型平台及垂直门户
注册 登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企业新闻 招标信息 行业应用 厂商专区 活动 商城 中标信息

资讯
中心

新闻中心 人物观点
厂商专区 市场分析
行业
应用
政府机构 能源产业 金融机构
教育科研 医疗卫生 交通运输
应用
分类
统一协作 呼叫客服 IP语音 视频会议 智能管理 数据库
数字监控 信息安全 IP储存 移动应用 云计算 物联网

TOP

安防新技术在平安城市中的具体应用
2014-06-10 10:20:10 来源:中安网 作者:【
关键词:高清 视频监控
 
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两大项目。最早在北京宣武区、山东济南、浙江杭州和江苏苏州四个城市开始做试点。

  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两大项目。最早在北京宣武区、山东济南、浙江杭州和江苏苏州四个城市开始做试点。

    2004年公安部提出“科技强警”战略,启动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部门、各地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平安社区”、“平安医院”等创建活动。

    2005年,公安部发布“3111”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试点工程启动,全国各地掀起了以视频监控为基础的平安城市建设的浪潮,极大的推进了我国安防行业的发展和繁荣。

    2012年2月份,公安部发布《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明确规定了未来三年全国公安机关关于视频图像信息整合和共享的工作任务,以实现应用服务于资源共享,打造标准化、通用化的、智能化的“城市警务综合信息平台”,开创为“平安城市”新时代。

    近两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平安城市建设对安防产品及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逐渐促使传统的安防概念向维护公共安全及“大安防”概念转变,平安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而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平安城市建设正逐步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

    平安城市给安防行业注入新动力

    “十一五”期间,我国安防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20%。根据《中国安防“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平安城市”、“科技强警建设工程”等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将继续加大实施力度,平安城市建设在全国兴起。到2015年安防行业产值可达5000亿元,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由此可见,平安城市建设浪潮的到来将给安防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安防新技术在平安城市中的应用

    (一)网络高清监控技术的应用

    视频监控是“平安城市”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早期平安城市建设中,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及报警联网系统受到当时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电视监控系统大多只能在现场进行监视,监控联网报警网络虽然能进行较远距离的报警信息传输,但存在的传输的报警信息简单,不能传输视频图像,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事发现场的状况,报警事件确认困难,系统效率较低,无形中增大了安保人员的工作负担。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网络通讯技术及图像压缩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平安城市建设采用最新的计算机、通讯、图像、数字编码、解码、存贮处理、智能分析技术,通过城市光纤高速网络或宽带网络传输数据信号,既可进行远距离的监控、图像传输、联网报警,又具备智能调控、方便的历史资料查询及大数据量保存的功能,且造价合理,能够更加有效的预防、打击犯罪,将平安城市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高清视频监控作为平安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清技术的应用,使得采集的图像在清晰度上有了大幅提升,让系统在车牌识别,人员面部特征,衣着特征等识别上有了革新性突破,为公安追踪逃犯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手段,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城市中的犯罪率。

    随着高清网络监控系统技术的成熟,高清网络监控系统在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兴起。高清网络摄像机的使用会对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带来一个跨越式发展。因为它的应用,会对网络设备、IP存储设备以及智能化系统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存储会逐渐向IPSAN或NVR过渡,后端数字化矩阵及显示设备也会相应采用,并让大数据量的传输、控制、迁移时代提前到来。由于更高质的图像质量,使得视频分析技术在案情分析、研判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大大提升,克服了原先录像质量不高、实际利用价值有限的不足,从而让视频在公安行业的应用提升到“发挥重大价值”的新阶段。

    (二)视频智能化分析技术的应用

    随着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的逐步完善,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智能分析的应用将大放光彩,从数字化,发展到网络化,进而发展到智能化,智能化的竞争将重新演变市场格局。

    目前,在平安城市交通违章、交通管理业务领域中已经逐渐应用智能分析技术。例如车牌识别技术。车牌识别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应用,目前已十分成熟。模糊车牌还原和识别技术的出现使得该项技术不再局限高清,开始向标清领域普及。同时与车牌识别技术相对应的车牌识别系统也应运而生。车辆牌照的识别是基于图像分割和图像识别理论,对含有车辆号牌的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确定牌照在图像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取和识别出文本字符。

    车牌识别系统实现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图像图片的识别,另一种是动态视频流的实时识别。静态图像识别技术的识别有效率较大程度上受限于图像的抓拍质量,为单帧图像识别,目前市场产品识别速度平均为200毫秒;而动态视频流的识别技术适应性较强,识别速度快,它实现了对视频每一帧图像进行识别,增加识别比对次数,择优选取车牌号,关键在于较少的受到单帧图像质量的影响,目前市场产品识别较好的时间为10毫秒。

    车牌识别系统对图像、视频中的车辆号牌进行自动的检测识别,有效降低了车辆交通违章数量,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

    在过去传统的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中,有线网络一直是主流的应用,通过架线或借助地埋优势的方式搭建有线网络。然而随着平安城市的日益完善,对环境保护及现实的监控需求中,复杂的地理环境往往成为有线网络在视频监控中的制约,比如已经建设成的建筑物林立的商业开发区、规范的市政绿化带、远距离大范围的监控区域布局等等,有线网络搭建很难完成,或者用户成本投入过高,网络建设周期过长等一系列问题。

    相对于有线体系,无线网络正在成为平安城市视频监控比较好的网络架构体系,其在平安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将会有效避免以上问题,体现出快速建网、低成本建设、便于维护等优势。尤其是在城市应急救援情况下,当人员赶赴现场后,应急通信车到达现场,现场人员,需要与应急中心通话、开视频会议、获取中心数据库中的信息等多项需求。提供对突发事件现场的适时图像无线传输,在指挥中心和各类不同的多媒体终端上都可以远程实时监控事故现场的处理过程,提高应急系统的指挥效率,目前无线网络这些优势已经在城市应急救灾中得到很好的普及和应用。

    由于平安城市涉及的监控范围广,距离远,且监控点密集分布。在平安城市无线监控布局上就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远端监控点一般架设在十字路口的灯杆上。当无法架设到灯杆上时,也可架设在附件居民楼的墙上;城市地理位置较苛刻,建筑物较为高大,往往造成监控点与监控中心之间存在遮挡,无法可视。

  因此中继点一般选择架设在为至高点上,以保证无线链路的稳定性;同时,中继链路的带宽要求较大,可以采用点对点的设备构成骨干链路,以保证无线链路的稳定性以及图像的流畅性;

    目前,3G无线系统在平安城市各地的建设模式不尽相同。有些地区是运营商依托公网搭建,有些地区则自行组建视频专网。不管在哪种组网模式下,平安城市建设中与3G无线网络的对接技术实现难度不大。但仅仅在技术上实现简单的对接是远远不够的,将3G无线监控系统与传统固网监控系统有机结合,在业务流程中实现互联互通才能称得上融合。鉴于3G目前应用的领域局限于有线网不能涉足的区域及移动车辆管理,从未来发展看,3G应该是一个过渡和补充的方案,公安行业更期待的是无线城市的普及。

    (四)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的应用

    高清视频及城市间的联网会产生大量数据,云计算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降低系统部署难度,减少管理和维护成本,使各子系统能够协同作战,对城市管理意义重大。

    未来平安城市解决方案基于云计算和云存储平台,融合了最新的物联网和智能分析技术。视频监控领域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支撑区域内大规模视频监控系统,如摄像头接入、视频图像存储、流媒体分发、智能分析和检索等;云计算提供的高性能计算能力能够保证大量数据服务的快速响应;可以构建视频图像资源中心面向服务(SOA)的应用,满足各区域、各部门等大量用户和业务系统的服务请求,方便从海量的资源池中获取所需的视频图像信息;还具备规模动态伸缩的特点,可实现系统平滑升级和扩容;具备高可靠性的特点,在大容量视频转发、存储和处理过程中,故障节点能自动被替换,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服务。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存储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视频监控云存储系统则是安防信息集成平台和存储系统的结合。视频监控云存储下,不再是单纯的存储设备提供存储空间,同时云存储还具有视频主动获取、监控数据存储管理、视频回放/归档/浏览等应用类功能,可以看作是应用服务和存储功能的集合体。视频云存储中可以大量减少各种服务器的数量,简化系统架构,从而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减少系统中由服务器造成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保证整个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基于分布式、虚拟化技术的云存储平台具有海量数据存储、超强扩展能力、高性能数据读写以及高可用等特点,可以解决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充分满足深度应用开发和使用的存储需求。而强大的智能分析云,可以对海量视频资源进行智能分析和应用的挖掘,贴合公安实战需求,拓展业务应用模式,从原来的事后查证向事中打击和事前预防延伸,提升主动预防能力。

    (五)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是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应用技术、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3G视频技术、车联网技术、电子技术等等多种学科集合的综合技术。这种技术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平安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平安城市”的应用,未来“平安城市”安防系统将更加的智能化,将向“智慧型平安城市”迈进。

    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使城市无线互联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一个城市治安防范管理系统更加的智能化了。特别是车联网的兴起,在公共交通管理上、车辆事故处理上、车辆偷盗防范上可以更加快捷准确的跟踪定位处理。还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车辆获取更加精准的灾难事故信息、道路流量信息、车辆位置信息、公共设施安全信息、气象信息等等信息来源。城市安防从过去的平面防范系统进入到立体化的安防系统。为“平安城市”提供了动态的信息采集和指挥系统。

    同时,物联网技术将带动移动终端的发展,让更多的移动终端、手持终端、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的成为监控公共场所以及百姓家庭的安全卫士。面对自然灾害,整个城市公共防灾减灾指挥系统将通过无线物联网发挥作用。

    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平安城市”从过去简单的安全防护系统向城市综合化体系演变,“平安城市”项目涵盖社会的众多领域,有街道社区、楼宇建筑、银行邮局、道路监控、机动车辆、警务人员、移动物体、船只等。特别是针对重要场所,如:机场、码头、水电气厂、桥梁大坝、河道、地铁等场所,引入物联网技术后可以通过无线移动、跟踪定位等手段建立全方位的立体防护。兼顾了整体城市管理系统、环保监测系统、交通管理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应用的综合体系。

    结束语

    随着安防技术的不断革新,公安对平安城市的规划和需求也日趋成熟和明确,其建设重点从布点数量向管理应用转变,而平安城市建设也面临着监控网络化、高清化,平台整合等技术浪潮的冲击。同时,前期建设项目的扩容、升级和维护等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在今后一段时期,平安城市建设处于一个转型期。平安城市在未来发展、应用、融合等方面将变得更加完善。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对安防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契机,必然会促进整个行业的融合与发展。各安防企业只有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才能在平安城市发展的浪潮中满载而归!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互联网平台或企业单位自行提供,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不负责,Voipchina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数模应用大战 视频监控未来趋势全..
下一篇家用摄像机智能分析是标配还是噱..

热门文章

图片主题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

Copyright@2003-2009 网络通信中国(原VoIP中国)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503927495@qq.com
  京ICP备05067673号-1 京公网安1101111101259